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軍
摘 要:高校體育教學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新世紀人才的健康教育重任,重視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的身體素質是適應知識經濟發展的必然抉擇。影響體育能力的因素包括高校教育對學生身體素質形成的影響,社會教育對學生身體素質形成的影響以及家庭教育對學生體能的影響。提高學生體育能力的措施包括:改變集體運動訓練的概念,提高學生的體育意識,審查課程的內容和要求,提高學生的體育基礎知識,增加大學體育和時間,培訓和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的多樣性。
關鍵詞:高校 體育教育 體育能力 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7(b)-0241-02
大學體育是一個互動的活動過程,這是一項要求學生和教師參與的活動。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注重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在具有適當運動技能的教學基礎上,學生應學習科學鍛煉的方法,培養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并發展良好的終身科學鍛煉習慣。
1 影響體育能力形成的因素
1.1 高校體育教育對學生體育能力形成的影響
1.1.1 體育課程教學目標與設置的影響
在傳統的大學體育教學模式中,由于大多數教師受課程目標和環境的限制,沒有培養學生體能的方法和工具。雖然學校實施了選課模式,但它強調課堂的完整性,忽視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和其他學生的身體健康。強調體育的“教育”功能,忽視體育的“意識”功能,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學生運動技能的培養,忽視學生體育意識。
1.1.2 體育課程評價存在問題
現代教學是一種具有目標和方法的知識學習系統。評估是與整個教學系統的封閉連接。自高校體育課程推出以來,雖然體育課程的課程評價取得了進展,但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教師在評價理論和評價理論上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因此,大學生體育技能評價的存在不是體育教學的客觀因素,也不是學生體育技能的培養和提高的唯一路徑。
1.1.3 高校體育教師綜合素質需要進一步提高
學校體育的核心是體育教師。體育教師的整體素質是確保體育課程實施和學生體質發展和提高的關鍵因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對體育教師需要具備的能力和素質發生了變化,現代體育教師不僅要具有特殊運動技能的人,還要有具有認知和創新能力的全方位人才。體育教師不僅需要學習體育和技術技能,還需要成為學生成長和引導他們健康發展的指南。
1.2 社會教育對學生體育能力形成的影響
1.2.1 對高校體育的認識存在問題
高校體育意識在社會教育中存在一些問題。從理論上講,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事實上,在社會的內在概念中,體育并不占重要地位,許多高校并不十分關注體育。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只使用運動表現標準作為學習目標,這限制了學生運動能力的發展,學生的運動能力沒有得到充分展現。
1.2.2 體育活動的普及化不足
社交體育活動也可以稱為群眾體育,國家體育和業余體育。一些發達國家認為,社會體育活動的普及是社會文明的標志。然而,中國社交體育活動的普及程度仍然很低。根據相關數據,根據年齡特征,參加體育鍛煉的美國青年團體的滲透率為90%,而中國的滲透率僅為41.1%。社會體育活動普及與發達國家存在差距,公民的體育文化不完善與社會體育制度有一定的關系。
1.2.3 體育場地器材設施存在不足
良好的體育設施和設備是學生實現體育目標,培養大學生體育技能發展的必要物質保障。在一些學校,由于缺乏培訓名額,許多學生失去了提高身體素質的機會。他們每周只能通過體育課鍛煉1~2次。因此,體育設施因素也對學生的身體素質產生一定的影響。這要求國家增加對體育設施建設的投入。在加強學校體育建設的同時,加強大規模的體育建設勢在必行。
2 提高學生體育能力的措施
2.1 轉變高校體育培養觀念,提高學生體育意識
在新時代,大學體育是一種未來的教育,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的個人發展是必要的。在“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中,強調學校教育需要從試點學習模式轉變為學生包容性質量模式的全面提升。高校體育應在教學實踐中,積極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增強核心學生的認同感,培養學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對運動和良好運動習慣的興趣。讓學生積極學習運動和鍛煉,培養終身體育意識。
2.2 增加高校體育教育與鍛煉時間,增強學生體育鍛煉的多樣性
增加學生體育課的持續時間和學生對外培訓的時間,增加學生體育鍛煉的方法,確保學生理解和實踐體育課的內容,提高學生對體育的理解。根據學生體育鍛煉時間的增加,拓展學生體育鍛煉領域,培養各種渠道,提高學生的體育鍛煉能力。在課外體育活動中,學校允許學生充當體育活動的組織者,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參加哪些體育活動,以滿足不同的學生需求。在課外活動期間,學生充當組織者和參與者。在提高學生體能的同時,他們還運用學生的組織能力,創新能力和管理技能,大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3 優化體育評價標準體系,激勵學生鍛煉的積極性
許多國家都計劃要求并鼓勵學生進行實踐,包括“體檢標準、培訓標準”和“健康標準”。由于實際困難和結構復雜,這些標準尚未在大學中得到充分實施。許多高校的評估是基于國家目前公布的評估標準的實施。大多數學生可以獲得通過的結果,包括許多身體素質差的學生。這些標準不足以激發學生鍛煉自己的熱情,也不足以應用大學體育的新目標。因此,國內大學需要建立一個評價體系,建立素質教育和學生評價體系適合學校的特點,使每個學生都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因此,最好的基準測試系統將有助于提高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體力,提高培養終身學習體育的意識。
參考文獻
[1] 潘紹偉,于可紅.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 李濤.試論高校學生體育運動能力培養[J].群文天地,2011(20):155.
[3] 武東曉.高師體育教學對師范生組織能力培養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6.
[4] 韓新君.論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體育能力及其培養[J]. 浙江體育科學,2016(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