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健
【摘要】《數學課程標準》將實踐活動作為數學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學時,我們應結合學生的實際經驗和已有知識,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探索實踐活動,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和理解數學,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探索實踐活動 建構 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7-0128-02
一、更新觀念,提高對數學探索實踐活動課的認識。
(一)探索實踐活動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實踐活動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以直接經驗和綜合信息為主要內容,以具有教育性、創造性、實踐性、操作性的學生主體活動為主要形式,以激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主動創造為基本特征,以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為目的的一種新型的教學觀念和教學形式。數學實踐活動課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和主動創新的自由天地。
(二)探索實踐活動充分關注“過程”的教育價值
實踐活動倡導“讓學生去經歷”,強調學生活動對學習數學的重要性,認為學生的實踐、探索與思考是學生理解數學的重要條件。學生在探索中不斷發現,在交流中不斷碰撞,在思考中相互接納。學生不僅能體驗到進步的快樂、成功的喜悅,有時也會受到一定的挫折教育。實現了智力與能力的共同發展。
(三)實踐活動重視學生對知識的主動建構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數學學習不是一個被動的接受過程,而是一個主動的建構過程,即通過內部認識結構與周圍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來建構知識。這就是說,我們的教學必須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創設條件使新的學習材料與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相互作用,讓學生主動地建構新的數學認知結構。
(四)實踐活動使數學與生活更接近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情景中學習和理解數學”。組織學生到附近工廠、企業參觀、調查和實際測量等活動,能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到處有數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看待現實問題的能力和意識。
二、精心設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教師設計實踐活動一般要從緊密聯系教材內容和學生生活來考慮,小學階段常用的實踐活動一般可分為以下幾種:
(一)操作與制作實踐活動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 手和腦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手使腦得到發展,使它更明智;腦使手得到發展,使它變成思維的工具和鏡子。操作與制作實踐活動就是把學生手的動作和腦的思維結合起來,以活動促思維,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這類實踐活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較為普遍。例如:教學“數的認識”,讓學生操作學具,在數大量的具體事物中,抽象出數的概念;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可以讓學生用學具自己創造更多的分數。
(二)游戲競賽實踐活動
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比較喜歡有一定主題和角色的社會化游戲。數學有較強的趣味性,如果把它和游戲、競賽活動巧妙地結合起來,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實際測量實踐活動
這類實踐活動主要針對數學教學中“量與量的計量”。我在教學“克、千克、噸”的認識時,根據以往的經驗,學生一般都能正確地進行單位換算和簡單的計算,但在實際運用這些單位時,如媽媽體重52( ),一個蘋果重100( )往往會鬧出一些笑話。這說明學生對這些單位建立的表象是模糊的。于是我設計了一節實踐活動課,讓學生實際稱一稱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質量、同學的體重等,幫助同學進一步建立重量單位的表象。
(四)觀察、調查實踐活動
數學來源于實踐。現實生活、生產中處處蘊涵著數學問題,教師應創設條件,讓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了解數學在工農業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體驗數學的價值,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例如:《吸煙有害》一節實踐活動,讓學生調查家庭中吸煙人數、香煙品牌、香煙價錢,同時調查一名學生一年學習費用是多少錢,核算浪費的這些錢可以資助多少失學兒童等,使學生利用數字的對比,進一步加深對吸煙危害的認識,增強社會責任感。
(五)小課題研究實踐活動
21世紀是信息時代,學會收集、分析、處理信息愈來愈顯得重要,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把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一些問題抽象出來,轉換成數學問題設計實踐活動課。例如:春天到了,怎樣使我們的校園更美麗?設計《我心中的校園》一節實踐活動課,組織學生開展實地測量、科學規劃,拿出方案,向學校提建議。
總之,數學實踐活動課解放了學生的頭腦、眼睛、嘴巴,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與空間,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雖是一個新課題,但已顯現出勃勃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