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雙文
摘 要:愛倫·坡是美國文學史上杰出的作家,他的寫作風格,尤其是懸疑小說和恐怖小說對美國文學有著深遠的影響,盡管生前他遍嘗人世冷暖,并因神經錯亂了此一生,但他的作品受到了世界各國讀者的喜愛和追捧。在浪漫主義色彩中又不失哥特風格的幻象風格,本文旨在通過對愛倫·坡的三部不同風格作品的分析解讀,了解作者不拘一格的創作風格,更深刻地思考愛倫·坡作品與其坎坷人生的密切關系。
關鍵詞:愛倫·坡;敘事;審美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32--01
一、藝術反映客觀真實
作為美國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埃德加·愛倫·坡的作品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受到了文學界的肯定,固然在其生前生活困苦潦倒,顛沛流離,但也許正是這樣的人生經歷造就了愛倫·坡不同于常人的觀察角度和思維方式,也造就了他敏銳的觀點、荒謬的行文風格、對富人虛假外殼的無情披露等等創作風格。
二、小說中多變的敘事角度
雖說所有的小說都是虛構的,但其中一定不乏來源于真實生活的素材,每每作者喜歡使用第一人稱“我”來建構整個小說的情感基礎時,我們都要試著追尋這個敘述者“我”與作者的真正關系何在,他們到底是重合的,還是作者完全虛構了這樣的講述者,來混淆讀者的試聽。
1.《黑貓》中的敘述者“我”
愛倫坡的作品中大多以“我”這個第一人稱的敘述者角度進行寫作,在這種很難分辨作者與講述者的情況下,讀者自然地就會將作者與敘述者合二為一。文中的“我”作為一個經歷者,再加上敘述者的身份,使其情感得以更加強烈地展現出來,讓讀者有強烈的帶入感,從而使讀者產生亦幻亦真的感覺。以《黑貓》為例,故事中的“我”酗酒成性,殺死妻子后又剜去了黑貓的眼睛;作者使用了大量的筆墨在描寫主人公的自我感受與語言上,予以文章中的“我”極大的自述與自我情感表達的空間,在其怪誕的想法與荒謬的言語中給讀者帶來無盡的恐慌。
2.脫離單一敘事角度的群體敘事
除了單一的敘事主體之外,愛倫·坡的作品中也不乏以一個大群體為主要人物的事例,以《紅死病的假面具》為例,坡在該文中雖點出了類似“伯爵”等具體人物,但其著力點仍在于描寫以伯爵為首的貴族群體、場景中華麗的裝飾以及怪誕的氣氛,以及該文章中以擬人化的“紅死病”影射出代表正義、制裁生活糜爛的中世紀貴族的群體,作者更是運用了顏色詞來烘托出恐怖的氣氛,引發了讀者內心對死亡的恐懼和對生命的思考。
三、魔幻與現實的產物
*中世紀宗教與哥特式的混搭風格
坡的懸疑小說中大多數反派人物都有相似的特質—自詡高貴、無所不能,外表光鮮、受眾人仰慕,內心卻丑惡無比。坡“撕開”他們虛偽的紳士外殼,揭露其不堪的內心,具有較高的諷刺性,他的這一風格對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懸疑推理小說影響很大。
一百多年來,愛倫坡的懸疑小說都被奉為懸疑小說界的《圣經》。于筆者而言,坡的作品多給人一種遠古宗教的壓迫感、窒息感,將這些與哥特風格的嚴肅、詭異、怪誕以及沖擊感相融合,展現出極端的理性與極端的感性相結合的理想畫面。
四、恐怖小說中的美學情懷
1.以景物描寫建構恐怖基礎
坡的短篇恐怖小說中對具體人物的描寫較少,多數筆墨都集中于描寫物象以及荒謬的氣氛。簡陋的屋室、寂靜的午夜與人物瘋狂、詭異的言語,讓人不寒而栗,精致的城堡或恢宏的歌特建筑、金碧輝煌的內飾,靡靡之音亦或是教堂里的鐘聲環繞于穹頂之內;繁榮后的衰敗、喧囂后的寂靜也或許是另一種形式上的恐怖。
2.弱化人物外貌
坡的恐怖小說中也不乏著力于對人物進行描寫的作品,但其中大多數都注重描寫人物的心理與語言,而弱化了對人物形象的描寫,作者很清楚真正能夠讓人感到恐怖的并非事物的形貌,而是人物復雜的內心世界。
坡對人物的描寫多在于其荒謬、怪誕的語言與心理。故事中的主人公的語言和心理多是在平淡、平鋪直敘的敘述中穿插著對氣氛的烘托表現出來的;當然,坡有時也會用極具中世紀色彩的繁復的文字來描寫,使文章中“彌漫”著獨特的諷刺氣味——恐怖卻又令人發笑。
五、對“死亡”與“美”的探討
以懸疑恐怖小說為主要創作題材的愛倫坡,也不乏浪漫主義情懷,通過他的詩歌代表作《烏鴉》我們可以窺探作者變化多樣的創作風格和美學修養。全詩以一個失去戀人的青年男子為敘述者,講述了他在一個心灰意冷、寒冷孤寂的午夜與一只烏鴉邂逅,烏鴉停歇于屋梁之上,不論男子如何提問都不停重復著“永不復還”——就如同男子逝去的戀人一般,永不復還。
《烏鴉》是愛倫坡極具代表性的詩歌作品之一。坡一改以往多著力于渲染怪誕、陰森氣氛的寫作風格,由主人公來陳述自己與烏鴉的邂逅,沒有多余的對氣氛的描寫,大部分筆墨都著力于寫一人一鳥間離奇、詭異而又玄妙的對話,在無形中給人一種不寒而栗的感覺。
除此之外,愛倫·坡喜歡撰寫文學評論,其文學評論多與形而上學的哲學思想有關,博學、深奧、抽象、卻又十分玄妙;且他的評論文章多觀點尖銳,多以獨特的角度來剖析事物,具有極強的現實性,卻又略帶夸張的色彩——用夸張的語言或夸大事實來突出諷刺效果,這樣的風格也使他樹敵不少。
但這就是愛倫·坡,一個敢于發表自己見解的偉大作家。如果說愛倫·坡是一個文學殺手,那么他的作品就是一場“殺戮的盛宴”——殺戮虛假的黎明,把人性最黑暗的一面撕裂開來,示于眾人面前,讓人深思。
參考文獻:
[1]不幸的身世,恐怖的象征——從愛倫·坡的身世遭際出發,簡析《黑貓》中象征手法的應用和恐怖氣氛的營造 季雯靜 北方文學(下旬)2017年02期。
[2]透過《烏鴉》賞析愛倫坡的美學原則 作者:漆婉榕; 青春歲月2017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