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龍
摘 要: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很多內容都折射在學生的實際生活中,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環節中開展生活化教學。如果教師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枯燥的文字中學習相關的知識和內容,不僅不能真正理解道德與法治的真諦,同時也容易喪失學習興趣。因此,教師一定要改變這種情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來進行教學。就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進行探析,首先分析了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現狀,然后提出了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有效策略,旨在為人們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生活化教學就是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來開展教學,發現教材內容理論知識和學生實際生活的關系,并創設生活化的情境,將抽象、難以理解的知識以形象生動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的內容,讓學生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內化初中道德與法治知識,從而為自己以后的社會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現狀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生活化教學是新課標的內容,也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只有將初中道德與法治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才能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道德與法治的知識,同時也更好地將道德與法治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來,促進學生盡早適應社會生活。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雖然很多教師都認識到了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并沒有真正落實生活化教學[1]。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依然脫離學生的實際生活來開展教學,教學內容過于理論化,教學模式比較傳統單調,以教師講解、學生聽講為主,理論性太強,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同時也不能促使學生將知識學以致用。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有效策略
1.利用生活化的素材來導入新課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學策略,首先教師可以利用生活化的素材來導入新課。新課導入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如果課堂導入有趣,就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如果課堂導入和課文內容息息相關,就能夠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大致的了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有針對性[2]。而開展生活化教學,就要求教師利用生活化的素材來導入新課。例如,在學習《和朋友在一起》這一課的內容時,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交友的好處,認識友誼的力量,能夠處理好交友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培養學生珍視友誼的情感。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就可以利用PPT展示一些和朋友相處的圖片,從幼兒園階段、小學階段到初中階段都展示一些朋友在一起學習、玩耍的圖片,同時配上懷舊的音樂,以此來激起學生的回憶,讓學生講一講朋友對自己關愛或者自己關愛朋友的事情,然后導入今天的教學話題——和朋友在一起,并展開教學。通過這種生活素材來導入新課,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2.創設生活化的情境來開展教學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教學,教師還可以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和生活經驗來講解知
識,以此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更好地實現道德與法治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中有很多內容都和學生的實際生活具有緊密的聯系,教師可以利用這個特點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從實際生活案例中來學習知識,得到啟發[3]。例如,在學習《情緒的管理》這一課時,學習目標是讓學生掌握情緒調控的方法,讓學生認識到掌控自己的情緒對個人行為和生活的重要性,加強學生品質情緒的修養。在教學環節中,教師可以創設生活化情境:星期一小明在去上學的路上騎自行車不小心和別人相撞,并且對方態度很惡劣,出言辱罵小明。此時小明會產生怎樣的情緒呢,他又該來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呢?通過創設這種生活中非常常見的案例情景,讓學生將自己當成案例中的主人公來思考,如果我就是小明會產生怎樣的情緒,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3.將道德與法治教學和時事熱點聯系起來
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還應該聯系社會的時政熱點來開展教學,這樣不僅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教學內容,同時還能夠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來對時事熱點進行討論,嘗試著利用所學的知識來看待、解決實際問題,做到真正的學以致用。例如,在學習《法不可違》這一課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將其和時政熱點聯系起來,通過時政熱點開展教學,引導學生展開討論,讓學生認識到在法律前面人人平等,誰都不能違法,而一旦違法了,就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和追究,付出沉重的代價。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能夠讓學生從生活中學習相關的知識,同時將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培養有道德、有責任心、有法律意識的公民。在實際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生活化的素材來導入新課,激發學生興趣,創設生活化的情境來開展教學,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還可以將道德與法治教學和時事熱點聯系起來,開闊學生的視野,全面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禮敏.淺談生活化教學方式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J].神州,2017,21(30):182.
[2]羅中蔭.基于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道德與法治課程生活化教學策略[J].長江叢刊,2018,17(16):24-25.
[3]張蓉.基于生活化思維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模式的探討[J].學苑教育,2017,14(4):96.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