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登云科技職業學院,江蘇昆山,215300)
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在當前的教學體系當中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在社會經濟發展不斷加快,機動車持有量持續攀升的大趨勢下,這是必然的走向。而實訓教學作為必要的一環,有著不可忽視的意義,為此文中將對實訓教學改革展開分析,推動專業教學改革。
理論與實踐,都是專業教學體系當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但是在我國當前的教學體制下,即便是實踐性的科目,其實踐環節也通常與理論教學有著一定的時間間隔,多數都是在階段性的理論教學結束后再去開展實踐,這樣的教學模式很容易導致學生在進入實踐階段后難以回想起以往所學的理論知識使得實踐環節缺乏理論依據。兩者的脫節,不但不利于學生的知識理解,也同樣不利于學生對技術的掌握。即是說當前的教學體系,不利于學生專業基礎的強化。
在我國當前的教學體制下,許多教師普遍是在師范類院校,或是高校的某個專業畢業后便直接步入教學領域,成為一名教師,而并不是經過長期的專業領域工作之后步入教學領域。所以通常在理論教學上相對比較擅長,但是在實踐引導上則無法體現出與汽修專業員工一樣的專業化優勢。這樣的教師隊伍構成,決定了專業學生注定在實踐過程中缺乏"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專業性引導,這是不利的趨勢[1]。
在當前的形式化趨勢下,許多院校與實訓單位的合作普遍是不夠密切的,甚至有部分院校的實訓主要在校內開展,并未指定實訓的合作單位,這顯然是十分不利的。作為實踐性的專業,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教學體系當中,在企業當中的實訓是必要的一部分,因為學生在步入社會后,便要迅速適應汽修行業的就業環境,但是許多院校對于實訓合作單位的選擇卻過于隨意,而且在學生投入實訓單位進行實訓的過程當中,也并未進行全方位的監管,不了解實訓的推進情況,也未積極的收集實訓相關信息,進行后續的實訓規劃,這是很大的弊端。
理實結合,是提升任何科目教學效率與質量的首要條件,對于專業科目的教學來說更是如此。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實訓教學,雖然具有實踐性的特征,但是也必須要有專業知識理論為基礎,才能夠得到更理想的成果。但是就目前的趨勢來看,理實脫節是許多院校實訓環節都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為了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獲得更理想的成果,教師可以結合實訓工作內容或是實訓室的實訓內容去制作指導性的技術指導的視頻。在實訓內容可以確定的前提下,可以事先融入后續涉及的內容,而在實際進入汽修單位去進行實訓的時候,則要根據當天的實訓情況去在實訓結束后針對性制作技術指導視頻,讓學生能夠在遇到同類問題時以此作為引導去更順利的解決[2]。
在任何專業、任何科目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是決定著學生學習成果的關鍵要素,但是我國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教師隊伍,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不平衡的問題是普遍存在的,因為多數教師在經歷專業教學的階段,便已經確立了師范就業方向,所以在學習生涯結束后,往往便直接投入了教學領域就業,這樣的趨勢有利于體現教師的專業知識基礎優勢,但是在實訓環節卻會呈現出不利的趨勢,因教師的汽修實踐工作經驗不足,學生在實訓時也很難迅速適應實訓要求。意識到這樣的問題,校方必須啊喲更重視教師隊伍質量的提升,建立起"雙師型"的教師隊伍。在已經與實訓單位達成合作的前提下,應當結合校內理論知識基礎扎實的教師隊伍以及實訓單位內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去構成"雙師型"教師隊伍。這樣的教師隊伍不但能夠在理論上引導學生,更能在實踐過程中以豐富的經驗去加快學生對于汽修行業就業環境的適應。即是說校內可委派全程跟進的教師可以在實訓單位作為理論指導,同時要求合作單位委派內部資深員工作為校外指導教師。
實訓過程,不僅僅應當是讓學生進行技術實踐的過程,同時也應當是幫助學生熟悉就業環境的過程。在畢業之后,學生即將步入汽修專業領域就業,所以實訓便是確保其在就業時便成為承受的關鍵一環。因此校方必須更加重視實訓體系的完善,與實訓單位達成更密切的合作,委派校內教師全程跟進實訓過程,及時反饋實訓信息,做好實訓調整,以達成實訓目標[3]。
簡而言之,汽車檢測維修行業的專業要求,決定了實訓教學在職業教育體系但當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因此校方需要從職業角度去思考實訓培養目標、工作導向以及行業能力要求等等,進一步完善實訓體系,優化教師隊伍,結合理論與實際開展實訓,以滿足汽修專業人才培養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