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梅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小學語文的教學方式也在不斷轉變。如何在固定的課堂時間內,有效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師們一直思考的問題。對此,本文從明確教學目標、創設相關情景、運用信息技術三方面來對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展開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有效教學
語文作為小學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對于學生的發展有著重要促進作用。一堂好的語文課,離不開師生的共同配合,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以填鴨式為主,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效率也沒有得到明顯提升。所以,教師應積極轉變教學方式,根據教學內容合理設計教學,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而讓學生主動走進語文課堂中,體會語文知識的魅力。接下來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一、明確教學目標,以學生為主體
新課改中明確提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策略,并且倡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為新形勢下素質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因此,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應明確教學目標,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發展的角度出發,制定合適的教學策略,進而促進課堂效率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只有一個地球》一文時,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理解文章的詞語,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自覺保護環境的意識。首先,我通過談話導入教學:“1998年,《時代周刊》評選的新聞人物是地球,你驚訝嗎?為什么驚訝?”由此讓學生思考:地球為什么會被評為新聞人物?接著我讓學生帶著問題朗讀課文。學生朗讀后我讓學生互相交流,說一說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什么,由此讓學生樹立保護地球的意識。最后讓學生說一說學習完本篇課文的感悟。這樣,通過提問的方式,引發了學生思考,讓學生在教學目標的指引下,逐步掌握文章內容。
二、創設相關情景,激發學生興趣
對于任何學科來說,興趣都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語文作為小學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對學生的發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如果課堂內容沒有足夠吸引力,學生就很難集中注意力。所以,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情景教學的方式來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得情感體驗,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懷念母親》一文時,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揣摩文中重點語句,感受作者對兩個母親懷著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首先,我通過創設相關情景導入教學:“母親,人世間最深情的呼喚,人心里最溫馨的字眼,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母親,北大教授季羨林在他的文章中寫到他有兩個母親,而且都讓他深切懷念,今天我們來看一看作者懷念的是哪兩位母親?”接著我讓學生閱讀課文,并思考作者懷念的母親是誰?作者對這兩位母親有著怎樣的感情?學生閱讀后我指名回答。接著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細讀課文,找一找文中有哪些句子體現出作者對母親的敬意和愛慕,由此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最后讓學生摘錄文中佳句,感念深情。如此,通過相關情景的創設,讓學生獲得了豐富的情感體驗,促進了學生對文章的感悟與理解。
三、運用信息技術,營造良好氛圍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重要教學方式,被廣泛地應用到語文課堂中。由于多媒體教學具有圖文聲一體化的特點,它可以將抽象的知識直觀地呈現到學生面前,給學生豐富的情感體驗。所以,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呈現生動形象的教學情景,豐富課堂內容,增強課堂吸引力,進而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時,這節課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情感,通過小女孩的遭遇激發學生的同情,進而讓學生珍惜當前的幸福生活。因為本篇文章是一個童話故事,所以我通過多媒體的方式進行教學:“同學們,在我們的除夕夜里,一般都在做什么?有一位小姑娘,她光著頭、赤著腳,在除夕夜的街頭賣火柴。她冷極了,縮成一團,就在這個晚上的一個墻角里,她凍死了。(播放視頻)”由此調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然后我讓學生帶著感情閱讀課文,將文中自己受到感動的句子畫出來,接著我帶領學生對畫線句子進行分析,了解句子所要烘托的情感。最后讓學生說一說學習完這篇課文的感悟。如此,通過多媒體教學,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有效地調動了學生情感。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方式需要不斷創新。如何發揮語文課堂的魅力,確實值得每位語文教師思考。所以,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積極探究多樣的方法,從而實現語文課堂的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沈曉紅. 新課程理念下情景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 中華少年,2017(07):24.
[2]項有妹. 淺析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 考試周刊,2018(5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