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盈春
【摘要】在學生學習數學過程中,最為關鍵性的一點是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一個充滿興趣的學習過程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是主動的并且是高效的。因此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對于學生興趣的培養,當學生對于數學學習充滿興趣的時候,學生的成績將是非常喜人的。本文將以六年級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為線索,淺談關于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的現狀,并簡要介紹培養學生數學興趣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數學學習 ?學習興趣 ?小學教學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52-0035-02
一、六年級學生對于數學學習興趣的現狀
小學階段不同于其它學生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正是處于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時期。學生會對新鮮事物表現出格外的興趣,并且這個階段的學生往往難以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在學習上,加上現代社會科技的快速發展,電子產品的花樣百出,學生更難以將精力集中在學習上。因此在學生學習晦澀難懂的數學知識時,經常會表現出不耐煩的情況。這往往會使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大大下降,并且會對學生在數學方面的學習造成不好的影響。在實際教學中,發現六年級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存在如下問題:
1.學生過度敬畏老師。傳統觀念往往認為學生應該嚴格的尊敬老師,不能質疑老師的權威性。這種傳統觀念讓很多學生將老師的形象妖魔化,會非常畏懼老師,并且對于老師給出的答案不會產生質疑,認為老師給出的答案便是正確的。這種現象往往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僅學生的學習興趣丟失了,而且創新性也被扼殺了[1]。
2.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較低。通過網上調研、線下問卷的形式對六年級學生進行調查研究。在調查問卷中,請學生將自己心目中感興趣的科目進行排名,并且要求學生在自己不喜歡的科目后面標注自己最近一次測試的成績。結果表明,大部分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不高。相比其它科目,學生認為數學的學習過程太過枯燥無趣。調查結果還表明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大多數喜歡數學的學生,其數學成績較好。而對于數學學習不感興趣的學生,只有很少一部分的數學成績良好,這個結果也說明了學習興趣對于學生學習的重要性。
3.數學老師缺少對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培養的意識。目前大多數教師在教授數學課程的時候,還是按部就班完全按照教案或者課本來進行。沒有意識到學生的厭學情緒,并且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不重視。根本原因在于,教師對于數學知識的系統掌握,讓數學老師認為數學學習過程就應該牢牢的按照框架結構來。另外加之教學任務繁重,數學老師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一定量的教學任務,故很少有時間去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和興趣。
二、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方案
1.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讓學生和老師進行無障礙的溝通,這樣老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困惑和難點。學生通過提問老師,會得到一種良性反饋,這種反饋會使學生增加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過去常常是學生主動詢問老師。而時代不斷發展,現代的老師不應該拘泥于過去的條條框框,應該主動去了解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困惑,真正做到傳道授業解惑。授課教師應該明白自己本質上是學生的老師,同時自己也是學生的朋友,把原來緊繃的課堂,營造成一個輕松活躍的課堂。這樣學生就能夠主動參與到教學環節中去,通過這樣的良性循環,達到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目的。
2.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傳統的教育模式是以老師為主體,往往是老師一個人講,全班所有同學在聽。這種形式雖然能夠達到快速教學的目的,但是往往忽略了學生的學習感受。在這種學習環境中,學生是被動的,這就意味著學生往往認為學習過程時刻枯燥乏味的,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2]。所以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不妨換一種教學方式,采取鼓勵學生的形式,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從老師一個人講全班同學聽,變成全班同學講老師一個人聽。但這種方式并不是放任課堂紀律,恰恰相反更應該嚴格課堂紀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不同的學生盡可能的多上講臺講課??傊?,把數學教學的主體從老師變為學生,把學生的潛力激發出來,通過這種自我講授的方式,學生會增強自己的自信心,從而提高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
對于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對數學學習的興趣的重要性要遠遠大于這一階段的數學成績的重要性。小學階段是學生建立學習興趣的重要階段,因此老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注重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不僅收獲知識,同時還收獲快樂。
參考文獻:
[1]李長吉,張雅君.教師的教學反思[J].課程·教材·教法,2006(02):85-89.
[2]徐妍.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D].天津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