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佳
【摘要】《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是一門實用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學好該課程對于提升中職學生的電工技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也有助于學生的更好就業和發展。因此,教師要提升對該課程的重視程度,不斷在教法上進行優化和細化,提升該課程的教學效率,促進中職整體教學質量再上一個臺階。本文將結合教學實踐,對提高《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教學效率的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中職 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 教學效率 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6-0209-01
目前,雖然《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的教學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不可否認,在教學中依然存在著很多突出的問題,如教學準備不充分、教學方法運用不恰當、教學評價單一等問題,影響著《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的教學效果的優化,需要中職教師勇于探索,不斷改進教學策略。本文將分三點就這些問題的有效解決策略進行討論。
一、在教學準備上做努力,提升課堂高效性
教學準備作為《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教學的關機鍵環節,對于提升中職教師課堂的應變及教學能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但是就目前的教學現狀來看,不少中職教師對教學準備的重視程度不夠高,這無疑會影響到課堂教學水平的發揮。鑒于此,教師要積極在教學準備上做努力,提升課堂高效性。
做好教學準備,首先教師要從心底意識到《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對學生未來發展及就業的重要意義,提高自身對該課程的認知和理解,這是有效備課最為基礎的前提。其次,教師要對學情及教材做分析,了解學生的電工技能知識掌握情況及其心理狀態,對問題嚴重的學生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在分析教材上,要對教材編寫的理念、章節的具體安排,知識之間的結構聯系進行全面把握。再次,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全面剖析,設置有效的教學目標、教學任務,對教學的重難點內容要著重把握,例如,在學習《電動勢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時,其教學重難點是較為全面的理解電動勢、端電壓的概念,有效掌握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組成及應用、探討電源輸出關系與外電阻的具體關系等等,對教學重難點的明確有助于教師的課堂教學始終有側重點。最后,教師要對教學方法做精心選擇,不斷學習和借鑒優秀教師的教學策略,提升自己備課的高效性和科學性。
二、在教學策略上勤鉆研,提升課堂生動性
教學策略是《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有效教學的重要依托,貼合電工學科內容、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可以大幅度提升該課程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要在教學策略的選擇上勤于鉆研,提升課程的生動性。
例如,在學習《認識電路》時,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法+問題教學法+口授法實施教學。首先,教師利用多媒體圖片向學生展示一些具體電路元件的電路符號,為學生進行課程導入,讓學生初步認識電路的符號。其次,利用PPT向學生展示一些代表性強的問題,如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有哪些?電路有哪三種狀態?如何正確的讀及畫簡單的電路圖?引導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探究,讓學生通過問題去有針對性的學習電路知識。再次,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講解并對問題進行一一解決,讓學生全面掌握電路的知識。最后,教師通過口授法對講述的內容進行總結。通過三種方式結合教學方法的運用,有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總之,教師要在教學策略上勤鉆研,提升課堂生動性。
三、在教學評價上多琢磨,提升課堂參與性
教學評價作為《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教學的總結性環節,對于學生檢驗課堂電工知識學習情況及學生查漏補缺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從以往的教學評價過程來看,多是教師主導的單一封閉式的教學評價,學生的參與性并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評價效果。鑒于此,教師要在教學評價上多琢磨,鼓勵學生參與進來,提升課堂的參與性。
例如,在學習了《電阻的并聯》后,組織開展多元化教學評價。首先,學生進行自我的評價,學生甲稱其對并聯電路及其特點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對電流表的結構組成及用法也都能較好的掌握,但是對區分電路是并聯還是串聯還需要進一步的學習。其次,進行學生互評,學生乙評價甲稱,甲同學對并聯知識掌握比較到位,但是課程學習時容易走神。最后,教師結合學生敘述進行總結性評價,對甲能較好掌握電阻并聯知識給予贊揚,鼓勵學生繼續努力,對甲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并提醒甲在課堂要集中精力。通過這樣多元化多主體的綜合性評價,讓學生的參與熱情得到高漲,鞏固了課堂的學習效果。
總而言之,《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師要積極進行教學實踐,格外重視對該課程教學方法、策略的研究,在教學準備上下足功夫,有效提升課堂的高效性;在教學策略上力求多樣化,提升課程的生動性;在教學評價上多琢磨,鼓勵學生參與進來,不斷撬動該課程的核心素養,提升教學效果,為學生電工技能的有效掌握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諸葛吉祥,謝顏蔚.實現中職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一體化教學改革[J].現代職業教育,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