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陳鳳
摘 要 弘揚傳統文化是現代社會中的一個比較主流的思想,促使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的各個領域滲透,特別是教育領域。在高中的語文學科教育中,承載了大量的傳統文化,所以說,弘揚傳統文化的前沿陣地無疑是高中的語文學科技教育領域。在高中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意在調動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傳承傳統文化,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讓學生得到全面的提升。
關鍵詞 高中語文;傳統文化;滲透
中圖分類號:O55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11-0116-01
語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賦予了人類多姿多彩的詩詞歌賦,也賦予了我們詩情畫意般的文學。高中語文教學作為傳統文化教學的前沿,承擔著巨大的壓力。我國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從誕生開始就一直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為,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需要傳承和發揚。在高中這個重要的階段,對于學生而言,是接受和深入學習傳統文化的最佳時機。引入傳統文化來對學生群體教育,讓學生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下樹立正確的三觀,對傳統文化的弘揚也是一個重要的途徑。
一、現行傳統文化融入語文課堂教學的主要情況
首先,課堂教學不重視學生的感受和情感變化。在現代的教學活動中,不少教師還是按照以前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背誦古詩詞,記憶古文,而這種強行的非融會貫通的記憶方式并不是學生們喜歡的,更多的是讓學生產生抵觸的心理,從而導致討厭學習。現在大多數教師只是注重對詩詞、文言文、通假字、段落的講解和分析,又或者是對作者的背景進行簡單的說明,并沒有傳遞出文中的內涵,只有教師的語言豐富,才會具有啟發性,才能和學生在情緒上達到共鳴的效果,不然很難讓學生發現文化的價值和精髓。這種忽視學生群體情感變化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發揚和傳承。
其次,現在的高中課堂教學中,忽視學生自我分析和賞析能力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在學生的語文功底還不是很好的情況下,強加古文教學,不利于學生學習。由于應試教育的原因,為適應應試教育不得已而為之,教材中也是有更多的解釋。各種教學資料如雨后春筍般,由于受傳統教學的影響,教師也是通過各種教學資料、輔助教學工具給學生講解。長此下去,讓學生形成一種依賴心理,缺乏自我分析能力和賞析能力。而學生的自我分析能力賞析能力得不到培養,導致學生對傳統文化底蘊的了解少之又少,就更不用說學生的這種能力在課堂中體現出來了,也不必說學生對傳統文化內涵的理解和傳承,更不用說利用傳統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
二、充分利用語文教學資源向學生展示傳統文化
長期以來,我國的高中語文教學深受中國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和限制。大部分教師以提高學生的成績和應試能力作為主要的目標,忽略了語文中的傳統文化內涵。換句話說,大部分教師注重語文教學的工具性,而忽略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以及傳統文化的內涵。因此,教師在高中的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學時,其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改變自身的觀念和想法。努力發掘語文的內在的精神和內涵,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并且發現文學中的人文性,向學生展示傳統文化的豐富性。通過自身的不斷提高,向學生傳遞文化氣息,讓學生對傳統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對教學資源的深度挖掘和探索,在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的同時,還提高了教學的質量,更讓學生們感受到文化和精神的力量,達到了在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意義。
三、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傳統文化的重要作用
語文作為構成我國文化體系的重要部分,傳統文化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及社會主義文明社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也是推動社會文明發展的動力。而現在,能充分發揮傳承文化和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的最好的途徑就是高中語文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的具體意義如下:
第一,在傳統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有利于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更好的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非融會貫通的學習和教學方式是很多學生討厭的,假如將優美的詩詞和生動形象的故事情節加入到教學的過程中去,可以讓學生的人文情懷得到有效的提高,愿意去學習更多的語言文化知識,這樣子他們不會產生抵觸情緒和厭煩的感覺。第二,現在社會的多元文化給學生或多或少帶來負面的影響。信息化時代的發展,讓人們得到了很多的便利,學習的途徑也更加廣泛,但是也有各種不良因素在誘導青少年走錯道路。學生群體在這個情況下尤為嚴重,因為這個時期大多數學生正處于價值觀的樹立時期,極度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形成錯誤的價值觀。滲透傳統文化,有利于改掉他們挑三揀四的壞毛病。第三,德智體發育的重要時間段在學生的高中時期,在課堂中滲透傳統文化,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很多文學著作中,均有對德智體方面的教育,對學生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四、結束語
在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和學生自身的文化修養方面,在語文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是一條重要的途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學生文化素養的培養,而不是單純的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應該重視傳統文化的實際意義,而不是一語帶過。滲透傳統文化也應該考究一定的方法,而不是強制性的植入。在融入方式等方面也需要不斷地優化,對文化的篩選也需要一定的考究,并不是所有的傳統文化都適合滲透在課堂中。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僅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還是中國精神的載體。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接受到中國文化,需要不斷優化、篩選來達到調動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韓濤.論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才智,2017(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