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明珠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們消費方式發生了巨大轉變,網上購物、銷售成為社會主流。相關調查顯示,物流企業的成本核算方法不合理,物流企業的成本管理意識缺乏,導致多年來物流企業成本仍是居高不下。因此,應用更有效的成本核算方法控制物流成本。本文以湖南省S物流公司為例,分析公司存在的物流管理問題,并用作業成本法核算企業成本,并根據案例分析結果提出對應的管理意見。
關鍵詞:作業成本法;物流企業成本;成本管理
一、引言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互聯網與日常生活的緊密程度越來越高,物流企業作為網絡科技帶來的衍生工具在經濟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物流成本占整個國民經濟生產總值將近20%,幾乎是發達國家所占比例的兩倍。而對于物流企業來說,物流成本是企業成本的主要構成部分。那么,如何降低物流企業成本,如何對物流企業成本進行有成效的管理,這是值得研究的。其實,最先對物流成本進行控制研究的是西方國家,他們提出并應用了ABC法;在我國,不管是對物流成本的認識及重視程度,還是核算物流成本的方法上,都是有待進一步提升的。鑒于以上因素,應用ABC作業成本法來控制物流企業成本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研究。
二、相關研究文獻評述
喬治·斯托布斯(1971)在《作業成本計算和投入產出會計》一書中對作業成本法相關概念進行了系統、完整的論述。不過,最開始這些學者提出有關于作業成本法的理論并沒有受到論界的重視。直到20世紀80年代,羅伯特和卡普蘭(1988)兩位教授順應時代的需要,經過廣泛的社會調研,詳細闡述了以作業為基礎的成本計算方法。之后,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作業成本法的管理優勢,美國、日本、西歐、中國等國家都紛紛關注這一管理計算方法,并對其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和實際應用,而且作業成本法也被應用到物流企業來進行探討。羅斯等人(1991)把物流活動中的收貨、包裝、儲存等作為作業,利用作業成本法來計算物流成本。La Londe(1998)對物流企業應用作業成本法的程度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表明18%的企業已經將作業成本法應用到實際業務中,其中13%已經有5年以上的使用經驗。日本中小企業廳(2003)發布了《物流ABC法計算物流成本,效率化手冊》,并推行了一款應用軟件,幫助企業更好應用作業成本法。在我國,隨著網上購物的流行,快遞行業的興起,學術界也加大力度在研究。張立峰(2013)運用實際數據計算和理論分析,闡述了作業成本法在物流企業的應用與完善。王紅敏(2014)以H公司為例,運用作業成本法對其物流成本進行核算和控制,進行了深入的ABC成本法應用推演,進一步證明作業成本法的優勢所在。楊景海(2015)利用作業成本法對大連市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進行了探究,闡述了其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發現作業成本法能深入到作業層次,有助于找出投入產出的因素。尹鈞惠(2016)通過向200家物流企業發送問卷調查的方式,分析了影響物流企業作業成本法的因素,發現成本信息,人才素質,管理層特質是關鍵因子。通過對目前文獻的整理歸納,可以發現現有的文獻研究主要集中在相對較大的物流企業,而把作業成本法和中小物流企業案例結合起來的研究較少,本文結合湖南省S物流公司6月份的具體物流數據,實證分析作業成本法在中小企業的具體應用,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作業成本法基本原理及其控制物流成本的適用性
1.作業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業成本法核算流程主要圍繞“產品消耗作業,作業消耗資源”來進行的。通常在了解業務活動流程后,把整個流程劃分幾個主要作業中心,作業中心需環環相扣,且相似活動內容可以劃分為一個作業中心。然后按作業中心來歸集資源費用,此處的資源費用是間接費用,并按各個作業中心的主要影響因素來計算成本動因,最后根據成本動因率和各個產品的成本動因數來計算產品成本。
2.作業成本法控制物流成本的適用性
通過了解物流企業的成本構成內容及特點,發現物流企業的營運間接費用所占比重較大,且業務多樣性,個性化,整個作業流程又具有可分解性,傳統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只是把各個獨立核算的部門費用進行簡單的加法運算,而作業成本法建立作業成本庫,劃分不同的成本作業中心,采用多種對應的成本因子來分配間接費用,不僅貼合物流企業成本核算特點更能提高成本歸集的準確性。
四、作業成本法在S物流公司的成本控制應用
S物流公司是湖南省一個中小型的快遞物流企業,企業注冊時間是2008年,注冊資本為100萬元。主要提供國內速遞、合同物流等業務。目前,公司有80名正式工作人員,經過多年的努力,擁有對交通路線熟悉,對運輸流程熟練的作業人才隊伍,能夠為客戶提供比較滿意的快遞運輸服務。但是S物流公司在企業成本管理上還存在些許問題。主要體現在沒有一個系統全面的成本核算體系,因而表現出來的成本信息比較片面,導致成本計算是不準確的,這樣的結果無法讓管理人員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活動。還有S物流公司的員工雖然物流業務上很熟練,但是整體人員的成本管理意識薄弱,更沒有清晰的成本管理目標,在日常的生產活動中缺乏管理成本的精神文化。經過對S物流公司的調查了解,S物流公司規模適中,業務流程相對簡單,基本實現物流網絡化管理,且S物流公司因需尋求更大的業務發展,也需要更合理的成本管理,因此對S物流公司應用作業成本法具有實際意義,也有較強操作性。下面本文將對S物流公司6月份的數據為素材進行研究。
1.確認成本對象,劃分主要作業中心
根據S物流公司的業務流程,以及參考物流行業劃分標準,把S物流公司快遞作業分為四個作業中心,營業、分揀、倉儲、運輸。因為快遞公司的特殊性,以下核算將以S物流公司6月份的A、B產品為一級成本計算對象。
2.歸集作業中心成本庫的資源費用
把消耗的資源費用按劃分的作業中心進行歸集,根據對S物流公司的費用數據了解,得知S物流公司的主要費用是人員的薪酬支付,房屋折舊業務以及車輛相關的費用,于是得到下表1。
3.明確成本動因數,計算成本動因率
成本動因是連接資源與單位成本的紐帶,是作業成本法的關鍵要素。經過對S物流公司的作業研究觀察,以及考慮實際的核算操作性,得到成本動因數。其中成本動因率=作業總成本/成本動因數。由表2的計算結果可以看出,倉儲作業,運輸作業以及投遞作業的成本動因率最高,也就表明每增加一單位的成本動因,這三項作業對總成本的影響最大。
4.將成本分配到各個成本對象
把S物流公司6月份攬收的業務產品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物品的重量和大小,分為A類產品和B類產品。其中A類產品表示重量大,體積大的產品對象,B類產品表示重量小,體積小的產品對象,類似于文件產品。再依照產品分配金額=產品成本動因率*產品成本動因數,計算出的結果如成本計算表表3。在此,A、B的間接成本已經分配完成,最后再加上直接成本就可以得出全部的產品單位成本。經過與S物流公司的工作人員交談,得知直接計入產品成本的包括面單和包裝袋,面單無論產品大小都是1元1個,大包裝袋平均1個1.5元,小包裝袋1個1元。由此,計算出A類產品最后單位成本為10.51元,B類產品最后單位成本為8.75元。同時,也可以看出,不管是A類產品還是B類產品,運輸作業的成本占總成本比例都相對大,具體數額分別為26%和20%。可見,管理者要降低成本,應該更注重運輸上的成本控制。當然,就S物流公司來說,B類產品的上門攬收作業成本比例最大,管理者也可以就B類產品這塊作業進行專門控制。
5.傳統成本計算法下的產品成本
傳統成本計算方法大多按照工時,產量來分配成本,計算簡單方便。下面將A類產品,B類產品的間接費用按產量來分配,計算得出表4,A類產品的單位成本為10.09元,B類產品的單位成本為9.59元。顯然與作業成本法計算的單位成本有所差距。相比作業成本法下的產品成本,傳統方法計算的結果,A類產品減少了,而B類產品成本增加了。也就是表明,對于價格高,投入大的產品,單位成本卻降低了;對于投入小、價格低的產品,單位成本卻升高了。
五、研究結論
通過對S物流公司的作業成本法應用研究,結合S物流公司自身物流成本存在的問題,本文從以下三個角度對S物流公司的成本管理提出看法。首先,把作業成本法應用與企業價值鏈管理結合起來。從表4的計算結果來看,S物流公司原來的傳統成本計算法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通過作業成本法,引入“作業”這一環節,更能精準的采取相關措施管理成本。S物流公司可以以供應鏈的各個關鍵環節為作業,作業產出價值又會生成價值鏈,從而利用供應鏈一體化管理技術,促進整個供應鏈協作共贏,這樣更能發揮企業的自身優勢。其次,針對物流成本中關鍵作業進行控制。分析表3提供的數據,可以看出S物流公司的運輸及倉儲作業成本比例過重,可見,控制運輸作業產生的成本是至關重要的。從表2也可以查看到各個作業的成本動因的情況。就運輸作業來說,企業可以查看它具體的成本動因采取合理的措施來降低運輸作業成本。這也提供了一個解決成本過高問題的思路。最后,實現現代物流信息化系統管理。作業成本法需要大量原始數據,這些原始數據的獲取和整理需要現代高科技技術的協助,為了保證作業成本法實施的效率和效果良好,S物流公司應該建立自己的物流信息系統,進行更精準、更系統的管理。
參考文獻:
[1]Staubus.G.J.Activity costing and input-output accounting[J].Illinois:Irwin,1971,(11).
[2]Robin.Cooper,RobertS.Kaplan,How cost accounting distorts product costing[J].Management Accounting,1988,(4).
[3]Cooper.The Rise of Activity-Based Cost:When do I need an activity-based costing system[J].Journal of Cost Management,1988,(6).
[4]Roth.Costing for warehousing and Distribution:Using ABC in a Warehouse Can Afffect Bottom Line[J].Management Accounting,1991.
[5]La Londe,Bemard,Terrance Pohlen.1998 Survey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 Applications Within Business Logistics[J].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search Group,2010(7).
[6]李思敏.中國與日本物流政策比較[J].物流技術,2004.
[7]張立峰.作業成本法在物流企業中的應用與完善[J].會計之友,2013.
[8]王紅敏.ABC作業成本法在物流企業成本核算控制中的應用——以H公司為例[J].財會通訊,2014.
[9]楊景海.第三方物流企業成本核算創新:作業成本法——以大連市物流業為例[J].財會月刊,2015.
[10]尹鈞惠.物流企業作業成本法應用影響因素研究——基于問卷調查與因子分析[J].會計之友,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