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信息技術與商務活動結合體的電子商務,對產品的流通和生產要素的分配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基于供給側改革視角,從事電子商務行業相關工作崗位的人員需具備更高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針對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存在與市場需求脫節等問題,提出了明確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構建多維知識體系、打造師資隊伍及完善實踐教學體系的對策。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 高職 電子商務 人才培養
【基金項目】2016年度湖南省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O2O教學模式的高職課程考核評價研究與實踐——以<電子商務概論>為例》,編號ZJGB2016203。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5-0248-02
一、引言
2016年7月,在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處于新常態階段,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信息技術與商務活動緊密結合體的電子商務,對產品的流通和生產要素的分配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已經成為供給側改革的新興動力。
我國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快速,對供給側改革帶來了多方面的影響。電子商務為政府提供實時、準確的大數據,采集信用信息并公開,并成為扶貧的有效途徑。對企業而言,電子商務在企業價值鏈、物流、業務流程等方面起著積極作用,讓企業的成本降低并提升企業的響應和創新能力。
如今,從事電子商務活動的人員需要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和專業的技術能力。本文針對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存在與市場需求脫節等問題,對明確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構建多維知識體系、打造師資隊伍及完善實踐教學體系進行了研究。
二、高職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電子商務行業競爭激烈,人才也就成為電子商務企業競爭的核心要素,電子商務人才的市場需求十分旺盛。我國很多高職院校都開設了電子商務專業,但是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并不樂觀,這說明學校的人才培養存在與市場需求脫節的問題。
目前,電商行業的專業分工已經十分細化,各個電商企業對人才需求也更精準。電商企業現在不是急需單純的技術或者商務人才,而是更需要通曉電子商務全局、熟知電子商務理論和應用的復合型技能人才。
很多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在人才培養上沒有清晰的培養方向,培養目標模糊,設置課程與電商企業的實際需求脫節。電子商務自出現以來總是被人們習慣性地理解為“電子+商務”或“網絡+營銷”,因此如果學校對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方向不能清晰定位,學生就更加無法明確畢業以后的就業方向。很多高職院校的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龐雜,課程設置多是計算機技術類課程與商務貿易類課程的簡單組合,并沒有重視電子商務的本質和核心,也不清楚企業對電商人才的需求,造成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就業困難或者不理想。
三、高職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一)明確人才培養目標
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推進,市場對電商人才需求迅速增長。高職院校必須根據用人單位對電商人才的需求,了解各工作崗位的技能要求,才能細化和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據艾瑞咨詢網數據顯示,電子商務現在緊缺崗位有網店運營、B2B運營、O2O運營、活動策劃/編輯、網絡營銷專員、文案編輯、跨境電子商務專員等。高等職業教育的本質是綜合素質貫穿職業教育,因此高職院校應當將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于具有高素質和實踐能力的實用技能型人才,堅持以素質教育為主線,重點培養學生的誠信品格、責任意識、探究精神,尤其是創新創業能力和服務社會的意愿。
(二)構建多維知識體系
基于人才培養目標,高職學生需要構建多維知識體系,他們要掌握基本的技術技能和運營技能,更要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具有創新能力,來增強企業核心能力。高職院校要以電子商務企業職業崗位標準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以職業操作技能標準制定電子商務課程體系。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主要由職業基礎課程和職業能力課程構成,主要培養學生的電商職業基礎能力和營銷能力,增加創新思維和創業能力培訓。
職業基礎課包括電商職業基礎課和營銷職業基礎課。電商職業基礎課主要與電商網頁/網站設計與制作、電子商務運營等工作任務相關,讓學生能夠進行電商網頁制作和網站建設與管理、處理網站故障及維護網站,具備電子商務基本知識。營銷職業基礎課主要與營銷策劃及消費者心理把握等工作任務相關,讓學生具備一定的企業管理知識,能夠制定營銷策劃方案、處理分析大數據、把握目標對象的消費心理。學生通過職業基礎課程的學習,主要培養職業認知心理、認識職業崗位發展規律、熟悉創業流程、踏實肯干又不乏創新意識的精神。
職業能力課包括就業創業能力課和就業創業拓展課,主要通過結合企業真實的項目或學生創業項目講解基本知識,增強教學內容的實用性,來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提升畢業生的職業競爭能力和職業轉換的適應能力。
(三)打造高素質師資隊伍
師資是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關鍵因素,要求教師除了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還必須對實踐業務了解。但目前,大多高職院校的專職電子商務專業教師的實踐經驗缺乏。因此高職院校需要打造一支結構合理、適應實踐教學的高素質師資隊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建設電子商務師資隊伍。
校內專職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共同組成優勢互補的教學團隊,并定期進行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進而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學校可以組織校內專任教師分批到企業工作鍛煉或者參加阿里巴巴等電商機構的專業技能培訓,及時了解最新行業發展動態及技術應用。同時引入實戰經驗豐富的技術能手、企業高管、行業專家等企業兼職教師擔任實踐教學導師,主要負責指導學生的實訓實踐,帶領學生創新創業。在實訓項目教學中,校內專職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要同時跟蹤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校內專職教師主要分析學生學習完成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給予指導,對于理論知識進行講解。企業兼職教師則利用自己的實際工作經驗對學生進行現身說法。
(四)完善實踐教學體系
電子商務課程學習僅靠書本和課堂是遠遠不夠的,特別需要到真實的環境中去進行實訓實踐。高職院校需要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實訓基地,創設適合電子商務學生開展實訓、實習、實戰、創業的學習環境。
一是建設校內實訓基地。校內實訓基地主要是用于進行電商基礎課程實踐,包括網站建設實訓室、攝影實訓室、商務談判實訓室、網頁美工實訓室等。二是引企入校。利用學校本身的優勢,積極聯系企業,將企業資源引進學校,提供學生創新創業、工學交替、頂崗實習的平臺。三是校企共建人才實訓基地。在校內實訓的基礎上,創立創新創業基地,通過校企合作完善攝影棚、電商軟件等實訓設備,承接與電子商務有關的項目。四是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實訓基地運行管理制度。要建立實訓基地標準化操作流程,包括入駐實訓基地標準、學生實訓安全管理制度、學生實訓操作標準、入駐企業要求等,加強對實訓基地教學質量監控,讓實訓基地的實踐教學和社會培訓功能得到完美的發揮。
四、結語
高職院校的根本任務是為企業培養需要的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電子商務企業對員工的要求更高,高職院校必須明確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探索出一種適應電子商務專業發展、對接就業、服務產業的人才培養模式。
參考文獻:
[1]趙迎冬.南陽市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問題及對策研究[J].電子商務,2018(04):62-63.
[2]許紅菊,韓冰.以供給側改革思路提高高職教育吸引力[J].職教論壇,2016(16):16-20.
[3]梁家峰,張潔.供給側改革背景下高職教育新視角[J].中國高等教育,2016(10):19-23.
作者簡介:
周婕(1987-),女,湖南衡陽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高職教育、電子商務、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