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凱
【摘要】對于高職院校的經貿類專業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依舊存在缺陷需要進行改進,想要改進的話就要從體制和機制這兩個方面進行管理和建設,將職業教育管理部門和技能培訓的標準進行定性實行統一,加強生產和學習的相互作用的教育,提升教師在現實生活中的實踐能力和教學水平,加快校內外產學研實習基地的建設。
【關鍵詞】實踐教學 標準 行業 基地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5-0060-01
一、經貿類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陳舊
在對經貿類專業的教學過程中容易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干擾,嚴格的按照“教學做一體化”對學生進行教學的課程僅僅只是少數。學生對教學最不滿意的就是課程上的名字不能與實際進行連接,不能運用于實際,第二點就是課程內容陳舊,已經不再適合實際生活。
(二)教師教學水平差
根據調查結果表明,造成學生滿意度低的原因有很大的比重是因為教師的問題,有些教師不尊重自己的職業、依照課本對學生進行講述,不與實際相結合,教師的水平低,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不能被調動起來。高職院校都是由原先的中等職業學校升級,大多數的教師并沒有在企業工作的工作經歷,新招募的教師中只有少數來自于企業,而且缺少實際的操作。
(三)實踐基地教學效果低下
經貿類專業的實習有時候會了解到實習單位的商業秘密,所以很難找到十分合適的校外實踐,大多數的學生只能通過校內安排的實訓教學平臺,但是與真實的情況不吻合,在操作過程中也不便利,行業的特征不夠顯著,總體造成了經貿類專業的實踐效果降低的現象。
(四)缺乏嚴密的質量監控體系
高職院校對實踐教學質量的監控體系不夠嚴謹:對實踐教學場所設計的審查和管理不嚴格,有一些實訓教室僅僅是擺放了幾臺電腦,有點像學校的機房,但不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工作場所。第二點,專業不同體系的審查不嚴謹,大多數的課程并沒有對照著“工作過程導向”進行預定編程。最終,學校教學質量的效果并沒有一個客觀統一的標準。
二、影響經貿類專業實踐教學質量的原因
(一)沒有統一的實踐教學標準
澳大利亞的體系被世界認同為較為成功的職業教育體系,它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有著全國統一的課程培訓標準,這一套培訓標準中包括了教學內容、教學標準和制度、考核制度的規定。他們這些規定與我國的高職學校的課程標準有著一些相似之處。澳大利亞具有對全國的高校都有的管轄能力的職業教育管理機構,這個機構專門負責對全國的職業培訓的質量進行把關,對有關的教育機構和全國統一的課程培訓進行整合。我國實驗教學標準并沒有定性這就造成了學院自己設定標準,嚴重阻礙了對實踐教學質量和評估和掌控。
(二)行業主導作用沒有得到發揮
我國高校對于課程體系的設計和課程標準的設置都是以行業需求為標準進行延伸,有時候行業在職業教育的影響并不顯著,不能很好的發揮它主導的作用。一點是行業對教學設計的指導十分有限,大多數高校各專業都會依據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對專業的教學設計進行指揮和評測。行業對教學的實踐場所提供很少。企業和學校無法進行實時的對接,結果就造成了企業和學校得到的信息不能相互對應,行業在高校實踐教學中的位置起不到相應的作用。
三、提升經貿類專業實踐教學質量的對策
(一)建立統一的職業教育管理部門
以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為主體從教育管理部門、各高校負責職業教育和培訓相互進行結合,職業教育和培訓進行統一計劃和動態的管理。因此來達成職業教育相關各方利益體的互利互惠相互合作,加深職業教育的監督管理力度,要與學校之間進行實時的溝通和交流,盡量減少,高技能人才供應之間的差距。成立統一的職業教育管理部門是職業教育體制建設上一個明智的選擇。
(二)建立全國統一的技能培訓標準
與職業教育管理部門無關,應當建立全國統一的技能培訓標準和生活標準,讓各學校依照標準進行。在目前的體制為基礎,各高校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門進行聯合促成全國統一的技能培訓標準的制定,或者大力發展核心,成立國家統一的資格認證體系。它的第一點好處就是避免了高校每年設定各自的標準,為教育標準提供了參考依據。第二點是讓高校人才的培養質量有規可循,為教育管理者提供了可供參考的查看標準。最后,各高校在參加高質量規范化的教學標準后,依照科學的教學目標和考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實施。
高職院校的經貿類專業自始至終都十分重視將實踐和教學進行結合,可是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會產生諸多因素從而導致不能順利的進行,這些問題和誘導因素需要學校、教師、教育管理的有關部門及時的解決觀察。
參考文獻:
[1]吳志柳.我國高職教育實踐教學現狀和發展趨勢[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