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松
摘 要 數學學科是一門綜合基礎性質的學科,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有眾多學科都涉及了數學這一門學科,所以數學教學一直受到了教育界的廣泛關注。有效的教學才能讓學生真正地學習到知識,并且將所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其它學科或者生活中。本文主要從初中數學課堂現狀入手,簡要分析了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為這些問題的有效解決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希望能夠有效提高初中數學課堂的高效性,讓學生在課堂中真正地學習到所需要學習的知識內容。
關鍵詞 初中數學;課堂高效性;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11-0165-01
應試教育思想已經在教學中根深蒂固,初中數學教學也一直將這種傳統的教育思想應用到實際的教學中。但是這種傳統觀念影響下,教師也僅僅重視學生的解題能力,以提高數學分數為教學的主要目的。為了能夠讓學生解出多種題型,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開展題海戰術,學生實際的數學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這種教學環境下培養出的學生無法滿足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所以初中數學教師要不斷轉變教學觀念,運用新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數學能力的提高,增強數學課堂的高效性。
一、初中數學課堂現狀
(一)教師仍秉承落后的教育觀念,課堂氛圍沉悶
在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很多教師仍沿用比較傳統的教學思想,教師認為自己仍然是教學的主體,學生就應該聽自己的指揮。這樣學生的學習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老師在黑板上寫下的每一句話學生都恨不得記在自己的筆記本上。這樣的數學課堂缺乏課堂應有的生機與活力,并且課堂也沒有效率可言。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下,學生的思想木訥,對數學也沒有過多的學習興趣,時間一久,學生數學學習成績自然會受到較大程度的影響。
(二)課程難度大,學生的思維得不到有效鍛煉
初中數學中所涉及的教學內容比較冗雜,課程難度加大,很多學生會感覺初中知識深奧難懂,加上實際的課堂時間有限,學生缺乏進行獨立思考的空間,這樣學生很容易跟不上課堂的節奏。在緊張的學習氛圍下,學生的思維也無法一直處于活躍的狀態,所以其思維能力也無法獲得實質性的提高。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學生學習效率較低,所以很多學生在數學的學習中其實非常努力但是學習成績平平。教師在教學中也很少運用梯度教學,并沒有做到由易到難的教學過程,這也容易使學生對學習感到盲從,對知識無法進行全面的理解。
(三)師生之間互動少
現有初中數學課堂中,學生與老師之間缺少有效的互動,在教師以自我為中心的課堂中,學生在課堂中的存在感較低。很多時候學生對問題理解得并不是很透徹,但是教師也僅僅將問題一帶而過不了了之。教學中其實學生想要得到的并不多,往往教師一個關切的眼神或者一個細微的動作就能夠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心,但是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很難做到這一點。很多教師甚至為了能夠加快課程進度都很少提問學生,在問題面前代替自己的學生回答,這就容易使學生在學習中開小差,學習注意力不集中,嚴重影響學習效率。
二、提高初中數學課堂高效性的策略
(一)教師要重視課前預習
預習能夠讓學生對所學習的知識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并且在這樣的過程中也能夠讓學生對自我有一個更加全面的認知。預習也能夠讓學生避免在未來學習中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自己能夠總結學習中的重點。所以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課前預習,鼓勵學生珍惜屬于自己的學習時間,為學生設置一些有意義的問題,并加強對學生預習的監督工作,這樣也能夠使學生的學習更加主動,有效地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二)利用情境教學提高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
教學情境能夠有效降低課堂教學的難度,因為情境教學是通過生活中的情境對所學習的知識進行解釋,這種教學形式比較新穎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同時學生也不會再將數學知識看得如此高深,對問題也能夠進行由淺入深的分析。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遵循學生學習規律,加強對學生的提問,有效地利用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三)將學生做為中心,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在學習中,學生在其中占據著主體地位,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種寬松的學習氛圍,教學中不斷鞏固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還要注意師生關系的構建,課堂中教師要多多給與學生以微笑,學生在受到鼓勵的基礎上也會更加努力地學習。這種融洽的氛圍有利于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學生在學習中快樂成長,從而增強課堂高效性。
三、結語
課堂只有在有效率的前提下才能獲得優秀的成績,所以提高初中數學課堂的高效性是教學的總體要求,這也符合學生發展的需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多多創新自身的教學手段,盡心盡力地設計好每一堂課,這樣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進而形成一種良性循環,提高初中數學課堂的高效性。
參考文獻:
[1]宋玉株.基于新課標下初中數學教學方式的轉變相關探討[J].理科考試研究,2016,23(20):40-41.
[2]官平生.基于新課標下的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提高的創新途徑應用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