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仙
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為了喚醒小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教師就應該從如何培養小學生創新探究能力入手,從創建教學情境、通過課堂“展練”,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改進教學方式等幾個方面開展教學活動,以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氛圍;創新能力
前言:
語文是小學課堂教學的一部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僅只是對課文知識進行講述,完成教學任務,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他們創新探究能力。在新課程體制下,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探究能力是值得我們去探討和研究的問題。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俗話說的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們年紀小,只有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才能更好地進行語文教學。在具體教學中,教師應從學生們的興趣出發,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創設語文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1]。
例如:我在對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美麗的小興安嶺》這一課文進行講述時,我先導入新課:同學們,上節課我們搭上了列車到了一個美麗的地方,是哪里啊,接著播放視頻,讓同學們欣賞小興安嶺,配上音樂,帶領學生們進入到小興安嶺,觀看完視頻后,我接著問,“小興安嶺給大家是什么感覺?大家想不想更深入的了解小興安嶺,那么就讓我們一起朗讀課文,為什么說小興安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巨大的寶庫呢?”同學們聽完之后,興趣一下子被調動了起來,都開始閱讀課文,有的同學說,“小興安嶺一年四季都有非常多美麗的景物,各種各樣的鮮花、植物,所以說,它是美麗的大花園”有的同學說,“小興安嶺非常美……”接著我繼續問,“如果大家此刻正置身于小興安嶺中,或者說,里面就是小興安嶺人,你收獲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鮮嫩的蘑菇和木耳,還有各種人參等名貴藥材,大家又是怎樣的心情”。
通過這樣的方式,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讓我們感受到了小興安嶺四季之美麗、物產之豐富,激發他們的保護意識,培養他們創新探索能力,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2]。
二、課堂“展練”,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
課堂“展練”,也就是讓學生們展示交流,分享共贏。展示交流也就是讓學生們大膽“說話”,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過程中來,合作探究,通過同學間相互展示交流,能夠讓同學們表達自己觀點,活躍思維,相互啟發、影響,在分享中實現共贏。
在課堂上教師要給予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機會,并讓他們將自身學習情況展示出來,進行交流,在此過程中,教師則應該給予公正評價,學生也要認真聽取他人的發言。當然,對于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教師也要及時給予指導,在最后總結的過程中,教師則要重點匯總展示關鍵的問題,為學生們答疑解惑。
例如:我在對人教版三年級語文《富饒的西沙群島》這一內容進行講述時,我讓學生們閱讀課文,并提出問題:(1)課文是圍繞哪句話寫的,請大家用筆畫下來。(2)本文從哪些方面寫了西沙群島美麗富饒?(3)西沙群島為什么被稱作海防前哨?(4)為什么西沙群的海水有各種顏色?讓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小組合作探究。問題提出后,同學們都表現得非常積極,基本上前兩個問題,同學們通過閱讀課文,都能夠答出來,而到第(3)、(4)兩個問題,我明顯的感受到了同學們遇到了阻礙,于是,我讓同學們認真研究第二段,以小組為單位,用色筆畫出西沙群島的海水,并將作品展示出來,并讓同學們觀看地圖,理解島嶼和群島的差別,并進行評價[3]。
通過讓學生們探究合作學習的方式,開發他們的思維,使他們學習更加主動,并認識到自身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改正,提高語文學習效率。
三、改進教學方式,利用信息技術輔助課堂教學
現如今,信息技術已經普遍運用與我們的生活的各個領域,當然,教育領域也不例外。傳統的語文教學手段十分單一,多以教師講述為主,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學習興趣不高。在信息時代下,我們可以借助信息技術輔助課堂教學,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例如:我在對人教版四年級語文《觀潮》這一內容進行講述時,我就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首先,我借助多媒體的語言功能,播放課文閱讀內容,并配上音樂和視頻,引起學生們的注意,并提問,“同學們大家看到視頻中的潮水景色,我們課文中也有,要想深入了解課文,大家剛快翻開課本,默讀課文,將描寫潮水的句子畫出來。”接著播放視頻,談論交流,“大家聽到了什么?”我話音剛落,同學們就說出了答案,“轟隆隆的響聲,悶雷滾動、山崩地裂、風號狼嚎……”學生們通過觀看視頻、閱讀課文想象潮水來臨時大家的心情,并表演出來,從而對“沸騰”、“人聲鼎沸”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最后,我借助多媒體展示課堂學習內容,對學生們的學習情況進行匯總,并讓同學們寫一篇讀后感或者是觀后感,在下節課將優秀的作品展示出來[4]。
通過這樣的方式,使課堂學習氛圍更加融洽、和諧,以此調動學生們探索知識的欲望,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語文是小學階段學習的一門重點課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課堂“展練”,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改進教學方式,利用信息技術輔助課堂教學,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從而更好地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張春生,丁志國,劉衛華.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探索[J].新課程(小學),2016,,4(08):129-136.
[2]郭玲成,王新月,等.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初步探索[J].新課程(小學),2017,12(20):225-229.
[3]顧定林,趙敏向,朱海國.在語文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探究創新能力[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7,,4(19):456469.
[4]韓麗萍,李亞娟,張春燕.如何活躍小學語文的課堂氣氛經驗談[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7,,2(06):227-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