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兵
中學階段是學生智力開發和身體發育的重要時期,除了要完成相應文化課學業外,也必須注重體魄和堅毅品質的養成。拓展訓練以其形式多樣、內容多元的項目,在初中體育課程中深受師生的喜愛,已成為體育教學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本文簡要說明了拓展訓練之于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并結合當前教學實踐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以供參考。
以往體育課程更重競技技巧,借助于系統完善的課程體系,以達到按部就班的提高。美中不足的是忽視了課程內容,導致學生在體育課中參與積極性較差,實則給訓練帶來了負面影響。尤其在應試教育大背景下,學生普遍對體育活動缺乏興趣,不利于全面發展目標的實現。若能融拓展訓練于體育教學,則在豐富課程資源的同時,也兼顧了學生的愉悅體驗。可見,對該教學方法進行嘗試已十分迫切。
一、初中體育引入拓展訓練的意義
(一)增強課堂趣味性
自新課改以來,在基礎教育階段越來越提倡陽光體育,鼓勵學生走向操場親近自然。在課程安排和戶外活動上,各中學不可謂不竭心盡力,但所收獲成果始終未能達到預期。究其原因,主要是體育課程內容枯燥乏味,多為技術動作的機械重復。相比之下,拓展訓練涵蓋的項目更加廣泛且強調了學生的體驗,故而更能激發學生的參與。且拓展訓練具有一定的娛樂性,在開展過程中學生不僅能體驗成功的喜悅,而且還令課堂重新煥發了活力。將學生置于課堂教學的中心,在積極互動中樂此不疲的嘗試,同樣也令體育課堂教學有了很大的改觀。
(二)提升體育實用性
隨著我國教學辦學質量的改善,新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方法也不斷涌現。尤其當前素質教育更強調與社會適應的能力,體育教學恰與團隊精神和進取精神的培養有較高共融性。通過拓展訓練,潤物無聲的滲透現代人必備的核心品質,從而令學生在身心上均能獲得健康的成長。如體育項目中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溝通能力以及組織能力都能夠得到顯著的提升,這也是傳統教學手段難以實現的。
二、初中體育拓展訓練行之有效的策略
(一)完善拓展訓練硬件設施
拓展強調“野外”生存能力,通過精心設計的場景環境來達到磨練意志和完善人格的目的。因此,在項目開展中對硬件條件要求相對較高,否則難以確保活動的有序開展。但初中各學校硬件建設水平整體薄弱,不能給拓展訓練形成有力的保障。如在訓練場地上,拓展訓練常見的八大項目就涉及到操場、水上及野外等多種環境;而訓練器材種類也相對復雜,若要滿足訓練活動的同時開展,也將花費較大的投入。筆者建議,各中學應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和體育學情,選擇恰當的若干項目。有針對性的開展拓展訓練,一方面切實給教學帶來積極作用,另一方面也能減輕學校的經費壓力。此外,還需要合理利用現有訓練資源,避免造成鋪張浪費的現象。如中學的足球、籃球場地,經簡單的布置和器材擺放也能滿足訓練所需,在閑置時可用作拓展訓練的場地。
(二)切實做好安全培訓工作
體育訓練損傷已是老生常談的問題,在陌生項目的拓展訓練中,學生缺乏必要基礎和正確引導,難免發生一些安全問題。首先,體育教師應及時做好訓練安全知識培訓,并通過技術動作矯正來減少事故發生的概率。在具體項目開展前,通過動作分解和示范演練等手段,令學生掌握正確的技術要領。其次,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強化安全防范意識。在訓練中既要給予學生一定的開放環境,也必須堅持監督指導的原則,對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消除。學校亦可定期組織相關主題講座,明確拓展訓練在成長中的教學意義,并提高中學師生的安全防范意識。最后,拓展訓練動作大多由學生團隊開展,但并不意味著教師的放任自流。筆者認為在活動開展中同樣需要及時點撥引導,確保拓展訓練在合理范圍內落實。
(三)優化拓展訓練課程體系
拓展訓練離不開充足體育課時的支持,而當前文化課所占比重較大,已導致課程體系極不協調。學校應認真研究新課標要求,并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課程方案。而在教學內容上,以往體育項目的選擇大多由教師制定,而未能顧及學生的偏好。若進行民主投票,從學生提議的若干拓展項目中選擇,則更符合他們的興趣特點。在教學形式上,也需要凸顯學生的主動性,確保每一位學生均能夠積極參與其中。體育教師需要制定多元化的訓練方案,以此滿足學生的個性特征。學生可根據喜好和自身身體素質,來選擇最佳的執行方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鑒于此,在學生考核中就需要杜絕以往“一刀切”的問題,而從縱向、橫向兩個維度給予學生更加全面客觀的形成性評價。如此方能形成長效激勵機制,促進拓展訓練的普及和推廣。
三、結語
綜上所述,拓展訓練在豐富初中體育教學內容的時,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也有較大幫助。各中學應積極完善硬件設施,給拓展訓練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切實做好安全培訓工作,確保拓展訓練開展安全無虞;并以個性多元的原則來設計課程,滿足不同偏好及身體發育水平學生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張擁軍.拓展訓練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田徑,2018(02):58-59.
[2]徐曉梅.拓展訓練引入初中體育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0):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