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信息時代的召喚下,軟件工程專業營運而生。軟件工程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計算機技術通過軟件形式表現出來。軟件工程包含了多個學科知識學習,知識難度很大,因而在當前的實踐教學課堂中仍存在著諸多問題。所以在當前形式下,要提高軟件工程實踐課程教學質量,就必須不斷進行教育改革探索,處理好軟件工程面臨的問題,培養更多軟件工程人才,讓軟件工程行業更好的服務于社會。
【關鍵詞】軟件工程 實踐教學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7-0243-02
軟件工程學科不斷實現發展,社會對于軟件專業學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大學中的軟件工程課程多采用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這種模式的課堂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效率十分低下,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所以,在現代軟件工程課堂要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在傳統課堂中加入案例分析,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培養實踐能力,更好的創新教育模式,提高學生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一、軟件工程發展現狀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現階段,各高校對于軟件工程專業學生的培養力度不夠,很多學生反映,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不足以滿足社會的需求。首先,現階段軟件工程課堂注重理論知識的教授,忽視了實踐能力的培養。我國的課程教育一直采取這種填鴨式教學,它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其次,軟件工程課堂過分強調老師的主體地位,忽視了學生個體差異性,忽視對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這樣的學習過程無疑是本末倒置了。現代軟件工程課堂沒有建立完善的教學流程,也沒有確立正確的教學培養目標。這種重理論輕實踐、重課內輕課外的現象不能真正意義的推進軟件工程專業的進步。再者,我們發現現在很多學生,對于軟件工程的課程開課率不高,這種課程設計不利于軟件工程這個專業發展。最后,現在很多教學質量存在低下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課程質量不高,缺乏專業的老師,很多學校對于軟件工程的設計也缺乏針對性,這樣很難培養出高素質的現代化軟件專業人才。現階段,要推進軟件工程專業教學改革,就要不斷完善課程質量,實現軟件工程的大發展[1]。
二、軟件工程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對教學實踐不夠重視
現階段,我國軟件工程專業課程教學更加注重理論知識,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這不僅是軟件工程專業課程的缺陷,更是我國現代很多專業課程的通病。現階段的課堂,只注重老師的主體地位,卻沒有意識到學生對于學習的主體性。一味地灌輸知識,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中處于一個被動接受的地位,這就造成了很多學生畢業之后依然缺乏實踐力,很難將理論靈活地運用到實踐之中。理論聯系實踐,才是推進教學改革的重要方法,推進教學實踐改革,實踐軟件工程專業的大發展。
2.缺乏教學考核機制
軟件工程專業具有自身的獨特性,它要求學生對自己的情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然而現代課堂中,缺乏這種考核機制,更多采用筆試的方式,這種方式只能片面的考察到學生的理論知識,而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卻不能很好的掌握。這對于老師開展后續課程設計造成了一定的障礙,老師很難在課前有針對性的對課程進行一個設計。在課后,也很難對學生進行一個很好的評估[2]。所以,要實現軟件工程改革教育改革大發展,就要在課程設計中增加一些教學考核機制,讓學生和老師對這門知識有一個大致的掌握。
3.教學模式相對落后
一直以來,我國教學課堂重視老師的主體性,忽視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導致一直以來,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成為大部門課程的主流。而這種教學模式沒有很好的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缺乏自主學習意識,在學習過程中有時甚至會出現抵觸情緒。軟件工程專業知識復雜,一旦學生失去積極性,教學工作就很難開展下去。所以,在新時代下,要提高學生自主性就要積極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把“要我學”變為“我要學”,更好的投入到學習中去。
4.教師的專業能力不高
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主導作用,一個老師的專業實力,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然而,現在很多教師的專業能力不高,自身能力有限,在講課過程中無法為學生補充相應的知識背景,不能給學生正確的指導。這樣的課堂效率很低,知識也僅僅停留在基礎階段,這樣的學校教育很難培養出應用型人才。
5.軟件工程專業管理難度較大
一直以來,軟件工程專業工作量都比較大,在工作中很容易出現一些細節錯誤。現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建立嚴格的管理標準,導致實踐操作時,很容易出現一些錯誤。要避免這些錯誤的發生,不僅需要學生培養謹慎的態度,更需要老師加強管理。在課程實踐中,要改進以往的“散養式”教學,嚴格管理學生操作,對于學生出現的問題要及時幫助解決。
三、軟件工程教學改革的方法
1.加強實踐教學
我們看到,一直以來,實踐能力的培養是課堂所缺乏的,要實現軟件工程教學改革實踐,就要把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相結合,設計出更加合理的教學計劃,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實踐對理論知識進行鞏固。加強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的重要途徑。
2.調整教學內容
要調整教學內容,使其更加符合學生發展規律,就要從教材的編制入手,教材是教學設計的載體,通過這個載體,老師可以更有邏輯性的向學生傳授知識。所以,教材的編制應該打破原有的壁壘,設計出更加具有邏輯性的內容,優化知識體系,用更加專業的語言編制教材。
3.完善考核方式
在教學課程中,要添加一定的考核制度,從傳統的筆試考核制度增加上實踐能力的考察。學生可以通過考核評估自己的學習效果,通過分析考核結果對自己成果進行總結。老師還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幾個不同的小組,讓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合作,相互監督,共同完成一個作品。老師對各個小組的作品進行點評。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還方便了老師對各小組同學之間的考核。
4.多元化的教學模式
為了轉變原有教學模式,提高學生主動性,把教學課堂主角交給學生。學校應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3]。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好奇心,在課堂中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在課堂中添加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可以提高學生分析能力,更好的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5.提高教師質量
教師的專業能力與課堂教學效率存在著一定的聯系,所以,軟件工程要提高學生專業能力,首先要從老師專業能力的提升入手。學校應該加強與企業的聯系,完善校企聯合項目,學校方面可以邀請一些有經驗的講師,為學生帶來一些新的企業背景知識。只有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教學質量才能得到保障。
四、軟件工程改革探索與發展
要實現軟件工程實踐課程的教學改革,需要不斷完善教學改革路徑,對教學改革創新出新的思路。
1.確定新的培養目標
由于軟件工程專業特點,課程目標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論知識,更多要聯系實踐。所以學生要將自己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在具備扎實的科學知識的基礎上,多多進行企業內實踐,增長實踐經驗。學校要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軟件工程是一個綜合的科目,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持續學習的能力。同時,在技術革新如此迅速的今天,更要培養學生在信息時代技術下不斷學習的創新意識,在這個基礎上不斷完善自身[3]。
2.完善培養方案
在學校開設軟件工程這個專業,目的就是為社會輸送更加全面的專業技術人才。我們知道軟件工程是很多專業的基礎學科,所以,要培養更多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需要打好軟件工程專業基礎。如今很多人工智能行業都需要軟件工程的支持,更需要計算機的輔助,所以,軟件工程專業更應該作為學生知識體系中的一個基礎環節。所以學校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更要將其作為必修課程,讓更多的學生對軟件工程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學校教師也要對課程有一個整體的設計,保證實踐能力,應用能力能夠有效的提高。這樣一來,學生對自己所學知識可以更加明晰系統的把控,避免出現傳統課程體系中盲目和隨機的問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構建多層次的實驗體系
在軟件工程教學實踐中要重視實踐應用,它關系到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養成,所以,建立實驗體系可以更有效的達成教學改革措施,所以,教學改革要重視專業基礎課程,以此為基礎向更多方面發展,多層次的應用,設計出更加合理的教學實驗過程,將課程設計為驗證性實驗、設計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創新性實驗多個層次,在培養學生基礎能力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借此來提升軟件工程的課程總體教學質量。
4.創立軟件工程教學平臺
教學平臺缺失或者說教學能力薄弱在現在很多高校都是一個普遍現象,在當前形勢下,高校要積極創建一個管理更加嚴格的管理平臺,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機會。如遠程教學平臺、線上教學等手段,都可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同時,老師可以通過線上教學平臺對學生的教學質量反饋有一個及時的評估,對一個專業的學生進行一個整體考核,考核內容不僅包括進度完成情況,還可以加入綜合應用能力考核、自我學習能力考核等等。這不僅有利于老師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積極糾正自己教學錯誤,有助于彌補課程缺失的短板。
5.創新創業機會有機融合
現在很多企事業單位很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造力,所以,加強學生在企業中的實踐應用是提升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方式。推進創新創造力可以通過學校企業互聯,重視創新創業能力是時代對學校的新要求,對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職業規劃能力都有一個重要意義。
五、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不斷提高,社會對于軟件工程專業人才需求量也越來越大,要提高軟件工程專業學生專業素質,就要不斷完善軟件專業教學質量。軟件工程教學改革就要不斷解決當前各個高校中本專業面臨的問題,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為社會培養更多軟件專業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魯輝.軟件工程實踐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5(11):100-101.
[2]秦曉薇,劉燕.軟件工程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6):236-237.
[3]吳建斌,陳中育,葉榮華,呂振洪.軟件工程類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探索[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3(05):119-121.
作者簡介:
嚴偉中(1977-), 男,江蘇常州人,講師,碩士學歷,研究方向為移動互聯網技術、軟件工程、大數據處理與云計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