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西德 孫倩
摘 要:由于小學生的年齡還小,對于事物的認知還比較淺薄,為此,對于社會的理解還未形成正確的思想,也就是說還未具備辨別真善美的能力,尚未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在小學生尚處于思想觀念比較模糊的時候,對學生加強健康的道德素質培養與法治觀念培養還是至關重要的。為此,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對如何加強小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教育進行相關探討。
關鍵詞:小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素養提升
在新課改下,道德與法治課程已逐步走進學生的課堂,其閃亮登場不僅是學生道德素養提升的現實需求,也是時代發展的需求。義務教育階段的道德與法治學科建設與實施,有效地促進了小學生在思想與行為方面的健康成長,為小學生能夠適應未來社會需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促進了小學生能夠健康、快樂成長。在當下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大背景下,加強對小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教育,是基于當前學生發展實際的,運用了新時代下的教學新思想,基于學生實際,創新了教學教法,有效地提升了小學生的道德與法治素養。
一、當前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的課堂教學現狀
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是小學生健康道德素養提升與法治觀念培養的基礎。小學生在這一發展階段對于客觀世界的認識還是相對零界的,這就奠定了義務教育階段道德與法治學科課堂教學的重要意義了。
但是,由于目前我國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學科的建設與設施尚處于探索階段,尚未形成完整的教學理論性成果。小學教師對于該學科教學還是更多地依賴于現有的思想教育方法,教學新思想、新理念的更好應用還需要進一步去實踐。因此,需要將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與小學生的身邊實際緊密結合起來,這樣便能引發學生對于社會中出現的現象進行更為正確的思考,從而能夠促進小學生道德與法治素養的形成。
二、核心素養培養下小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教學與思考
(一)進行學科融合,實現教育滲透
對于小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教育,不僅僅是專業課程所肩負的任務,而是能夠將其融入各門學科教學之中。也就是說,時時刻刻都要對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讓學生的思想教育能夠融入各個方面。比如說在語文學科教學中,有很多內容都具有道德素養培養的元素,如培養學生具有熱愛祖國、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語文篇章《日月潭》《廬山的云霧》等,再如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的篇章《徐悲鴻勵志學畫》等,這些都可以融入一些德育思想的元素,教師要能夠有效地進行融合教育。為此,教師在各門學科教學中,要能夠依據本學科教學的特點,深入挖掘教學素材的德育元素,而后進行行之有效的德育。
(二)立足于活動載體,注重于體驗教育
教育不是單純的說教,而是讓受教育者獲得更多的體驗,從內心深處促進其心靈得到感化,從而能夠使其獲得德育素養的更好形成。比如,在具體的道德與法治教育課中開展課本劇《孔融讓梨》《陳毅孝母》、舉行道德大討論、舉辦志愿者服務等活動,讓學生從具體的活動中獲得有針對性的德育培養。因而,在小學生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之中,教師要能將教育的內容融進更多的活動之中,開展豐富多彩而有意義的活動,讓學生從中獲得一定的活動體驗,心靈受到感染,從而陶冶了情操,也便有效提升了小學生的道德與法治素養。
(三)學會知事明理,提升道德素養
小學生的道德素養與法治觀念的培養,其目的是能夠懂得明辨是非,理解真善美,能夠依據一定的標準對事物或現象進行評判與反思,也就是荀子所言的“日參省乎己”。比如,在教學道德與法治課《學做快樂鳥》時,教師能夠創設教學活動的具體情境,讓學生展開角色表演。以課本中發生的事件作為教學內容,讓學生充當“大夫”治病救人,從而使學生體驗到快樂的含義。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踴躍發言,即使他們出現了一些錯誤的觀點,教師也沒有急于糾錯,而是積極引導學生深入探討“怎樣才是真正的快樂”,從而提高了學生的情感體驗與認知水平能力。通過這樣的活動開展,不僅幫助學生豐富了道德與法治方面的相關知識,也有利于提升小學生道德與素養能力,從而促進其自主探究、學會學習等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
為此,在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利用學生可知可感的具體事例讓學生能夠探究與反思,通過具體的評判,從而有效提升他們明辨是非與美丑善惡的能力,從而也積極調動了學生自身學習的主動性,也更好地實現了培養小學生道德素養與法治觀念的教學目標。
(四)與時代俱進,深化德育的內涵
道德與法治教育的內涵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經歷一個不斷豐富與發展的過程。在進入新時代的今天,我們要放眼看世界,要把學生的道德素養培養放置到一個大的環境之中,不能僅僅停留于個體性、表面性的素養層面,而是能夠深化德育素養的內涵。教師要將新時代下的“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歸結為對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的內容中去,這樣便能培養小學生成為具有實現未來社會發展需求的新時代人才。
綜上所述,基于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培養下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教師要能夠以課程化、生本化為基礎,力求抓好道德與法治課堂為主陣地進行教學,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積極開展相關的主題教育活動,從而能夠有效地促進小學生正確道德觀念與法治觀念的形成,從而有效提升了小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叢小杰.基于核心素養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思考[J].新課程(上),201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