謝秀前
摘要相對于其他任課教師,班主任有更多的機會和條件了解學生、塑造學生,同時也承擔著對學生更多的品德塑造責任。同時,班主任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還承擔著班級管理的重任。但是,班級管理和對學生的品德塑造從來都不是割裂的關系,更應當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可以是,班級管理包含對學生的品德塑造,而品德塑造則是班級管理的核心。對此,為從根本上提升班級管理效果,班主任更應當從學生的品德塑造入手,強化班級管理。
關鍵詞:班級管理;品德塑造;教育教學
一、創建多樣班級活動,塑造良好班風
班集體是在全班學生參加各種教育活動的過程中逐步成長起來的。在班級活動中,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造就了異彩紛呈的班級文化,擁有不同優勢和潛能的學生能借此機會為班級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能夠發揮自己的優勢和潛能,為班級贏得一定的榮譽。例如,班級可以積極準備參與學校組織的拔河比賽,班主任可以策群力激勵學生在拔河比賽中力爭優異的成績。而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班級中的每位學生都將凝結成一股堅韌的力量,班級此時也就形成了堅韌的集體。在隨后的活動中,學生能夠克服種種誘惑、克服各種不利條件,在意志力的磨練中,為贏得班級榮譽而不斷戰斗。所以,在多樣化的班級活動中,學生的力量是無窮的,而多種活動的組織和參與讓學生體驗到了豐富的班級生活、體驗到對班級文化和班級心向的認同,和諧、向上的班集體得以構建,良好的班風得以營造形成。此外,當前的小學生多才多藝,興趣愛好和特長豐富,更需要教師提供一定的平臺展現自我。所以,教師還可以在班級中組織積極向上的文娛活動、勵志教育活動等,讓學生在豐富的活動中、在教師的正向引導中,其品德、才智能夠獲得同步的發展和提升,學生也能在班級活動中獲得全面發展。
二營造班級文化氛圍建設班級隱性課程
學校自產生以來就承擔對學生教育的任務,學校中的一草一木都可作為對學生塑造和培養的資源。班級是學校教育的基本單元,班級中的學習氛圍同樣也應起到這樣的效果。因此,教師更要注重學生學習氛圍的營造,通過隱性教育資源的開發、班級文化的創建等措施,提升對學生的教育效果。例如,教師可以在班級中開設文化墻,對班級中衛生、紀律、作業等方面表現情況良好的學生進行展覽,讓文化墻提供的平臺為優異學生呈現展覽之席,讓這部分學生也成為班級中的表率和榜樣,成為其他學生看齊、努力的目標。此外,教師也可以在班級中設置心愿墻或者是目標墻,給學生設立目標意識,讓學生在心目中建立自己想要學習、想要超越的目標,不斷激勵學生的學習,讓學生變得更加優秀。事實上,在學生建立目標的同時,也是在心目中建立對目標的認可。這一文化墻的開辟,也是幫助學生建立學會欣賞、認可他人的一種品質。另外,教師還可以在班級中開設圖書角,豐富學生的閱讀視野,讓學生在書香環境中受到熏陶,讓圖書在學生的身邊唾手可得,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精神享受,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讓班級中的這種物質文化成為教育和塑造學生的隱性課程,提升對學生品德和習慣的塑造效果。
三、構建得力班級核心,提升班級管理秩序
現代教學理念提出,學生的學習過程應當注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注重學生主動性的培養,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讓學生在自學過程中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實質上,教學過程和班級管理過程也有一定的共通之處。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也應當發揮學生自主管理的功能,不要將所有的班級事務完全包攬于自己,而是要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養成自我約束的能力。因此,班主任應當在班級中建立得力的班級核心,讓提升班級管理秩序。首先,在班級管理核心的選用原則上,教師應當培養一批能夠嚴于律己的學生,讓該部分學生成為班級學習和管理的表率,也就能夠達到服眾的效果。其次,班主任還要根據班級核心的表現情況,采用輪崗制的方式選擇學生,讓多數學生能夠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最后,為提高學生對班級事務和班級管理工作的積極性,教師還可以通過獎勵和頒發榮譽的方式對表現突出、管理能力較強的學生進行鼓勵,讓整個班級的學習和活動能夠有序開展,同時也鍛煉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減少班級管理工作中對班主任的依賴性,提升學生學習和活動的獨立性。
四、關注后進生,滲透人文關懷
眾所周知,班級管理工作中的難點和工作死角往往是在后進生的管理中。該部分學生意志力薄弱、自信心和效能感不高,學習和活動缺乏斗志,上進心不強,并且紀律意識較差,自我約束能力不高。對此,班主任對該部分后進生的管理還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其實,在這部分后進生中,如不是智力問題,則多數學生則或多或少因為情感問題出現了學習懈怠、厭學等心理,甚至部分學生由于缺乏關注和愛護而出現了極端的博取關注異常行為。對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要盡可能多這部分學生滲透關愛和關注,通過交談、家訪等方式提升對學生的了解,觸摸到這部分學生的軟肋,通過人文關懷、教師關注等方式滲透愛、期望,讓這部分后進生提高自信心和效能感,讓教師的溫情與關注融化后進生堅硬的外殼,走進學生的心靈,逐步感化、塑造、感染,最終讓后進生轉變自己的品行,提升自己的素養,養成良好的行為、活動和學習習慣。
總結
品德塑造是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任務,需要教師不斷摸索更多的技巧和方法。對此,教師可以通過創建多樣班級活動、營造良好學習氛圍、構建得力班級核心和關注后進生,滲透人文關懷等方式,強化對學生的品德塑造,優化班級管理效果。
參考文獻:
[1]豐蓮 .小學高年級班級管理問題與對策研究 [D].哈爾濱師范大學 ,2017.
[2]任曉靚 .小學班主任管理能力提升研究 [D].湖南大學 ,2017.
[3]谷云霞 .全員發展視角下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素質的研究 [D].延邊大學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