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皓
【摘要】為解決傳統教學理念和新課改后教學理念之間的反差帶來的教學難題,解決課堂教學的實質內容與課堂效果需求提升的目標之間的矛盾,解決傳統教學模式向現代教學模式轉型的困境,幫助教師完善先進教學模式與自身課堂教學需要相融合,“問題導學法”由此而產生并逐漸成型。本文將為讀者解析問題導學法的相關概念,探析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致力于與同行業人士共同探求提升課堂質量和教學效果的方法。
【關鍵詞】問題導學法 ?初中數學 ?教學改革 ?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52-0162-02
對于初中數學而言,其教學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掌握課堂知識和考點難點,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靈活解題能力,養成良好的數學思考方式,尤其是新改課后要求教師在授課時革新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如何平穩過渡新舊教學模式不給學生的成績造成波動性影響,穩固教學成果成為教師隊伍研討的主要課題[1]。本文中所說的問題導學法,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已初見成效,能夠較好的培養學生各項能力,更能起到活躍課堂、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作用。
一、問題導學法相關概述
問題導學法指的是在課堂教學開始前由教師拋出和教學活動相關的問題作為課堂的切入點,這些問題的作用有三:首先是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課堂氛圍;其次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團隊協作的能力;最后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使用問題導學法時應注重以下幾方面:
1.注重問題與問題的銜接性
問題導學法不是一堂課只提一個問題,最優的方案是將有價值的問題環環相扣提出來,引導學生從問題出發將知識點學透,并作進一步延伸。
2.注重問題與教學內容的銜接
問題導學法是為了服務課堂教學,最終還要回歸課堂。當問題解決后,教師需要做好課外延伸向課本的回歸引導,落實到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
3.注重問題難度的把握
問題導學法的“問題”的難度對于教師而言是真正體現教學水平的部分,不能超綱也不能過于簡單,同時還要立足課堂教學內容,適當時候引導學生思緒回歸課本。這需要任課教師具備優秀的控場能力并充分掌握教案,方能將問題導學法與課堂實際教學完全融合,達成教學目標。
二、問題導學法的應用
1.問題導學法在教學前的應用
通常情況下,教師在開始正式講課前圍繞本節課的知識點提出一個合理性問題,如在學習二元一次方程時,可在黑板上列出“雞兔同籠”的典故,引導學生發問,激發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或舉例推論作思考,從問題過渡到書本知識,介紹二元一次方程的定義和特點,讓學生脫離枯燥抽象的定義描述將知識具象化,深入理解定義內容,也可以通過生活化的問題理解學習數學的意義,看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相較于傳統授課方式,問題導學法的好處在于可以迅速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思維,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消化課堂內容,為穩固教學效果奠定良好基礎[2]。
2.問題導學法在課堂中的應用
傳統教學模式的最大特點即:教師為主體,多半采用灌輸式教學,學生對于課堂講授的內容的反饋不明確不積極,往往教師投入十分的熱情最終教學成果只有三成。而問題導學法則盡可能的轉換了學習中的主體: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體,注重知識點的舉一反三。如在講授函數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將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函數定義域值域概念相結合,把函數的概念應用到游戲中,在小游戲中學習抽象概念,加深印象穩固知識點,同時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暫時緩解課堂上的沉悶氣氛,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中完成師生間的互動。
3.問題導學法在教學后的應用
學生想要學好知識,不僅需要在課堂上認真聽講,跟著老師的教學步驟循序漸進,還需注重課下的時間的利用。我們可以嘗試將問題導學法引入課后的學生自學階段,幫助學生對當堂課學習的內容作進一步歸納與總結,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哪里沒聽明白、哪道題有新的解題思路、抑或從課堂中獲得什么新的啟發等。教師在課后留作業時,要盡可能選一些可以拓寬學生思維的題目,進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現階段,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已經被廣泛應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日后教學中,教師應更偏重對問題導學法的改進和完善,以及將問題導學法更好的融入日常教學。初中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還應適當考慮學生的興趣點,充分引用日常生活事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舉一反三的學習能力。最后,希望本文中的部分觀點可以幫助讀者找到創新教學模式的思路。
參考文獻:
[1]陳作煒.初中數學簡約課堂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教師, 2017(36):47.
[2]周元慶.關于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少年,2017(14):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