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小學英語教學的焦點就是培養學生敢于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傳統的教學理念已經不能夠滿足這一點,教師必須要積極的轉變英語教學的思想,從以前的以學生成績為重點轉變為關注學生的興趣和能力,能夠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制定解決方案,提高英語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筆者分析了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優化英語教學的措施。
【關鍵詞】小學英語 教學問題 優化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4-0098-02
引言:經濟全球化,使得英語在我國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地位,成為了教學的必不可少的科目,英語教學也逐漸在全國范圍內普及。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素質教育成為了我國教育的核心思想,在教育的過程中,要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素養為最根本的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這一點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也要有充分的體現,在這一方面不斷的創新改革,但是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基于這一點,本文對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做出了一定的思考。
一、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知識與實踐脫軌
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國當前的教育教學更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英語教學的實踐性更強,但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的教學中,教師都是以考試成績為目的進行教學,而持有這種思想的經驗豐富的教師在短時間內很難改變。一些教師認為學生的學習能力、英語思維在課堂上進行練習會浪費大量的課堂時間,降低教學的效率,所以教師很少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讓學生進行有效的練習,促進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以及書面表達能力。這就導致學生缺乏一定的實際訓練,知識和實踐脫軌,影響學習質量,這就造成了英語教學背離了最根本的教學目標。
(2)學以致用受到限制
文化課的學習更多的是為了能夠實現在生活中的應用,學以致用才是學習的根本目的,英語作為一門外語,最主要的學習目的就是實現用英語的交際。英語在教學和生活中最應該發揮的就是其交流表達的功能,這也是英語學習的重要任務。小學英語教學是學習英語的奠基階段,主要是為了能夠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有良好的基礎,避免在后續的英語學習中產生為難情緒,有興趣有能力學好英語。但是在當前的英語教學中,如何做到學以致用成為了難題,因為學生缺乏良好的英語環境,家長的英語水平有限,不能夠起到交流的作用,平時也沒有外國人與學生練習對話。小學英語教材中的日常會話和書面表達都不能夠很多的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3)授課時間和授課內容不匹配
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學習起來的任務較重,內容較多,比如六年級整個學年的英語有10個單元,還有很多的拓展內容,學生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繁重的學習任務,但是在當前的課程設置下,英語教學的時間并不充足,另外一方面英語是一門外語的原因,學生的學習難度更大,
(4)小學英語被“特長化”
小學英語教學在不斷的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中在逐漸的變化,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任務都在革新,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學生認為英語是一種特長,而非必須要掌握的內容。首先,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缺乏統一的考試,當前的教學更注重素質教育,素質教育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應試教育的弊端,但是并不能夠完全取消考試,對學生的考試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學生學習情況的檢查,并以此為依據進行更換的教育,這種檢查的方式是不能夠被取代的,并且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義。其次,小學的英語教學缺乏一定的連貫性,造成了小學英語被大多數看作是學生的特長。
二、解決小學英語教學問題的對策
(1)轉變教學觀念
以往的教學中,小學英語教學已經形成了特有的觀念和模式,這種觀念和模式,難以滿足現代化的英語教學需求,很難促進英語教學的發展。所以為了能夠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學生的引導者,必須要轉變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融入新的教學理念,進而提高教學效率。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以學生的學齡和實際為基礎,創建良好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增加學生的練習,采用分組的方式,讓學生通過小組內部相互對話的方式進行訓練,將生活中常用的句式進行有效的練習,進而實現學以致用。教師還應該在小組的交流中,認真觀察學生的表現,根據學生的情況調整會話練習的難度,提高練習效果。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定期邀請外教,為學生提供和英語使用者的交流機會,在真實的語境中,感受英語交流環境,提高語感和能力。
(2)開展多樣化的英語教學模式
學生英語知識獲取的主要場所就是英語教學課堂,教師在課堂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小學英語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都會對學生的學習效率產生直接的影響,影響學生的應用掌握情況。因此,為了能夠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質量,提高英語的學習能力,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促進教學模式的多樣化。教師在英語教學實施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根據小學生的學習特點,長時間的采用一種英語教學方式就會造成學生的厭學,不利于教學的實施,因此教師應該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根據教學的內容和學生的年齡,構建多樣化的英語學習課堂。常用的教學方式有情景教學、對話教學、探究教學等,教師要在課堂上靈活運用多種方式,進而提高課堂的效率。第二,教師可以充分的利用信息技術等教學設施,用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進行內容的講解,活躍教學氛圍。第三,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跟讀式教學,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也就是說教會學生利用音標認讀陌生單詞,在這里教師回歸引導者的角色。英語的音標較多、讀音相似,所以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掌握。所以教師應該在音標這一基礎部分注入更多的心思,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3)優化評價教學
教學評價對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都有重要的意義,良好的教學評價是學生學習效果的鑒定也是教師了解學生情況,優化教學模式的重要依據。良好的教學評價能夠有效的促進優秀生的成績,還能夠增強后進生的學習自信。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中,不但要注意學生的學習成果,還有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做出的努力,關注學生的表現。教師還可以利用當前的信息技術,采用互聯網的形式對學生的家庭作業進行檢測,做出相應的評價,強化學生在英語口語和書面表達的能力,促進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下,我國的英語教學在教育改革,更加重視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英語素質也成為了當前小學英語教學的新目標,而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也在不斷的嘗試中優化提高,但是我們也要重視目前存在的問題,轉變教學思路,創新教學模式,在不斷地實踐中實現小學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莫燕香. 小學英語繪本教學問題與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6.
[2]戴佐欣.小學英語教學中繪本使用的問題與改進對策[D].華東師范大學,2016.
[3]李曉明.關于小學英語教學存在問題以及對策相關思考[J]. 考試周刊,2018(32):130.
[4]楊靜林,曹莎.小學英語教學思辨能力培養模式探析——基于中美小學英語教材比較分析[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16(07):58-62.
作者簡介:
魏麗選(1972-),女,漢族,廣東河源人,本科,任教于廣東省河源市第二小學,小學一級職稱,研究方向:小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