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鋼
【摘要】新時期的數學教學應給予學生更豐富的課堂體驗和感受,讓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主人,享受知識的洗禮,感受數學學科的魅力。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創設學生感興趣的課堂活動,以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活動 ?低年級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51-0126-02
長期以來,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小學數學一直延用傳統的灌輸式、填鴨式教學,這種教學模式通常表現為教師在講臺講課,學生單純的聽講,教師只顧為學生灌輸大量的知識,完全不注重學生的理解力和可接受性,課堂氛圍十分沉悶、壓抑,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很不理想。新時期的小學生受先進思想的影響,個性活潑,喜愛游戲,在新課改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教師結合學生的興趣需求,創設多種多樣的課堂活動,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還能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對于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以及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結合數學教學的內在邏輯和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提出了三種適合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的組織活動,分別課堂游戲、小組競爭和動手實踐,希望能夠為提升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提供教學思路。
一、組織課堂游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上課缺乏注意力,這對于課堂教學是非常不利的。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使學生始終保持學習的熱情,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靈活的在教學中穿插課堂游戲,以活躍課堂的氛圍,重新點燃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激情。不過,課堂游戲與學生平時玩的游戲還是有一定區別的,學生平時玩的娛樂游戲以開心為主,而課堂游戲則要在滿足學生娛樂的基礎上,對教學目標的達成有一定幫助,因此教師要想使游戲在課堂發揮有效的作用,還應結合教學目標進行合理的預設,以確定游戲對教學目標的完成有積極的影響。
比如:教學《位置》這節課時,在講完基礎知識之后,筆者組織學生開展了“找朋友”游戲。首先,筆者要求學生A在紙條上用數對的方式寫出自己的好朋友,其次再請學生B找出學生A的好朋友學生C,并問學生A:“請問學生C是你的好朋友嗎?”如果學生A說:“是的”,則學生B完成任務,如果學生A說:“不是”則學生B 需要再次尋找。這樣讓學生直觀的學習數對,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二、進行小組競爭,提高學生學習動力
對于小學生而言,數學計算是一個很枯燥的過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計算的積極性,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當中,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學習層次將學生合理的分為多個小組,然后通過小組競爭的形式,組織學生開展計算練習,這樣既可以促進學生小組間的互助合作,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增強數學計算的教學效果。
比如:在教學《6~10的認識和加減法》這節課時,筆者首先將學生按照學習層次分為了四人一組的多個小組,然后利用幻燈片呈現了很多數學計算題目,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依次迅速作答,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小組不可只派一人回答問題,全員都要參與其中,最后哪個小組的正確率高哪個小組就獲得勝利。若答題開始,幻燈片的題目為5+3=(),這時第一小組的第一位學生準備作答,當他回答正確時累計一分,第二小組的第一位學生準備作答,當他回答錯誤時扣掉一分,依然是第二小組的第一位學生準備作答……到第二輪時,第一小組的第二位學生準備作答,第二小組的第二位學生準備作答……答題一共進行四輪,最后小組累計分數最高的小組就是本節課的答題優勝隊。這樣做,能夠使學生整節課都活躍在答題的氛圍當中,對于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重要的幫助。
三、開展動手實踐,培養學生智力思維
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思維正處于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轉換的過渡期,對于教材中比較抽象的知識難以理解是很正常的,對于這一點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通過組織學生動手實踐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既能夠促進學生的手、腦、口協調發展,又能培養學生的智力思維,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比如:在教學《認識圖形(一)》這節課時,為了培養學生的空間感,筆者在幻燈片上呈現了足球、魔方、水杯等圖片,并要求學生在紙上將這些物體的立體感畫出來,一開始有些學生可能不知道如何下手,因此筆者先在黑板上以魔方為例,為學生畫了一個正方體,然后再要求學生將剩下的圖形畫出來。在學生完成后,筆者還安排了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相互幫助、相互交流,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有積極地影響。
總之,課堂活動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數學課堂活躍的有效途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充分發揮多樣化的課堂活動對數學教學的積極影響,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促進數學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宋麗萍.創建活動化的小學數學課堂[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
[2]陳麗紅.淺析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J].學周刊,2019
[3]應超.小學數學課堂活動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