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向勝
【摘要】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行普及對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活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現代化的古詩文教學不能僅停滯在對字詞句及詩意的閱讀和理解上,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對詩有自己的想象和感悟,培養學生自己對于古詩文的情感和語感,熟練掌握古詩文的斷句和語言特點。語文教師在古詩文教學過程中應該側重于對學生詩文語感的培育,為學生在古詩文道路上進一步發展打下優良的素質和能力基礎。語文教師與此同時也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觀念,讓學生感受到來自古詩文的美麗,受到我國傳統古詩文文化的浸染,體味古詩文的魔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 ?古詩文教學 ?語感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52-0184-01
新課標中精確指出:“語感的培育是學好古詩文的基礎。”這就是當前的語文古詩文教學中的發展方向和目標。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必須要積極主動學習并實行新課標的新要求,以培育學生古詩文素質為重要的教學目標,加緊對學生古詩文語感的培育。但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在培育學生語感這一方面的工作沒有做好,許多教師并不了解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對這一方面進行側重。
一、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中培育學生古詩文語感的重大意義
我國傳統古詩文的特點是語言簡潔,內涵深邃,極具豐富的修養,但是一部分古詩文的言語艱澀難懂,作者賦予古詩文的寓意比較隱晦,需要學生對古詩文進行深入了解和探究。培育學生的語感能夠幫助學生對古詩文內容有更詳盡的了解,真正吸收古詩文所蘊含的精神層面的內容,并將其內化,創造學生健全的人格。
二、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過程中培育語感的方式
(一)在文字的詮釋過程中培育語感
傳統古詩文的言語艱澀難懂,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來說,較難理解。因而,在小學語文古詩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普遍是先帶領學生熟讀詩文,在對詩文內容有一些了解后,進一步培育學生的語感。教師理應首先讓學生結合課本注釋對課文有一些淺顯的理解,然后對部分難度較大的內容進行講解,讓學生結合前后文及講解對古詩文有自己的見解,逐漸能夠自己疏通文章,熟練掌握詩文內容內涵。
(二)憑借誦讀培育語感
誦讀是語文古詩文教學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古詩文具有押韻、對仗工整等特點,誦讀起來朗朗上口。在古詩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首先要求學生了解字詞句的正確發音,在此基礎上把握節奏和音調。在此過程中,教師切忌表現出急于求成的心態,需要按部就班,眾所周知,沒有良好的基礎是無法進行下一階段的發展的。如教師在講解《題竹石》時,在學生了解正確的發音后,教師應該教授學生把握節奏,如何誦讀這首詩,這首詩的朗讀節奏是兩字一停頓,劃分為二/二/三,在朗讀“千磨萬擊還堅勁”一句時,語調應顯得更加堅定。在了解這兩個誦讀關鍵后,學生誦讀自然也就會加入情感。與此同時,教師可以提出適時的問題,如:同學們想一想,鄭板橋為什么會寫出這樣一首詩,為什么要選擇竹子作為描寫對象,是不是可以換一個對象進行描寫,如果換了描寫意向,這首詩會變成什么樣子?將學生置身于詩中,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問題,學生能顧感同身受作者的情感,最后教師可以選擇前期舒緩,后期慷慨激昂的音樂作為背景音樂,讓學生們在音樂中誦讀詩文。如此一來,既培育了學生的語感,又能夠加深學生對古詩文的影響,何樂而不為呢?
(三)在語境中培育語感
小學生有著極為豐富的想象力,這是小學生的優點和特質,利用這一特點,教師在語文古詩文教學過程中能夠充分培育學生的語感。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來激起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對古詩文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讓學生能夠置身于詩中。如王安石所寫《梅花》,可以讓學生根據詩句描繪出自己在詩中看到的景色:作者所宿驛館外有幾只梅花,不顧此時是冬季,獨自綻開,遠看就知道不是雪,因為作者聞到了空氣中的梅花香氣。此詩雖然語言樸素,對梅花外形的描寫不多,但卻耐人尋味,能明顯從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傾向。通過想象,將作者所看到的、描繪的事物直觀的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在看畫面的過程中也能理解通篇古詩想要表達的意思,感受到作者傲雪凌霜的精神特點,讓學生對王安石有更加深刻的影響,同時也能夠加強學生的語感。
(四)古詩聯系現實培育語感
對于艱澀難懂的古詩文的理解,僅僅依靠教材中的少量注釋和教師淺顯的講解讓學生產生深刻的印象和感悟是具有難度的,只有將古詩文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才能夠讓學生感受到作者真實的情緒,做到真正的共情,加強學生語感培育的力度。故而,教師可以相應的展開一些實踐性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古詩文與現實生活是精密結合的。在理解謝道韞所說“撒鹽空中差可擬”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回家進行實驗,感受為什么謝道韞會出語如此,將鹽與雪花聯系起來,學生在實踐過后會對謝道韞的描繪更加了解,感受到謝道韞用詞的精妙。如果是時間、地點限制,無法讓學生回家進行實踐檢驗,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加深學生的印象。
(五)不斷積累培育語感
語感的形成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欲速則不達,不能夠一蹴而就,在語感培育的過程中需要學生積累大量的經驗,才能形成感悟古詩文這一能力。因而,教師在古詩文教學過程中可以要求學生將優秀的古詩文背下來,熟練掌握某些關鍵字的解釋,不是很重要的詩文可以讓學生直接背誦千古名句,同時適量的帶領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將學生喜歡的古詩句抄寫在黑板上進行展示。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給學生提供展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感受到古詩文的有用。
培育學生對古詩文的語感對學生學習古詩文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不僅有利于學生進一步了解古詩文,也能夠讓學生充分領悟作者的思想內容,并將古詩文中的積極意義自化為學習的原生動力。作為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在古詩文教學過程中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感,為學生的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趙英姿.淺析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的語感培養[J].知識文庫,2017(1).
[2]文萬.古詩文誦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感的探究[J].新課程(上),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