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旺
摘要: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在實現體育改革過程中,緊緊把握“健康第一”以及“終身體育”的改革理念,實現體育教學改革的重要突破。此外,隨著高職體育教學改革實踐的不斷深入,建立健全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體系、嚴格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具體章程、科學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的課程設置、以及關于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環節對體育教學方法的創新等方面,成為實現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目標的重要內容和主要出發點。
關鍵詞:素質教育;高職體育;教學改革
一、素質教育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要求
(一)提高全民的素質
隨著社會的各方面不斷發展,對人們各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例如能力要求、素質要求,身體素質要求一定的文化要求等等。讓自身的素質追上時代的步伐,從自身多方面出發去開發自己的潛能和優點,盡量做最好的自己,要知道誰不愿意和一個會拖累自己的人交朋友,沒有人會一味地遷就你,只能完善自己的素質來得到別人的認可。在學校就更是如此,只有鍛煉好了自己的身體,才有機會和別人競爭。因此,體育的教學融入素質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二)培養學生基礎的體育素養
大部分高職學生年齡都還稚嫩,身體都還處于發育時期,經研究表明身體在發育時期多鍛煉可以促進生長發育,對體型的塑造也有許多幫助,并且現在體育教育中以素質教育為指導是一舉多得的,既發展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又引導了學生在發育的年齡正確的鍛煉,增強了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要教學生一些保護措施,講究衛生等問題都應包含在素質化的體育教學中。
(三)素質化體育教學提高集體精神
體育項目中很多都是集體合作的,素質化的體育教學不僅要在身體素質上比以前做得更好,在各種優良品質的發展上也應作出相應的貢獻。集體項目在教學中的設置和運用是培養集體主義精神的主要渠道。針對職業教育的特點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以適應現代企業的需求,比如專業的總體發展目標、專業模式、校企合作模式等,教學計劃與大綱的設定,教學模式的選擇,如“一體化”教學、模塊教學、項目引領法等.可以利用早操、課間操、體育課等來設置集體項目,注意培養學生相互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和頑強意志。
(四)培養學生體育精神
鍛煉從來都不是一個可以速成的課程,這是要看功底的,所以要通過素質教育以培養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對運動養成習慣,形成終生的愛好,最好達到讓體育鍛煉成為生活中不能割舍的一部分,發展自身的體育愛好,突出自身的特點,以一種悠閑的方法愉悅心情,鍛煉身體。良好身體素質的形成是堅持不懈進行體育鍛煉的結果。現代各種生活方式對身體素質要求都很高,例如,計算機的運用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見的,這就對視力有要求了,還有一些別的日常生活的活動也是如此,因此,應注重學生綜合體育素質的提高,在體育教學中加強反應力和耐久力的訓練。
二、基于素質教育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策略研究
(一)不斷改革教學方法
目前,高職體育仍然深受“應試教育”的流毒,遲遲沒有把為考試而考試、為達標而達標的觀念轉變過來。因此,在日常的高職體育教學中,為了能讓學生感受素質教育所提倡的愉快教育,獲得成功的體驗,一定要轉變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教師應盡量把體育教學訓練的枯燥性、危險性祛除,讓學生樂學體育,首要的是要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減輕教學負荷,讓課堂由課內延伸到課外,激發學生內在的潛能,真正起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二)改革教學教學內容
為了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確保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高職體育教學應進行體育課程選項制教學,同時提高師資力量,確保滿足學生的個性需要。在此基礎上,最好能夠優化教學內容,開展多種形式、多種途徑的活動,這些活動盡量應該文化含量高、健身價值大、娛樂性強,體現教學內容的興趣性和實用性,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培養學生的能力,使高職體育教育價值發揮到最優,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和體育文化素質,真正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
(三)不斷建立和優化科學體系
高職體育教學的教學方法更新之后,教學手段也要相應地提高一個層次,由過去的單純考核轉移到開智求智的功能上來,增加學生對體育知識信息的興趣、習慣和能力。教學手段的現代化也必不可少,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多重優勢,應用體育教學軟件,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評價體系和學科體系,促進學生體育素質的全面發展。評價標準體系要能體現公平競爭的原則,面向全體學生,充分發揮其導向作用,對學生的點滴進步幅度予以評價,增加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加強硬件設施建設
高職體育素質教育觀念的更新,人才素質的培養,要依賴于教師隊伍的建設,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體育教師隊伍是保證素質教育開展的關鍵。因此,高職體育教師應該積極更新自己的知識和觀念,提高學術水平和工作能力,用自己高尚的人格、精湛的技藝、廣博的知識來吸引學生,完成素質教育的目標。另外,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還要因地制宜地加強學校的硬件建設,提高體育場地和器材的利用率,確保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
三、結束語
高職學校都是以技術對口市場的需求為導向,以素質教育為思想去培養新型的體育運用型人才。更要在健康為主,終身運動的主旨下,更新教學體系給學生一個體育素質意識,掌握體育知識,增強體育鍛煉能力,有步驟、有計劃地完成體育課堂教學由課內向課外的繼續和延伸,達到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參考文獻:
[1]劉中兵.試論基于素質教育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19):168-169.
[2]畢木錦.試論體育高職院校數學課程教學改革[J].課程教育研究,2018(38):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