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 忻州職業技術學院
我國企業對職業專業技術型人才的需求逐漸擴大,從而促進了高職專業教學水平的快速發展,但是大多數高職院校,在教學過程中,過于強調理論的系統性和理論性,而忽略了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導致很多學生在畢業之后因為缺乏實際操作經驗,而無法適應崗位工作要求。因此,高職院校要積極構建以專業崗位需求為導向,以提高學生實踐技能為目的的專業課程體系,通過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高職院校的教育目的是為社會培養一線的專業勞動者,因此,構建以崗位需求為導向的高職專業課程,需要對職業課程群進行詳細調查分析,明確崗位的工作規范、理論要求、技能要求,依據崗位的實際情況制定課程內容,依據理論要求確定課程結構和教學形式。
以崗位需求為導向的高中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必須要以為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技能為重點,依據崗位對人才的需求為導向,建立實用價值高和應用性較強的課程,同時還要保證理論教學內容服務與技術,準確的把握專業崗位對技能人才的實際需求,從而教會學生在實踐中怎樣去做。
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必須要滿足主動服務的需求,要做到服務行業、服務企業、服務區域的教育目的,依據高職院校服務的行業以及企業的需求來設置課程,滿足不同行業、不同企業、不同地區的各項要求。
構建專業課程體系要堅持面向社會需求與教育規律的原則,從社會的需求點出發,努力提高企業人才培養的質量目標。高職院校不同的課程對培養目標所起到的作用也不相同。因此,要明確專業基礎課程、支撐課程、模塊課程之間的關系,精簡課程門類,防止知識面重復交叉,知識、能力、素質之間的比例關系,同時還要依據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找到知識、能力、素質之間最佳的結構平衡點,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協調發展。
傳統學術教育教學課程設置主要是遵循以理論專業為基礎的,采取自頂向下三段式的邏輯思路教學,高職院校主要培養的是專業型技術人才,課程內容要以學生的職業技能為中心,將實踐放在第一位。因此,為了更好的提高課程體系構建質量,我們可以設計自底向上的教學模式。
自底向上設計主要是以崗位實際需求為起點,依據企業對崗位人才的要求,來分析職業崗位所需要的專業技能,并在此基礎上構建專業課程體系,此外院校還要依據專業課程的需要,設計特色課程與拓展課程,全面提升學生的思想素質、心理素質、人文素質、自底向上的教學設計法,貫徹了以崗位需求為導向的專業課程體系,以人才的需求變化為基礎,為培養高技能人才為目的,構建高質量的專業課程體系。
自底向上教學設計法的實施,明確了構建課程體系的邏輯思路,保證了課程體系在設置思路以崗位能力需求為導向來制定人才培養目標,并通過對市場分析來了解企業對崗位職能的要求,其次自底向上設計法的實施是以社會需求發展相適應,不斷推動高職院校課程體系持續發展,促使課程體系更加合理開放。此外,基于自底向上設計法的課程體系構建,為學生的就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學生的就業問題是高職專業教育和市場經濟的接觸點,畢業生必須要具備勝任崗位的能力,才能滿足崗位需求實現就業。所以,采取自底向上的構建課程體系,為學生就業提供了有效保障。
高職院校的以崗位需求為導向,構建課程體系是培養專業人才的有效方法,本文依據高職課程體系構建的原則,采用自底向上設計法,構建了以崗位能力需為需求導向的模塊化高職課程體系。
構建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課程體系,首先要理解培養專業人才的重點問題,要清楚的知道怎么教和為什么教的問題。由于我國信息技術產業對專業人才的要求較為多樣化,這些需求的標準決定了人才培養思路和方向,所以,高職院校深入了解信息產業的特點和發展趨勢,只要能把握住方向就可以為企業培養使用性的專業人才,以滿足各個行業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高職院校還要依據專業人才的供需與就業情況及時調整專業方向,以加強學生的就業能力,院校計算機技術應用課程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努力培養專業技能強,綜合素質高的創新型高技術人才,開展工學合作的雙證制教育,使學生在校期間可以了解企業的崗位要求和實踐職能,按數據庫、多媒體、網頁設計三個專業方向培養全面性的專業人才。
高職學專業能力的提升是一個學習積累的過程,這是一種呈螺旋狀的遞進過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的學習規律和認知需求為基礎,努力開發以崗位需求為導向的模塊化教學模式,并打造多元化專業化的課程體系,課程體系要分為專業基礎、專業領域、專業拓展、專業實踐4個不斷向前遞進的模塊,始終以理論結合實踐技能為教學核心理念,積極開展對企業的的需求調查,了解企業的對計算機應用技術要求的具體標準,同時結合信息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開展以主流數據庫技術,網站構建技術等作為專業技能教學的重點內容,而培養學生平面設計、網頁制作、多媒體作品開發等多方面的能力,開展教育教學的同時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讓學生在學習好專業課程的基礎上,建立模塊化專業課程體系教學,引導學生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依據職業崗位所需的共同技能知識,建立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并以此為基礎結合各個方向的不同標準,建立職業方向專業課程模塊,作為專業領域課程,重點教學計算機數據庫技術以及網頁設計等項目的專業技能,努力提高學生的項目開發和創新能力,同時結合企業崗位需求情況,對模塊化課程制定統一的課程標準,構建多形式、多層次、多環節的教學、實訓、頂崗實習一體化的專業課程教學體系,并依據信息產業崗位的需求,以模塊形式建立靈活新穎的實訓項目,始終堅持貫徹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核心的專業教育理念,將理論和與實踐在時、空、量、序合理結合。
綜上所述,以上本主要敘述的是以崗位需求為導向,構建計算機技術應用專業課程體系的策略研究,通過分析可以看出?高職院校要積極改進教學理念,不斷適應社會發展需求所產生的變化,依據企業的用人標準,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方向?以崗位能力需求為導向的計算機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是一個不斷發展和改革的過程,院校要堅持從人才需求點出發,結合自身的教育特點,確保實現以崗位能力需求為導向的課程體系。
[1]萬世明.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課程體系設置的思考與探索[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4).
[2]江小明.高職教育課程設置原則與課程結構模式探討[J].職業技術教育,2014,(24).
[3]陶洪,吳斌.高職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的實踐與思考[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