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萱
摘 要:眾所周知,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一些教師常常會將所閱讀文本的知識背景呈現在學生面前,借此背景引導學生自主感知文本內容,加深對所閱讀文本內容的理解。主要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談一談如何將知識背景引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之中。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背景知識;應用方法
所謂的知識背景是指在組織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能立足所閱讀的文本內容,借助多樣化的方式將與文本有關的背景知識呈現在學生面前,借此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解讀的背景內容。將背景知識呈現在學生面前,不僅可以激發其閱讀興趣,拓展其知識儲備,還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閱讀文本主旨的理解。在本文中,我主要談一談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應用背景知識。
一、激發興趣,促進閱讀
語文教學活動開展首要的目的是引導學生認知、理解知識。所謂的理解是指在進行學習活動的時候,學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儲備或生活經驗,對事物之間的種種聯系、關系等加以認知,直至認識事物本質的思維活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同樣需要引導學生經歷這樣的思維活動,對所閱讀的文本內容加深理解。而促進學生對文本理解的條件主要有三個:一是要呈現豐富的感性材料,二是要展現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三是要創設與教學有關的情境,借此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而背景知識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感性材料,還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地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或生活經驗實現新舊知識的聯系,還可以成為情境創設的素材,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以《小壁虎借尾巴》這一內容教學為例,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我先借助多媒體向學生直觀地呈現了小壁虎的圖片,然后從生物學角度為學生介紹小壁虎。比如,小壁虎是一種爬行動物,它主要依附在墻上自由爬行。在這樣的介紹中,學生不僅會對小壁虎產生濃厚的興趣,還豐富了其知識儲備。接著,我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你們有沒有向別人借過東西呢?你借了東西之后要不要歸還呢?在已有生活經驗的驅使下,學生自然會說出借了東西是要還的。對此,借助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來為學生創設認知矛盾,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其自主閱讀。
二、排除困惑,揭示主旨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對話與交流往往是不可或缺的。而這里的對話與交流是面向每一位學生的,學生作為閱讀的主體,其在已有生活經驗、學習經歷的驅使下,自然會對所閱讀的文本內容有不同的認知,學生要讀出認知,讀出見解。背景知識在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的應用發揮了腳手架的作用,其以豐富多變的內容為學生構建了一個互動交流的平臺,借此驅使學生自主地感知文本中所蘊含的情感,加深其文本理解。為了實現這一點,我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常常會在學生的困惑之處呈現背景知識,借此幫助學生撥開迷霧,真正地理解作者蘊含在文本之中的情感。以《南極風光》這一內容教學為例,我在組織教學活動之初,將南極洲有關的背景知識呈現在學生面前,如南極洲的總面積、平均溫度等,借此使學生對南極洲產生一個感性的認知。在此基礎之上,我會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呈現世界地圖。在直觀的觀察中,學生結合背景知識會聯想到南極洲是白茫茫的一片,冰雪一年四季籠罩著它。在這樣的背景知識呈現下,南極是一個冰雪世界自然而然會為學生所理解,如此加深了其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而且,通過講述南極洲的溫度學生還可以理解作者為什么說南極洲沒有江河,沒有樹木、小草等。
三、潛移默化,提高素養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有針對性地講解背景知識已然成為閱讀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背景知識的引導下,學生會自主地對作者所描繪的世界,或者作者蘊含在文字中的精神世界進行窺探,借此為豐富學生的認知、情感等打下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語文是一門集工具性與人文性于一體的學科,在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除了要引導學生掌握基礎的語文知識之外,還要培養學生的文化品位、審美情趣、思想觀念等,借此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而將背景知識引入閱讀教學活動之中,可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以《晏子使楚》這一內容教學為例,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立足文本中的“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這句話,引導學生自主總結出三個成語。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儲備下可以總結出“張袂成陰”“揮汗如雨”“摩肩接踵”這三個成語,并對其進行解釋。這樣的總結過程,其實就是學生思維訓練的過程,在這樣的背景知識引入下,學生不僅積累了成語,還在古今詞語對比下,拓寬了知識儲備。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可以借助多樣化的方式引入背景知識,借此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揭示主旨,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同時促進其語文素養的發展,為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磊.“背景知識”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
[2]許龍梅.語文閱讀教學中背景知識介紹的探究[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4(7):130-131.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