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針對于我國的小學數學練習而言,無論是在課后的習題還是在考試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便是數學應用題,這足以說明小學數學中應用題的重要性。身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通過不同的教學手段,提升學生應用題的處理能力,同時提升學生的數學應用題學習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 ?應用題 ?教學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51-0155-02
為使學生的應用題能力可以得到較為明顯的進步和提升,在針對于應用題提問時往往會包含一定邏輯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提高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相較于其他的習題,應用題的邏輯性更強,因此成為了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大難點,很多小學生的數學成績難以得到有效提升也是因為對應用題的練習不夠。為了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對應用題的練習興趣,教師必須要從小學生的特點入手,采用不同的教育模式,做到全面化和多樣化的教學,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提升學生的意識和能力,掌握相關的數學能力。
一、應用題教學中現存的問題
(一)題量較大且過于機械化
由于我國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現在許多數學教師為了培養學生的應用題能力,便加大了應用題的練習量,在練習時顯得較為機械,學生在做應用題的過程中題量較大且具有一定的難度,其根本原因還是在于應用題本身缺少靈活性,由于學生的課余時間相對較少,加上應用題的量大,使得學生對練習的興趣明顯降低,很難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數學應用題中缺乏生活的融入
為了使應用題能夠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可以在日常的教學授課中融入生活方式進行教學,現階段小學生由于年齡普遍較小,因此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都相對較弱,依然有部分數學教師并沒有意識到這點,依然采用的傳統教學方式,從而導致學生對應用題練習的排斥。
(三)留給小學生單獨思考的時間并不多
應用題的根本目的是為了鍛煉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所以在授課期間教師應當給予學生充足的獨立思考時間,但現實情況則是由于受到了課時以及教學任務的影響,使得許多教師并沒有把時間留給學生進行思考,教師在課堂上提問時,往往都是拋出一個問題,然后等全班齊聲回答,或者是由班里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進行回答,這樣的教學方式教師很難掌握學生之間的差異。
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題興趣的策略
(一)將應用題進行主題包裝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了解,小學生學習如何解決應用題的過程當中缺乏學習興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應用題中主題太過于抽象,學生無法很快理解題意,無法形成關于各種類型應用題的具體印象。為了有效地改善這個局面,教師要對應用題進行主題策劃,運用自己的創造力,將枯燥的應用題變成主題、有情境的故事,這對于喜歡敘事性故事的小學生而言,能夠極大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很多小學生都喜歡看動畫片,教師就可以利用他們這個特性,將應用題的主題包裝成小學生了解較多的動畫人物。例如,這樣一道應用題:已知一張桌子的價錢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張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在解題過程中,教師可以為這道題目構建另外的主題,比如,將它描述成為小豬佩奇去買桌子買椅子過程中發生的故事,用構建主題的方式形成學生對應用題的解題興趣。教師在平時的應用題教學過程中,要把這種構建主體的方式充分運用在數學應用題教學過程中,形成相關的系列,讓學生學習解決應用題的過程就像講故事一樣,幫助他們提高對應用題的學習興趣。
(二)采用多樣化的方式改變應用題
雖然構建主題的方式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在教學過程中如果一直只采用這種教學方法,會讓學生形成厭倦心理從而降低學生對于應用題的學習效果。因此為了保證學生在解題過程的“新鮮感”,教師靈活地采取各類方式對應用題進行改編,有效提高學生解決應用題的熱情。比如,教師可以借用多媒體工具以及實物工具,將應用題中所蘊含的已知條件以更加具象的方式表達出來,降低應用題的難度,讓學生樹立學習應用題的自信。例如,這樣一道應用題:一列火車和一列慢車,同時分別從甲乙兩地相對開出。快車每小時行75千米,慢車每小時行65千米,相遇時快車比慢車多行了40千米,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教師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這道應用題的內容,可以運用多媒體將其中的已知條件反映在圖像中,建立一個簡單的數學模型,幫助學生理解其中的已知條件。在解決幾何圖形的周長、面積等相關應用題時,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動手操作,運用折紙剪紙等方式將抽象的數學問題形象化,這種趣味性的教學方式也能夠提升學生對于解決數學應用題的興趣。
(三)提高學生解決應用題的開放性
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在解應用題的過程中都太過于依賴參考答案,但答案上給出解題步驟并不是解決問題的的唯一方式,這樣的教學策略不僅無法提升學生對于應用題的學習興趣,還會抹殺學生的創造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開放思維,講解應用題的過程中從多個角度出發,讓學生了解到相關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教師平時要多強調多角度思考問題的重要性,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之下學會解應用題時要發散思維,學會用不同的方法解應用題。為了提升小學生對于應用題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從應用題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多制造與生活實際相關的問題情境,幫助小學生形成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困難問題的思維,不僅能讓他們意識到應用題與實際生活的聯系,還能夠進一步開發學生的思維。比如這樣一道應用題:超市運來了一批洗衣粉,第一天賣出了2/9,第二天賣出剩下的1/7,第三天和第二天賣得一樣多,這時還有500袋,超市一共進了多少袋洗衣粉?解決這道題,學生很快就會想到利用未知數的方法進行解題,其實這道題也可以用單位“1”的思想去解決。另外,教師也要積極運用討論法,讓學生互相交流應用題的解題方法,制造積極開放的學習氛圍。總而言之在應用題教學中教師要訓練學生的開放思維,幫助他們靈活地思考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不同類型的應用題。
三、結束語
應用題是小學階段的重點題型之一,在解決應用題的過程中能夠鍛煉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幫助他們盡快理解數學這門學科的特點,并且使其他們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教師要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制造積極開放的學習環境,提升小學生學習應用題的興趣,盡可能的降低和防止傳統題海戰術造成的弊端,在教學方法上不斷創新,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將來的數學學習中奠定扎實基礎,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趙政明.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9(68):104.
[2]劉鵬林.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新思考[J].學周刊,2019(27):69.
[3]付建榮.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情境的創設[J].考試周刊,2019(62):78.
[4]南寧.淺談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的問題及優化[J].才智,2019(23):68.
[5]王俊華.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情境的創設[J].數學大世界(中旬版),2019(7):38-39.
作者簡介:
黨學成(1960-),男,甘肅省隴南市人,漢族,中級,中專學歷。研究方向:小學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