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鳳
摘 要:朗讀作為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重點,在小學的各個階段特別是低年級都要重視。朗讀教學的提高,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朗讀內容要淺顯易懂,充滿趣味性;朗讀形式要從老師陪讀向學生自己讀過渡;大聲朗讀,培養學生的語感;課內延伸,運用性朗讀等方面進行了低年級朗讀教學有效性的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低年級;朗誦教學;有效性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各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教學,要讓學生大膽地讀,在朗讀中感知和感悟,培養語文的語感,在文章的朗讀過程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讀教學作為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日常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朗讀,在讀中培養語感。低年級的學生識字量較少,有些課外篇幅也比較長,這些更加彰顯低年級語文教師指導的重要性。
著名語文教育家朱作仁教授認為:“朗讀是把文章念出來,是將訴諸視覺的文字轉化為有聲音的語言。”低年級學生只有通過反反復復朗讀,用心體會,才能真正領略課文的感情。低年級學生的發聲速度要比認字速度快很多,書面文字對于他們而言是枯燥無味的。通過朗讀可以讓他們將書面的文字跟所表達意思聯系起來。
低年級學生正處身體發育的關鍵階段,很難集中注意力閱讀,朗讀就能協調發音器官和聽覺器官,讓他們保持專注。在繪聲繪色的朗讀中,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課文內容熏陶的同時,也加深了課文的理解記憶。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那么,如何在低年級的閱讀教學中以讀為本,從而優化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呢?
一、朗讀內容要淺顯易懂,充滿趣味性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剛開始朗讀的時候,要選擇淺顯易懂、學生喜聞樂見、充滿趣味性、能夠吸引他們的讀物,這樣才能讓他們愉快的朗讀,慢慢地喜歡上朗讀。如果剛開始就要求他們朗讀生字詞過多的讀物,他們一時半會也理解不了,也會慢慢地失去朗讀的興趣。比如我們可以選擇一些童話故事、漫畫讀本、繪本等趣味性濃的讀物,這些讀物緊密聯系生活,淺顯易懂,學生也很容易嘗試到朗讀帶來的樂趣,逐漸地也會養成自己朗讀的習慣。慢慢地我們才能選擇一些比較難的讀物,由淺入深,既能幫助低年級學生提高朗讀水平,又讓他們掌握了一定的語文知識。
二、朗讀形式要從老師陪讀向學生自己讀過渡
要想提高低年級學生地朗讀水平,激發他們朗讀的興趣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大難題。家長在家里讀書了,學生也會讀;教師在課內外組織學生一起朗讀,學生也會跟著朗讀。因為他們有了朗讀的氛圍,就有了朗讀的動力,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朗讀的習慣。但是僅僅是讓學生朗讀是不可取的,陪讀的同時,要為學生講解,和學生交流分享,分享朗讀帶來的樂趣,讓他們學會朗讀文章,學會領會文章的內容,學會朗讀的方法,學會自己朗讀。
在課堂上還可以科學地分成若干朗讀小組,教師提供各種朗讀材料,學生也可以選擇他們喜歡的書籍進行朗讀,比如漫畫繪本、寓言故事等,朗讀時候教師巡查并指導。朗讀結束后,小組與小組間交流朗讀的心得體會,積極地表達自己內心最真實的世界。在朗讀中體驗文字的樂趣,在感受中獲得感悟,在感悟中得到升華。在進行分享式朗讀的時候也要鼓勵學生獨立自主朗讀,培養他們獨立朗讀和學習的習慣。
三、大聲朗讀,培養學生的語感
著名語文教師于永正說過:“語感就是在大聲讀書聲中,不知不覺地形成的。”朗讀,可以讓學習感受文字所描繪的真實情境,可以體會語言文字所表達的真實情感,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感,可以提高小學生的讀寫能力。所以在低年級教學的時候我們要讓孩子大聲地讀出來,教師需要示范,要充分地利用課堂。首先從生字詞入手,將課文中重點的字詞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反復朗讀。理解了重點字詞,再朗讀課文,要求學生從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慢慢地進入課文所描繪的意境。比如在教學課文《黃山奇石》的時候,我先帶著學生朗讀,讓他們慢慢進入文章意境。接著我示范讀,通過我聲情并茂的朗讀,學生很快進入了文章意境。最后我讓他們大聲朗讀,他們在反復朗讀中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文章的段落大意。大聲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文章意境,發揮了朗讀的魅力,學生也樂于大聲朗讀。
四、課內延伸,運用性朗讀
任何一種知識,一種技能的內化,必須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反復練習運用。一節課只有短短的40分鐘,有時候低年級學生朗讀的時間就短短的幾分鐘,朗讀練習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如何在有效的時間內進行朗讀訓練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難題。要想提高低年級學生的朗讀能力,最好的辦法依然是朗讀。因此,在教學完課文后,我都會找一些類似的文章讓學生自行朗讀。比如在教學完《狐假虎威》,我就讓他們朗讀《濫竽充數》等課外文章;教完《坐井觀天》,我就讓他們朗讀《井底之蛙》等課外文章。通過遷移的朗讀訓練,學生所學的知識不僅僅得到鞏固,還培養了他們的朗讀能力,開闊了他們的視野,豐富了他們的知識面。
低年級朗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進行朗讀教學時,教師要不斷豐富朗讀教學的形式和手段。從根本上轉變教學思想,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讓沉悶的課堂從此變得書聲瑯瑯。
參考文獻:
[1]錢莉.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6.
[2]徐玲.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點滴[J].學苑教育,2013.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