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思琪
【摘要】隨著新課程的改革,語文作為小學教學中最重要的一門課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閱讀的興趣進行培養有重大意義,培養小學生閱讀興趣是培養小學生閱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的基礎,全面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才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和閱讀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 激發 文本閱讀 興趣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7-0091-02
1.前言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是小學語文非常重要的一個學習環節,小學的日常教學是對字、詞、句的教學,而閱讀則是由字詞句構成的,因此,這一切就像是給學生閱讀文本時做的準備工作那樣,反過來說,如果學生能主動閱讀文本,那么同時,他對字、詞、句的理解也就在閱讀文本中的語境中不自覺的掌握了,可以說,提高了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也就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進而也提高了語文方面的成績,達到了教學目標。那么怎么才能讓學生有效的進行閱讀呢?
2.小學語文教學激發文本閱讀興趣有效策略
2.1教師示范朗讀
一場生動的閱讀朗誦,往往能讓人對其閱讀內容下所描繪的景象身臨其境,同樣,課堂上的教師示范朗讀也是非常重要,這無疑是把作者所描繪的景象繪聲繪色地轉達給學生們。一場優秀的朗讀,能使得學生投入課文中的此情此景,有助于學生吸收書中的知識。例如在學習課文《燕子》、《荷花》等生機勃勃的寫景文時,教師在上課之后,先范讀朗讀一遍,再從聽覺、視覺及其嗅覺去分析,很快就會把學生代入書中描繪的景象了[1]。
教師可以在閱讀關鍵字詞的加重語音,正式上課的時候,也應該注重這方面的講解,好讓學生知道,哪點是更為重要的,哪點是最為妙處的。
2.2營造閱讀氛圍
一個良好的氣氛,會使得人愉悅身心,而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則可以使得學生在快樂中向往書中所描繪的景象,從而越來越喜歡語文,對語文課堂也越來越期待。由此可知,閱讀氛圍在課堂上也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怎樣才能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呢?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活潑好動、喜歡玩游戲的天性去設計課堂,類似扮家家、丟手絹等游戲,這里舉一個利用小學生喜歡玩扮家家這種游戲而設計課堂的例子,在上《路旁的橡樹》這一課,老師可以叫幾個學生上臺,一個學生扮演這顆橡樹一動不動,一個學生扮演工程師,而其他幾個學生分別扮演工人們書中的場景,讓整個課堂都處于一種有趣的角色扮演游戲中。由此,學生們的情感也就被這書中所寫的“高尚的心”給感染了,積極性也在這樣快樂的課堂上被激發了,在快樂的環境下,更能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2.3創設教學情境
課本中,很多課文都是聲情并茂,融情于景的。作者在寫文途中,必然是帶有情感而進行的創作,因此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原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創設閱讀的情境當然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上每一篇課文的時,都應該創設一個書中所想的情境,而優美的詩歌或者散文等,則可以借助輕緩、柔和的音樂相配合。說明類型的問題可以在網上搜尋相關的圖片、數據,在上課途中給學生們展示,在這樣的情景下,學生則會對課文的印象更加深刻,甚至對以后的復習課文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2.4善于啟發誘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是絕對正確的,學生尚未閱讀課文的時候,課本上的課文對他們而言是新大陸,是神秘而且誘人去挖掘探索的[2]。而一個善于啟發誘導的教師,一定是非常合格且明智的教師,因為他懂得用興趣來使得學生,由被動學習更改成主動學習。對于新大陸而已,學生會非常好奇,比如小學生在收到新的語文課本的時候都會好奇,新的課本內的課文都寫了什么?有趣的故事?還是感人的故事?這個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先仔細閱讀,誘導學生對新的課文進探索。
比如,可以在學習課文之前,提幾個跟課堂所學課文的相關問題,留給學生,讓學生們自己在課文中探索,在課文中選找相關的答案。除了在課前提問學習課文的相關問題這種誘導方式,還可以給學生創設出一個場景讓學生先代入,然后再閱讀該課文,可以使得學生對課文更加感興趣。
3.結束語
綜述而言,興趣是學生從主動學習變成被動學習的主要動力。在學習語文的途中,只有興趣才會讓學生對語文學習有著孜孜不倦的探索欲。如果知識一片無涯的汪洋,那么書籍便是船,閱讀學習是帆。而這興趣,就如同海上的風那般,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動力之源,行駛著書籍這條船,走向更遙遠的知識汪洋。因此,提高興趣,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童春蓮.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J]. 語文天地. 2010(10)
[2]陳曉玲.娛樂化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教育現代化.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