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玲玲
【摘要】在當前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中,高校對于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也更加重視。本文主要闡述了高校英語教學中思辨能力的實際價值,進而基于思辨能力培養視角對高校公共英語教學的優化做出了深入分析。
【關鍵詞】思辨能力 公共英語教學 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5-0137-01
公共英語教學時高校針對非英語專業設立的一門通識教育必修課程,主要把提升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作為目標,以此讓學生的英語語言水平與具體應用能力得到有效培養。而在最近幾年,對于學生思辨能力的重要作用,我國教育部門已經多次公開進行了強調,進而使之逐漸變成我國高等教育實施中的一個主要目標。所以,思辨能力理論框架也因此逐步融入在了高校公共英語教學當中,以此確保學生真正具備思辨能力,使之今后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
一、高校公共英語教學中思辨能力的實際價值
(一)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思辨能力是讓新型教育體系得以形成的一種基本能力,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單獨完成英語學習任務。在我國目前的高校公共英語教學中,老師通常會預留相應的課堂時間讓學生對下一課時的有關教學內容進行預習,同時會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布置一些有關的探索性任務。在此過程中,具備思辨能力的學生便可以利用互聯網以及圖書館資源主動完成有關任務,這樣便能夠讓老師引導學生學習英語轉變為學生自主學習,進而使學生的英語學習態度與情緒隨之發生改變。
(二)進一步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
高等教育與簡單的專業知識講授并不相同,學生在學習相關知識以后,應當使之在社會實踐中加以運用。因此,在高校公共英語教學中,一定要進一步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并通過高質量且高素質的人才培養模式才能夠達成這一教學目的。而如若學生具有比較強的思辨能力,便可以在公共英語學習過程中,主動尋求合作與溝通,而這種方式也必將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英語實際掌握水平,進而使學生的潛在能力被真正挖掘出來。
(三)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知識內容
學生在英語這一門語言學科的學習過程中,必定會接觸到較多與英語有關的各種背景知識。如若學生具有比較扎實的思辨能力,那么便可以在接觸有關背景知識的時候,經過自身感知對英語這一門語言有一個更加深入的理解,進而促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各個國家的不同價值觀,從而為高校公共英語教學的多樣化與實際效率提供有力支持。
二、思辨能力培養視角下高校公共英語教學的優化策略 (一)課堂環境
針對大學英語老師而言,應當摒棄傳統的“權威”觀念,進而讓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此外,還需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環境,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思辨能力得到提高的實際需要得到真正滿足。具體而言,實際上就是老師需要將課堂教學空間進行適當調整或者重新設置,同時在最大程度上結合小組教學方式,將可以對學生的思辨帶來幫助的課堂環境加以構建。
(二)教學目標
想要在思辨能力培養視角下進一步優化高校公共英語教學模式,那么作為老師,首先應當將英語聽說讀寫教學的目標加以明確。在我國傳統的高校公共英語課堂教學中,老師通常都是處于主體地位,學生則是非常被動的接受知識,進而導致老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交流溝通,這對于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十分不利。因此,想要讓此種現象得到真正改變,那么就必須在教學中確定具體的教學目標。
(三)教學方式
根據國內外研究成果以及具體實踐,針對大學英語老師來講,應當在不拋棄傳統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把語言學習和學科知識學習有機結合在一起,進而使實際教學內容和思辨培養的結合得以真正實現。通過此種教學方式,學生不但可以在公共英語教學中掌握更多詞匯、句法以及結構等相關的英語理論內容,并且其思辨能力也會在教學中獲得更加有效的培養。思辨能力培養視角下,優化高校公共英語教學方式的重點就是合理把握情感緯度,因為學生對于各種新鮮事物都有著比較濃厚的興趣,所以在高校公共英語教學中,只要把蘇格拉底式提問方法和英語讀寫教學進行有機結合,并結合其他學科的一些課外活動,便可以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以此使高校公共英語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結束語
在高校公共英語教學的優化過程中,思辨能力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因此,作為大學英語老師,一定要在具體教學中對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引起足夠重視,只有這樣,才能夠讓高校公共英語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并且這對于學生今后的生活與發展也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胡鉑.從職業教育的終極目標談高校公共外語教學中的學生思辨能力培養[J]. 職教論壇, 2016(36):74-80.
[2]姚倩,李柄林, 王雯雯. 思辨能力視角下的大學英語讀寫教學模式探析[J].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 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