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秀妹
【摘要】班主任為班級的引導者、組織者、教育者。班主任工作的好壞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著直接影響。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需要堅持“為人師者,莫失乎愛”的理念。文章針對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進行了深入分析和評價,以有效提升班級管理質量和效率,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關心學生;言傳身教
在新時代背景下,班主任想要帶好一個班級,首先需要給予學生足夠的關心、信任、尊重與愛護,堅持“為人師者,莫失乎愛”的理念。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需要從學生的興趣愛好、人格等方面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班主任需要對學生的各種習慣進行掌握,對學生遇到問題的態度與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了解,并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指引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使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并且,班主任需要順應時代的發展,對現代班級管理理念和方法進行探索和創新,進而有效提升班級管理質量和效率。本文針對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為人師者,莫失乎愛”進行深入分析。
一、關心學生,用愛對學生進行培育
班主任需要把愛作為基礎,時刻為學生著想,對每個學生給予同樣的關心與愛護,使每個學生在進入學校以后,都覺得進入到了溫暖的大家庭,使學生可以感受到家庭的溫暖[1]。愛是人類永恒的主題,也是班主任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關鍵。班主任需要愛學生,尊重學生。班主任需要多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深入到學生的心理。班主任不僅需要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且需要充當學生父母的角色。
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需要給予學生足夠的關心和愛護,使學生可以感受到集體的溫暖。例如,班主任可以每天對天氣預報進行關注,如果天氣發生突變,可以在班級群中提醒學生適當地增減衣物,避免感冒。并且,班主任需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班級活動中,如元旦晚會等,通過互動、溝通和交流,增進與學生之間的感情,進而構建良好的班級氛圍。此外,在節假日前,班主任可以提醒學生回家時注意安全,回家以后在班級群中報平安。這些日常小事、不經意的舉動,可以使學生在學校中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和愛護。只有這樣,才可以使學生更加積極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進而有效提升班主任管理質量和效率。
二、言傳身教,通過自身的人格塑造學生的人格
小學生年齡較小,在分辨事情的好壞時,能力相對較弱,但是小學生具有較強的模仿力,并且容易受到影響[2]。針對小學生來講,班主任的言行舉止對學生有著無形的影響作用。因此,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需要做到言傳身教,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班主任首先自己需要先做到,并且要做得好,具有較強的示范性,以自身的良好人格來塑造學生的良好人格。例如,班級中某名學生生病以后,班主任可以主動看望該名學生,關心該名學生的病情,并提醒其安心養病,注重營養,時刻保持愉快的心情,使學生們感受到班主任對同學的關心和愛護從而效仿。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答應學生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對班級中的貧困學生要給予特別的關注,積極主動地幫助這些學生,以朋友的身份和學生相處。總而言之,班主任的言行舉行,學生會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并貫徹落實到自身的行動中,從而無形地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心靈。
三、制定班規,利用制度進行柔性管理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想要構建一個良好的班集體,需要有嚴格的規章制度做保障。
首先,班主任需要對班規進行制定,并聽取學生的意見。其次,班主任要求學生對班規進行嚴格遵守,在班規面前做到人人平等并堅持原則,使學生的學習生活可以井然有序地進行。再次,班主任需要組織學生對班委成員進行選拔,并要求班委成員做到以身作則,對班規進行遵守,成為其他學生的榜樣。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班級中的小事由班委成員解決;在事務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應該盡可能地把權利交給學生,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保證班級中的所有事務貫徹落實到每個學生身上,無論是維護公物還是教室內外環境衛生的保持,都需要分工明確,保證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在班規的引導下,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會變得更加規范,并且可以使每個學生都養成遵守紀律的習慣,還可以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四、包容錯誤,對學生進行巧妙批評
人想要獲得健康良好的成長,就需要在無數次錯誤中不斷總結與改進,只有這樣才可以獲得進步[3]。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時期,犯錯誤是屬于正常的、無法避免的。在學生犯錯誤的時候,班主任需要以朋友的身份給予學生足夠的理解、寬容、尊重。通常情況下,沒有學生愿意讓班主任和家長當眾批評自己,都愿意對自己的缺點與錯誤進行克服與糾正。學生在犯錯誤的時候都非常希望得到班主任的理解和原諒。小學生非常注重班主任對自己的看法,因此在學生犯錯誤時,班主任需要給予學生足夠的包容,不要一味地責罰學生,要以朋友的身份和學生相處,和學生拉近距離。包容可以使學生心存感激,內疚和自責,進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對自身的缺點和錯誤進行改正,積極配合班主任的管理。但是,班主任需要注意包容不是縱容,如果班主任一味地縱容學生,在學生犯錯誤時視而不見,長此以往,會使學生誤入歧途。因此,班主任需要運用靈活的手段和方式對學生進行巧妙管理和批評,在批評學生前,贊揚學生的優點,然后再把希望學生改正的缺點與不足提出來。這時學生會非常樂于接受教師提出的意見,進而改正自身的缺點。
五、尊重學生,對學生的個性特點給予關注
在新時代背景下,班主任想要對每個學生的心理狀態進行了解是非常困難的,而針對班級中存在的“異類”,班主任需要對其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愛護。這些學生對于自由是非常渴望的,也具有較強的好勝心理,但是因為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致使這些學生的思想麻木。因此,班主任需要把思想教育工作作為重點管理內容。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班會活動,加強對學生的品行教育。小學生喜歡得到班主任的表揚與鼓勵,表揚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力量和勇氣。因為每個學生的社會環境、家庭環境、身心素養等方面都不同,所以學生之間會存在一定的個性差異,有的學生勤學守紀,有的學生逃課厭學,身為班主任需要正確認識學生的差異性,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以關心為主,通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感染和熏陶。此外,班主任需要創建良好的班級人文環境,通過個性化的教育,使每個學生的人格都可以得到發展,進而有效提升班級的管理質量和效率。
六、平等對待,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到提升
在小學的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師需要對學生個性差異有足夠的關注。在班級中,學生們多樣化的個性與個人獨特性的發展,構建成了一個豐富多彩的班級文明。在以往的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過于注重整體教育效果,進而忽略了個性教育效果,以至于在班級活動中出現了管理主義傾向,這非常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在新時代背景下,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就是對每個學生公平、公正地對待,不管是貧窮還是富貴、不管是丑還是俊、不管是親近還是生疏、不管是成績好還是壞,班主任都需要做到一碗水端平。特別是在學困生的管理工作中,需要給予其足夠的支持與信任。例如,在我的班級中,有一位學生的家境較為貧困,其學習基礎相對較差,在組織紀律方面也較為渙散,經常存在不完成作業以及頂撞教師的情況。這時,我沒有放棄該名學生,而是做到一碗水端平。從該名學生的日常表現中可以看出,其極度缺乏自信,我多次和其交流,在該名學生犯錯時,從不戴有色眼鏡來看待該名學生,而是給予該名學生足夠的寬容。在學習過程中,沒有把該名學生和優等生進行分離,經常讓該名學生和其他學生一起討論和參加活動,使該名學生恢復自信。長此以往,該名學生的自信有所增強,并且在成績方面也有所提升。
總而言之,在新時代背景下,加強小學班主任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名優秀的班主任可以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因此,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個性特點,以愛作為基礎,以飽滿積極的工作熱情,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在管理過程中,班主任需要堅持“為人師者,莫失乎愛”的理念,給予學生足夠的關心和愛護,通過柔性管理模式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只有這樣,才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進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韓梅.淺談小學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J].中國校外教育,2019(04):42.
[2]姜悅.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9(09):12.
[3]隆秀瓊.優化班級管理實施道德教育——新形勢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探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