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清華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深化開展與推行,核心素養培養已經成為小學數學教學關鍵任務。通過基礎教育階段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能夠不斷提高小學生數學素養與綜合理解能力,對其今后學習有著重要作用。通過對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特質的分析,實現有效教學策略構建。
【關鍵詞】小學 數學 核心素養 建構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7-0139-02
數學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能夠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夠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并能夠再理解數學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對數學的本質進行把握。當前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活動中實現數學核心素養培養以成為重要教學目標,如何結合學生特點開展針對性教學,如何有效實現核心素養構建,本文將就此展開進一步討論。
一、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特質
學生在具備數學本核心素質后,能夠使用數學視角進行觀察。主要表現在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能夠充分運用數學思維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與探究,并且還能夠在第一時間發現生活中的事件所蘊含的數學知識,并利用數學思維對其進行思考。此外,學生在具備數學核心素質后,還能利用此種知識與技能解決實際存在的問題,在表達自身觀點與看法時,采用數學語言進行表達,也就表明學生具備一定數學語言表達素養。
具備該素養的學生,在面對需要解決的數學問題時,能夠采用數學知識對其進行解答,在解題過程中,能夠充分展現自身數學修養。學生必須采用正確數學思想進行表達,才能夠進行有效的學術交流,針對部分不同意的觀點,也能夠利用數學語言進行有效反駁,這種方式對短期有效提升學生數學修養具有重要意義。除了上述兩種特點之外,學生在接受數學學習過程中,能夠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歡樂與興趣。由于數學學科在學習過程中難度較大,學生掌握不到正確學習方式,就容易產生厭學心理。反之學生掌握了正確數學學習方式,在解決數學問題時,不會覺得過于吃力,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
二、構建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措施
(一)數學情景課堂的創設
為進一步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需要采取新的教學方式,構建數學課堂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小學生在學習數學時具有較高的興趣,才能夠不斷提高學生的的學生的核心素養。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缺少系統性,由此教師可以在數學教學中構建情境課堂,才能幫助學生進入到數學學習中。比如在教學《100以內的加法與減法》時,對數的加法與減法就是應該構建情景課堂,并提出相關的問題,幫助學生準確理解數的關系。“5-2=3,那么50-20=”教師要利用數之間的關系,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幫助學生能夠推理出數的關系,才能夠促使學生對100以內的加減法熟練掌握。
(二)教學理念的創新
要想培養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學校以及教師要進一步轉變教學理念,從“理念新”之間過渡到“內容新”、“方法新”,換言之將培養學生放在首位才能切實實現教學目標。傳統的教學理念將培養學生數學知識為主,能夠促使學生的數學成績提高,但無法保證學生在實際應用題中,獲得思路。由此只有進一步提高學生知識運用能力,才能使學生在面對多變題型時,輕松應對,學生數學素養才能增強,才能進一步形成科學嚴謹的態度。比如在教學“追擊問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數量關系,對追及問題的公式了解,并能夠準確運用,才能夠有效解決實際問題。由此來看,小學生數學素養與能力培養之間聯系較深,只有提高能力,才能形成數學素養。
(三)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
在培養學生小學素養中,開展實踐類教學活動能夠對學生有所幫助。多樣化且有趣的實踐教學活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鍛煉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例如,通常在實踐教學活動中,教師能夠為學生提供與學生興趣愛好及動手能力相符合的實踐活動,且數學教學內容本身與生活緊密連接。因此通過實踐教學活動,學生能夠有效將課堂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教學中,將數學課堂知識教學的作用體現。在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構建中,教師也應該加強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能夠在實際生活中體會到數學的價值。為實現這一目的,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開展與學生實際能力相符合的實踐活動,從而達到使學生具備小學數學的核心素養的目的,最終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數學核心素養的構建,能夠促使學生在掌握正確數學學習方式,并能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生能夠享受解決問題帶來的自信心,對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具有重要推動作用,使學生能夠更加主動積極的接受學習。
參考文獻:
[1]楊大江.分析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特質與建構[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8(02):173.
[2]周淑紅,王玉文.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特質與建構[J].數學教育學報,2017(03):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