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庭吉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課是對初中生進行德育的主要形式,而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情感教學成為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的重要內容。然而當前教師對情感教學方式的認識只停留在表面,未將其真正運用到實際課堂教學中去。本文主要闡述初中思想品德課中運用情感教學的必要性以及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情感教學;初中思想品德;策略
1引言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思想品德的發展。初中階段,思想政治課是初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師傳授思想道德知識的過程就是培養學生情感的過程,因此說情感教學是教師引導學生從知到行轉化的過程。
情感教學是指教師運用一定的教學手段,調動和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以達到教學目標的過程。情感是初中生學好思想品德知識的催化劑,教師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應當充分利用初中生的情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運用情感教學的必要性
2.1 促進初中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
初中思想品德本身是一門蘊含豐富情感的課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就是對初中生情感的培養和情操的陶冶,讓學生在體驗情感魅力的基礎上,積極加強自身的思想品德修養。
2.2 有助于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發展
教師進行思想品德課教學的主要目標是激發學生的情感,以情感調動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學生的思想是在生活實踐中逐漸累積起來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各種各樣、復雜的社會關系,而初中思想品德課的目的就是培養初中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在養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基礎上健康地成長。
2.3 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需要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大多都是讓初中生學會認識自我、與他人交往的品德以及承擔社會責任、遵守法律法規等內容,字里行間體現著思想品德的魅力。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除了傳授思想品德理論知識以外,還可以完成情感的傳遞。通過情感的熏陶,能夠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思想品德的樂趣,提升學習效率,進而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3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運用情感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3.1 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運用情感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方面,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通常將關注的重點放在學生成績的高低上面,而忽視了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更忽視了與學生進行情感溝通與交流;另一方面,學校和教師對初中思想品德課的考核方式通常是考試,認為考試成績好即是思想品德課學得好,而不重視對初中生思想品德和綜合素質的評價。雖然有一部分教師意識到了情感教學的重要作用,但是并不能將其實際應用到教學活動中。
3.2 情感教學問題原因分析
3.2.1 應試教育思想的束縛
當前,我國選拔人才的主要方式仍是考試,初中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目的就是為了考出好成績,升入好高中,進而考上好大學。在這樣的考試壓力下,教師重點關注的是學生成績的提升,相應地教育模式就是灌輸式教育,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來記住考試的重點和難點,而忽視了對學生情感的教育。一旦學生的情感發展需求得不到滿足,他們甚至會對思想品德課產生厭煩心理,從而阻礙了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效果的實現。
3.2.2 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情感交流
現代素質教育強調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然而一直以來,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教師成為了教學活動中的絕對主導者,并且“嚴師出高徒”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教師對學生過分嚴厲,師生之間存在著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導致情感交流的缺失,進而阻礙了思想品德課教學目標的實現。同時,有些教師認為,只有讓學生考出好成績才是“對得起”學生和家長,情感教學是沒有必要的,這種觀念更是阻礙了情感教學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實際運用。
3.2.3 評價標準過于單一
一方面,教師通常將關注點放在學生的考試成績上,而忽略了初中思想品德課開設的初衷是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進而更忽視了對學生情感和價值觀的評價;另一方面,學校對教師的評價也主要以學生的成績和升學率為標準,忽視了對德育工作的評價。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學目標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評價標準過于單一也是阻礙情感教學方法應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4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更好地運用情感教學的對策
4.1 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情感
情感總是通過一定的情境產生,教師在開展初中思想品德課時,應當根據課堂教學的內容并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興趣,創設適合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激發學生某一方面的情感。教師可以引入思想品德相關的故事,將教學內容融入其中,增強學生的感悟能力。例如,教師可以用“盲人提燈籠”的故事,讓學生明白“予人方便、自己也方便”的道理,盲人幫助了別人的同時也幫助了自己,也就是說奉獻愛心,自己也能獲得快樂。通過這種形象生動的故事引入方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4.2 理論聯系實際,激發學生情感
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理念,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有機結合,充分調動初中生學習的積極性。另外,教師應當將思想品德教學內容擴展到課堂和教堂之外,讓初中生在道德實踐中投入情感,促進自身思想品德的形成與發展。學生通過真實的情感體驗,懂得用課堂中學習到的知識改善生活和人際交往,進而在學生心中形成了踐行良好思想品德的意識。
4.3 正確運用評價,增進學生情感
合理、有效的評價,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利于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與發展。教師要準確把握評價和教育的時機,對學生的行為、態度、方法和人格等多方面進行評價,善于發現學生行為中的亮點,激勵性評價為主,以促進學生的發展。應當注意的是,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準確,富有感情,體現學生的個性特征。
5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只要我們有效地將課程教學與情感教學有機結合起來,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溝通,就能夠切實發揮情感教學的作用,實現思想品德課教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張娟.淺談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情感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 ,2017 (8) :78-79。
[2]齊敏.初中思想品德課中情感教育的路徑探究[J],新西部,2018(6):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