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光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化經濟體制的加深,各行各業都迎來了飛速發展,但隨之而來的是市場飽和、競爭激烈等一系列現實問題,對企業的發展造成很大的困擾。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必須從內部改革、內部控制等方面出發,加強自身體制、制度的建設,通過提升抗風險能力、提升財務管理水平、提升審計質量來保障企業的市場競爭力。ERP系統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的,但ERP進入我國企業的時間不長,在企業中成功應用的先例不多,因此本文從ERP的概念和優勢出發,就其在企業成本控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適當的改進措施,為ERP的更好運用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企業;成本控制;ERP
一、ERP的概念和發展歷程
ERP是一種先進的企業管理系統,它從提出到現在僅僅有三十年的時間,與管理會計等系統相比,它是一個新型管理軟件,在未來一段時間,他將在我國企業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ERP是企業資源管理計劃,即(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縮寫。ERP在企業中的作用遠遠大于管理會計,它不僅能夠實現對財務的統籌規劃,甚至在企業采購、庫存、生產流程、市場供應以及會計報表管理和基礎設施管理中都會有它發揮作用的地方。
ERP對于我國企業而言,是一個新名詞,對于它的原理,概念等很多企業還處在探索階段,因此ERP的發展也是歷經了四個階段而來的,在ERP之前,企業經歷了管理信息系統MIS,物料需求計劃MRP,制造資源計劃MRPII三個階段,ERP 是在 MRP 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二、ERP環境下企業成本管理的特點
(一)以戰略成本計劃為主體
應用ERP系統對企業成本進行控制,勢必要以企業的成本計劃為主體,而不是以每個部門或者每項訂單的成本計劃為主體。ERP環境下,任何企業行為、經濟活動,都是在企業戰略發展目標的從基礎上,在大目標的約束下將其劃分為多個小目標,這種模式下的成本控制更加符合企業的發展要求,能夠為企業爭取更多的經濟效益。
(二)以成本戰略為主導的多種管理方法
在ERP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的核心便是成本控制,但基于此的基礎上,還需要有多種管理方法并存,以滿足企業各個部門、各項工作的不同要求。在成本控制中,管理會計將會發揮出更大的作用,而財務會計作為輔助,主要幫助管理會計處理一些簡單的工作。
(三)以價值鏈作為成本核算對象
企業各部門之間的運作,機構之間的配合以及生產流程之間都存在很多價值鏈,價值鏈的存在一是能夠提升企業的內在價值,提升市場影響力;二是能夠提升產品質量,提升運營能力。由此,供應鏈是貫穿經營全程、動態的增值體系。所以,企業要想更加全面的控制和預測企業經營狀況,提升自身的競爭力,需要很好的掌控各個環節相關動態活動,掌握各項增值形式,由此確定新的成本核算方法。
三、ERP環境下企業成本控制動態模型
ERP環境下企業內部管理分為七個模塊,分別是企業基數據、項目基礎數據、合同管理、產值進度管理、財務管理、物質設備周財管理、成本管理、分包管理七項。這七項相對獨立,但有存在很多內在的牽連。成本管理的動態模型如圖1:
(一)基于ERP系統的材料采購成本控制
企業經營種類的不同,成本分配也是存在很大的差別,像建筑企業等這類施工企業,原料消耗量大,資金投入大,很多企業在原料上需要投入一半以上的流動資金,因此加強這類成本的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原料成本的控制流程如上流程圖所示,需要管理人員先制定目標成本,之后根據實際需求制定計劃成本,而后通過期間計劃成本確定需要采購的數量,在采購計劃的基礎上,進行招標投標,招標后根據采購合同、采購入庫進行庫存管理,通過出庫單及現場的核銷盤點明確材料的使用數量及使用工程部位,最終根據生成的領料出庫單自動匯總材料成本。
影響采購成本的因素是固定的,無非是單價、材料損耗以及倉儲成本。通過運用ERP的期間計劃,便能夠對該期間即將使用的分部分工程通過系統定量計算出理論材料的需求量,從而達到真實核算成本的目的。成本控制人員和采購人員,要加強對市場原料行情的監控,一旦遇到原料價格降低的情況,要及時開展預算,及時存貨,保障以較低的價格采購入庫。
(二)基于ERP系統的人工成本管理的控制
目前企業之間的競爭,可以當做是人才之間的競爭,哪個企業掌握了更多的技術型、理論型人才,就很可能在競爭力占據主動。而人才的作用大,能力強,自然而然所需要的薪資也高,因此在人工成本支出方面,往往也占據總成本支出的一大部分。在人工成本管理中,要始終以合同管理為主導,根據企業的總體招人計劃和期間計劃進行勞務招標。當職工招聘完成后,要及時將合同中的相關內容錄入管理系統,并根據工作內容、工作種類等項目地工程量進行預結算,得到第一手的成本數據,實現對成本的控制。
(三)基于ERP系統的固定資產成本控制
企業的生產設備等固定資產往往占總成本的15%左右,如果能夠固定資產方面實現成本的有效控制,則將會大大提升企業的成本管理水平。固定資產管控是根據總體計劃以及期間計劃生成采購計劃,再結合系統的固定資產動態臺賬,查看自有資產、設備等資源,確定調撥或租賃,形成項目的設備臺賬,從而實現對固定資產的核算。在固定資產的成本構成中,主要包含設備的維修保養、工資這兩方面。通過利用ERP系統對資源進行合理配置,能夠大大替身設備的利用率,盡可能地減少設備的閑置現象。
(四)基于ERP系統的財務業務一體化管理
在ERP系統應用的條件下,企業財務、業務管理最大的特點便是信息化、集成化。在實際操作用,財務成本和業務成本在統計規則以及業務處理上存在很大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讓兩個模塊之間的數據推送難度加大。通過ERP系統,建立成本科目,讓二者之間的數據推送有了橋梁,能夠使成本數據有了財務科目的屬性,便于不同緯度展示項目的成本,從而減少重復統計等現象的發生。同時ERP系統通過財務模塊和項目管理模塊的映射關系實現了信息的通用和共享,業務單據通過映射關系和BOTP轉換函數實現數據的集成,業務模塊與財務模塊的一體化簡化了管理流程,使得部門人員通過系統實現財務單據的推送,縮短了手工傳遞流程、提高了準確性。
四、如何加強ERP系統的應用
(一)建立健全企業成本控制系統
為了加強ERP系統在企業中的應用,企業要從根本上重視成本控制,重視ERP系統的應用。首先要成立專門的成本控制委員會,為企業的成本控制工作提供保障;其次要針對企業實際情況,建立健全企業成本控制系統,讓成本開工至干工作有法可依、有據可查;第三,要加強市場的調研工作,找到一些符合市場行情、同時又能夠降低企業成本的經營方向,保證企業能夠不脫離市場需求,實現最大收益。
(二)加強人才的引進和管理人員的素質
ERP系統的應用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需要專業的人員才能夠勝任,因此。企業要加強專業人才的引進,可以與某些高校的相關專業建立人才培養和輸送計劃。保障企業的后備人才充足。其次要加強原有職工的素質,要加強思想培養、加強能力培訓,讓他們認識到ERP對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為ERP系統的更好運用奠定人才基礎。
(三)企業要加強信息化建設
目前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加深,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斷加大,誰能夠掌握第一手市場信息和資料,很有可能在局部的競爭中獲得勝利。對此,企業要加強信息化建設,要拿出資金建立相應的信息系統和信息交流平臺,實現信息的快速傳遞和共享,也為ERP系統的更好運用提供硬件保障。
參考文獻:
[1]呂志明.ERP環境下企業成本控制模式研究[J].中國市場,2015 (23).
[2]徐海芬.試析企業如何應用ERP系統管理進行成本控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7 (03).
[3]陸國明,王石雄,徐德勝.論汽車零部件企業成本控制工作的改進對策[J].時代汽車,2018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