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悠悠
【摘要】我國新課改在不斷深化,高中美術教學也在不斷發展,教師以豐富學生的美術知識為主要目標,使其領會作品和作者的思想,拓寬學生想象空間,培養其想象力,在提升學生素養的同時,實現了高中素質教育的發展,實現了高中美術教育的發展?;诖耍恼聦Ω咧忻佬g教學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其多樣化教學的開展措施。
【關鍵詞】高中美術;多樣化教學;意義;開展措施
隨著我國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發展,高中美術教學應打破傳統思想的束縛,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理念和手段,創新教學方法,在熟練運用教材知識的基礎上實現多樣化教學。同時,美術教學能夠使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中放松下來,陶冶情操,在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想要確保美術教學能夠發揮積極意義,就需要針對其教學方法進行優化和創新。可見,多樣化教學在美術教學中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一、高中美術教學現狀
高中美術教學的不足主要表現在學生對該課程缺少準確的認識。很多高中學生如果在進入大學后不想選擇美術類專業,一般都不會重視專業課的學習,認為學好數學、英語以及語文等主要課程就可以,對美術的認識不充分,忽視了美術對于提升人的審美能力、思維能力、陶冶情操等方面的作用,忽視了綜合素養在自身發展中的重要性[1]。同時,我國的社會大環境也是如此,即大家都關注文科狀元、理科狀元,很少有人去關注藝術類考生的考試情況,導致學生缺少對美術的準確認識,影響了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進而對美術教學產生不良影響。此外,由于高中階段的學習任務重,學校為保證學生的文化課成績,壓縮美術課的教學時間,甚至出現美術課被其他學科占用的情況,導致美術教學質量不高。
二、高中美術教學意義
(一)提升學生審美能力
高中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打好扎實的基礎,同時要注意培養自身的審美能力,以適應時代的發展變化。高中美術教學主要是欣賞名家畫作,而這些畫作的形式和風格具有多樣性的特點,有的具有寫實派特點,能夠反映真實的生活,也有能夠揮灑情緒的后現代畫作。無論哪一種作品,都具有獨特的意義和主題,這些畫作在創作時都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或是歌頌人性的美好,或是贊美生活的美好,這些主題對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都有一定的作用[2]。
高中學生處于青春期,正是形成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關鍵時期,不具有較好的穩定性。教師和家長需要觀察學生的心態以及“三觀”,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此時美術作品就能夠有效地發揮價值,為學生發現和感受美創造機會,使學生在美術教師的引導下發現美,進而在提升學生審美能力的同時,形成正確的“三觀”。此外,通過美術教學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對于學生后期的學習和工作同樣有著積極意義。例如學生學習室內設計、服裝設計等與設計相關的專業,此時審美能力會影響學生的專業學習能力,影響其工作成效??梢姡佬g教學能夠直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從而間接為學生日后工作打好基礎。
(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高中美術教學中包含美術鑒賞、繪畫等課程,這兩門課程都具有積極的意義,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在美術鑒賞課程中,學生在看到畫作時,通常不知道從哪一個方面欣賞,也無法從中得出作者的創作意圖,很難找到畫作的點睛之處。傳統的美術鑒賞教學中通常就是教師詢問學生畫得好不好,學生只會很單一地回答“好”,但對于好在哪里無法表達出來。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逐步分組分析作者創作的意圖,分析構圖技巧和色彩的運用特點。學生長期在這樣的訓練和熏陶下能夠形成分析畫作的思維,有利于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提升思維的靈活性。此外,美術繪畫教學中也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需要按照教師選定的主題進行繪畫,經過思考后確定自己想要畫的內容,而后確定色彩和布局,在提升繪畫能力的過程中也提升了自身的思維能力。
三、高中美術多樣化教學的開展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
高中美術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計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保證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表達美術作品中蘊含的思想、內涵等內容,以此吸引學生,使學生在多媒體情境的感染下感受畫作的內在美,從而激發學生對美術的熱情,使其自主且積極投入到美術學習中,對學生的想象力、發散性思維以及創造力等進行有效培養。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發現學生在欣賞美術作品時表現較好,能夠說出美術作品的特點,并且隨著教學活動的進行,欣賞能力越來越強,在視頻內容的影響下,能夠深刻感悟并且準確分析美術作品的含義,從而走進作者的內心,觀察畫作的靈魂[3]。因此,教師可以從鑒賞教學出發,發展學生的欣賞能力,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對學生展開美術欣賞的針對性訓練。例如在“民間美術”的欣賞教學中,教師可以準備好相應的素材,利用多媒體視頻的方式,流動地播放民間美術作品,全面介紹美術作品的設計理念、作者的創作思想、作品在民間廣受歡迎的原因等,使學生在觀看視頻時對其產生情感,感受民間美術的特色和美。
(二)設計多樣化的美術教學環境
教學環境是高中美術教學效果的重要影響因素,創造性、開放性的環境更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能夠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有利于發揮學生積極性、想象力、創新力等。教師在這樣的環境中能夠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促進師生的共同成長和發展。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美術能力,設計多樣化的教學環境。教師可以將美術教學與生活相結合,在大自然、操場以及課堂等場所進行教學,既保證環境的多樣化,又能提高學生積極性,也豐富了教學內容。例如在講解“中國建筑藝術”的章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日常生活環境中學習,觀察我國的建筑特點,并且與課堂教學結合,利用多媒體展示我國古代建筑,對比分析古代和現代建筑的特點,增加學生對建筑藝術的了解,確保教學效果。
(三)運用示范教學法進行教學
示范教學法就是教師利用模型、實物等進行教學示范或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強化教學的示范性,使學生在示范教學中獲取知識。該方法是高中美術教學的輔助性教學方法,經常與其他教學方法聯合使用,其主要特點就是具有很強的直觀性,屬于美術教學中最為古老的一種教學方法。利用示范教學講解美術技巧,教師應盡量進行現場教學,以便增強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使學生對美術產生興趣[4]。
(四)組織藝術實踐活動法教學
藝術實踐活動的形式較多,教師可以從學校的實力、美術教學目標等角度考慮,設計不同的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提高學生美術能力。例如:邀請藝術家走近課堂,為學生講解美術的魅力;或組織實踐活動,增加藝術家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拉近學生和藝術的距離,開闊學生視野,在學校中營造濃厚的美術氛圍。對此,教師需要掌握當地藝術家的實際情況,將藝術家請進校園,落實實踐活動。此外,教師可以采取野外采風等方法組織實踐活動,開展美術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總之,在美術教學中組織實踐活動,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果,有利于實現教學目標[5]。
(五)設計游戲化美術教學活動
游戲教學是一種受學生歡迎且教學效果較好的教學方法,將其運用在高中美術教學中,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掌握美術知識。這就需要教師將美術教學內容融入游戲中,對學生展開創造性訓練,培養他們的發散思維。美術是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而藝術發展和傳承的關鍵在于創造。因此,游戲化美術教學要注意創新,可開展不同形式的美術游戲。此外,教師在開展游戲教學時還應保證合理性,確保游戲與美術教學內容緊密相連,保證游戲能夠在美術教學中發揮積極意義,進而提升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和能力。
(六)開展多樣化美術教學評價
在傳統的高中美術教學中,往往以學生美術作品的質量對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進行評價,還會用分數來評價學生的美術能力。這樣的方法明顯影響了學生積極性,對學生的美術能力提升和美術教學發展產生不良影響。而在多樣化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多樣化的評價方法,即對學生美術作品的構圖、顏色等要素不進行限制,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使學生敢于大膽地表達自己對美術的理解。教師在評價學生作品時,在考查學生美術技巧和色彩的運用等基本要素時,還要重點分析學生的創新能力,對學生的作品展開多樣化評價,改變傳統的評價方法,提升評價在美術教學中的價值。
本文在分析高中美術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分析了其教學的意義,即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而后分析了多樣化教學的幾點措施,具體包括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設計多樣化美術教學環境,運用示范教學法進行教學、組織藝術實踐活動法教學,開展多樣化美術教學評價等。只有保證美術教學的多樣化,才能激發并保持學生興趣,提升教學的創新性,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陶帥.多樣導課,靈活授課,巧妙結課——高中美術有效課堂的教學藝術探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2):121.
[2]曾臻.新形勢下美術學創新發展在高中美術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15):232-233.
[3]張延偉,徐慧.影響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因素與對策探討[J].中國農村教育,2019(09):105.
[4]徐慧,張延偉.探究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美術教學存在的問題及相應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08):14.
[5]楊麗.故事教學法讓美術鑒賞課生動起來——以人美版高中美術鑒賞《美在民間永不朽——中國民間美術》[J].課程教育研究,2019(11):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