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依娜·馬俄爾阿吉
摘要:生物學概念是高中生物知識結構的基本單元之一,也是連接各知識體系之間的紐帶,學生只有掌握基本概念才能夠清晰的形成生物學知識框架,最終實現知識的遷移與思維的發展。本文對探究式教學能否優化高中生物概念教學這一設想展開討論。
關鍵詞:高中生物;概念教學;探究式
概念不僅是一個結論性質的知識,在生物學中,每一個概念的生成都存在著生物學特有的思維方式和探究特點。因此,探究生物概念的生成過程對于學生深刻理解生物概念本質有積極作用。
一、合理利用學生前概念
前概念對于學生學習生物學知識有利也有弊,但其積極作用還是大于消極作用的。前概念同科學概念一樣,都源自于人們在生活中進行的實踐活動,所得出的對事物的認知,可以說,科學概念的形成是以人對某一事物的前概念為基礎所形成的。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上需要先對學生的前概念進行充分了解,這樣才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學生的已有認知經驗,進行對與科學概念相左的觀念的修正和完善,從而建立知識結構。如果教師對學生掌握的前概念不了解,就很難預設課堂教學中的生成,所設計的教學活動也會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變得一團糟。因此,教師有必要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了解,然后根據學生對知識的實際需求狀況來設計合理有效的探究活動。
二、重視概念的生成過程中的探究
生物學科屬于自然學科的一個分支,作為研究生物的生命結構、功能及發展規律等方面的學科,其對促進人類的發展歷程有重要意義。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明白每一個生物概念的產生,都是一次重要復雜的探究過程,因此,在實際概念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生物學概念的生成過程,在引導學生逐漸掌握概念的生成中,培養其探究思維。在探究概念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會在思維和實際行動上表現出教師無法預設的生成,雖然不一定就是教師想要學生得到的標準答案,但這一過程充分的體現了探究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轉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強調學生在探究中的自主參與,對概念的本質進行深刻的理解,從而掌握探究式學習概念的方式方法。例如,在進行“光與光合作用”的教學時,光合作用這個概念需要教師向學生展示生物科學史上光合作用的探究過程,來結合學生的自主探究實驗,明白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水;光合作用能夠產生氧氣、淀粉;葉綠體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只來自于水等等。在探究結束后,引導學生歸納概念形成過程是本知識點的重要教學步驟,從而深化“利用光能,將二氧化碳與水合成糖類并釋放氧氣,就是植物通過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過程”。由此,學生不僅能夠對光合作用的概念、反應物以及產物、場所都進行深刻了解,還可以掌握科學的探究方法,促進學生科學探究邏輯思維的形成。
三、注重對概念內涵的外延,提高探究意識
生物學科中的概念是否適合使用探究式的教學方式,主要取決于該概念的內涵以及是否能夠進行外延,此外,教師也要結合學生的思維發展特點來進行綜合考量。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因為教學時間不充裕等原因,無法進行對概念內涵的外延。因此,在概念的探究過程中,教師可以試著在設計問題時考慮新概念內涵教學和概念外延教學的平衡,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加深對相似詞語、易混淆概念的區別認識,降低學生的概念學習難度。例如,在“生態系統結構”一節的教學中,教師在進行“生態系統”這個概念的教學時,需要引導學生分析生物個體、種群、生物群落與生態系統之間的聯系,從而引申出概念內涵:生態系統是由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但學生在課后練習中卻常常會出現對概念外延理解的不足,即:生態系統范圍、生態系統中物質和能量利用,導致在解決具體問題時出現判斷錯誤的現象。所以,教師只有平衡生物概念內涵與概念外延的教學比重,提高探究式概念教學的設計能力,才能使學生更好的在探究學習過程中全面地理解并掌握概念。
四、提升對概念的感性認識,獲得學習體驗
所謂概念,即是用簡練、精確的語言來對現象進行抽象的概括。而在生物學科中,多是對生物現象和生命活動的總結歸納。在概念教學中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是將事實置于學生的知識結構中;第二是通過豐富且具有代表性的事實來進行展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都缺乏對生物事實的感性認識,所以在理解概念時會常常感到困難,長此以往,也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需要提供感性的生活材料,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幫助學生理解抽象概念。例如,在“細胞呼吸”這一概念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如人在長跑后肌肉會產生酸痛感;超市的水果會罩上保鮮膜;葡萄酒的釀制過程等等,從而得出:有機物在細胞內經過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會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產物,釋放能量并生成ATP。
綜上,概念教學僅是高中生物學科的一個方面,但通過對概念教學的有效探究,對其它科學知識的教學有著促進作用,因為概念中體現了由認知到表述再到設計活動、應用遷移等多個環節,如何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并把握概念,仍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沈剛.高中生物概念教學的科學探索[J].華夏教師,2018(25):16-17.
[2]陳小芹.巧用問題鏈深化高中生物概念教學研究[J].成才之路,2018(2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