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繼梅
摘 要: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創新教學模式已逐漸成為教師工作的重點之一,我國教育正處于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階段,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轉變自身角色,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實現全面發展的目標。課堂互動是教學的重要環節,課堂互動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教學質量的優劣,互動教學法的應用能夠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探討,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合理運用互動教學,使英語課堂重煥光彩。
關鍵詞:初中英語;互動教學;應用探究
英語是一門綜合類語言學科,既要重視學生英語基礎知識的掌握,也要鍛煉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避免“啞巴英語”的現象出現。然而在傳統教學課堂中,學生缺乏語言運用的空間,教師過于重視英語理論知識的教學,而忽略了對學生口語能力的鍛煉,學生難以將學習到的英語知識靈活轉化為交流技能,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互動,課堂氣氛刻板枯燥,學生的學習熱情急劇下降,學習效果也就不盡如人意,因此運用互動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中能夠積極與教師進行有效的溝通,一方面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另一方面活躍課堂氣氛,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一、轉變教學模式,激發學習興趣
初中生屬于青春期階段,各方面能力較于小學階段來說都有比較明顯的提高,在新的環境中,學習熱情高,好奇心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意針對學生的群體特點設計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在學習時發揮自己的優勢,獲得學習的成就感,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教師要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模式,改變傳統枯燥的課堂,幫助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以更加輕松的心態進行學習。以閱讀理解教學為例,通常情況下,教師都會讓學生通讀一遍文章,再讓學生起來回答問題,問題的設置也都是采取慣用的模式,久而久之,學生對這樣的問題回答產生了抵觸心理,很多學生渾水摸魚,不再對問題進行仔細的思考。為了改變這一現象,教師可以采取一些豐富多樣的互動模式,提高互動的趣味性,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比如教師可以和學生共同扮演文章中的人物進行對話,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激發,也有效實現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有的時候,教師可以將互動的權利轉交到學生的手中,讓學生有互動的主動權,他們既是回答問題的人,也是提出問題的人,在互動的環節中更能夠投入自己的精力,并且這一種方式也能夠讓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更好的調動,實現互動教學的有效改善。
二、豐富互動平臺,提供廣闊空間
教師要給學生提供豐富的互動平臺,實現良好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教學課堂處于輕松活躍的氛圍之中。比如教師可以將班級中的學生進行小組劃分,成為不同的學習小組,在上課過程中,讓學生針對一些問題進行集中討論,再派小組代表與教師進行交流,實現師生互動。這樣一來,教師在互動的過程中基本能夠大致了解班級學生的想法,充分提高互動的效率,也讓學生更有參與感,在思考的過程中說出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在教師的干預下去模仿教師的思維。再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自己內心的想法去總結文章思想,而不要用過于功利的方法強制學生接受一些既定的內容,幫助學生拓展思維,在良好的互動中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三、建立民主課堂,營造愉悅氛圍
初中生的心理比較敏感,因此壓抑刻板的課堂是不適合他們的,教師要積極創建和諧民主課堂,學生才能夠敞開心扉。在互動過程中,教師要耐心傾聽學生的想法,不要有輕易忽視的態度,尊重學生的個體獨立性;在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師要給予及時反饋,積極鼓勵和表揚學生,肯定學生思維的獨特性,指出不妥之處,并引導學生思考出正確的結論;當學生出現錯誤時,教師也不要急于批評,要正確看待學生出現的問題,弄清楚原因所在,治保治本,幫助他們積極改正錯誤,在互動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自己做自己的主,感受到一切積極的改變都能夠為自己帶來更好的成長。
總而言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積極運用互動教學能夠有效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讓學生有更好的空間去展示自我,鍛煉英語綜合能力,也能夠讓學生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成長。
參考文獻:
[1]黃旭明,梁雅梨.師生互動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高等農業教育,2003(6).
[2]寧虹,武金紅.建立數量結構與意義理解的聯系:弗蘭德互動分析技術的改進運用[J].教育研究,2003(5).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