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儀
摘 要:人的身體素質是由速度、力量、耐力、靈敏和柔韌五部分組成,每一項都承擔著各自重要的角色,而每一項身體素質都存在著發展的“敏感期”,小學階段就是多項素質發展的關鍵期,抓住這個時機會為身體素質的發展和體育學科素養的養成奠定良好的基礎。柔韌素質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對于人體的健康十分重要。針對小學生柔韌性練習提供了方法與策略,促進練習效果。
關鍵詞:小學生;柔韌素質;學科素養
柔韌素質是身體素質當中反映肌肉韌帶等軟組織伸展能力以及運動時關節活動的范圍和幅度的一項重要素質,良好的柔韌性可以促進運動技能的訓練,糾正不良身體姿態等功能。柔韌素質敏感期為5~13歲之間,因此,小學期間正是練習柔韌性的黃金時期,進行柔韌練習效果是最好的。
一、當前小學生柔韌素質的現狀及原因分析
長期以來,坐位體前屈都被作為衡量大中小學學生柔韌素質的重要指標。通過查閱文獻以及近幾年我校學生坐位體前屈數據發現,反應柔韌素質的項目數據并不理想,對我校四年級學生采取問卷調查(表1),共發放問卷500份,回問收卷500份,有效率100%。
表1所知:根據表一統計顯示,將其結果歸納為兩項:首先,學生主觀態度不重視。不管是認為自己先天柔韌不足,還是認為柔韌素質不重要,都是屬于主觀態度問題;其次,教師對課堂中以及課后柔韌性練習安排不合理。日常教學中可能存在技巧單元課時安排比例以及素質練習不足的問題,以及沒有安排課后鞏固性練習也是存在的客觀因素。
二、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柔韌素質的策略
根據小學期間兒童的身心特點以及神經發育特點,結合學校體育教學實際,梳理了提高柔韌素質的練習策略。
1.精選教材,通過專項單元練習實現柔韌素質提高
片段一:
《技巧:身體變變變》一課,讓學生利用身體的蹲、跪、躺等變化和組合,模仿出一些數字、字母以及幾何圖形。拓展練習中,鼓勵學生模仿一些不規則形狀,啟迪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
技巧單元是發展柔韌素質相對集中的專項教學單元,橫叉、縱叉等技巧類項目都是此單元內容。在此教學時段內有針對性地練習,是提高柔韌素質的良好契機。教師通過梳理教材,精選內容,合理設計出適合兒童的課堂設計,讓課堂教學成為能力素質提高的主陣地。
2.游戲與熱身,通過興趣導向實現柔韌素質提高
片段二:
《技巧:仰臥推起成橋》一課,我設計了游戲導入,利用“石頭剪刀布”系列游戲,從雙手向上伸直完成自己出的手勢,到背對站立,以后仰作為結束動作的手勢,使學生在游戲中慢慢體驗到背部的反向彎曲動作;最后,讓學生在仰臥躺墊雙肘頂髖撐墊動作基礎上完成“石頭剪刀布”,為仰臥推起成橋動作做鋪墊。
熱身活動與導入游戲是整節課的“先行軍”,它是主教材內容的前期鋪墊和主教材內容的準備,要將主教材技術動作融入熱身與游戲中,讓動作學習貫穿到整節課的每個環節,這樣,當主教材技術動作出現時才不會顯得很生硬。
3.巧借器材,通過素質課課練實現柔韌素質提高
片段三:
《跳躍:立定跳遠》一課,我利用健身拉力帶作為限制練習的起跳線以及分層練習的達標線使用,主教材內容結束后,在素質課課練環節中,讓學生利用健身拉力帶做柔韌性拉伸練習,通過每節課的堅持練習,以此來實現身體素質的有效提高。
“課課練”是我國面對青少年普遍偏低的體質現狀,對中小學教育提出的重點教育改革舉措,教學中可以是教學內容的補充,如片段三,主教材是發展學生腿部力量素質的跳躍內容,“課課練”則選擇了發展腿部柔韌素質的拉伸練習,將課上用到的健身拉力帶充分用到了每個教學環節,也是本課沒有鍛煉到的柔韌素質的有效補充,更是教師提升學生運動強度和運動量、課堂運動負荷的有效方法。
4.趣味命名,通過積極心理暗示實現柔韌素質提高
柔韌性練習很多時候是比較痛苦的,有時候還需要外力作用,讓這個過程變得有趣。例如,取一個有趣的名字,會對學生心理上產生正面效果,特別是小學生。例如,在壓胯關節柔韌性練習時,給這個練習起名字為“青蛙曬背”,在壓腳背韌帶時,命名為“青蛙曬肚”并以相應的音樂來配合氣氛,分散學生對被動伸展練習的心理緊張情緒。同時,我還強調積極的“自我放松”的心理暗示。在學生進行被動伸展性練習時給予正面鼓勵,“×××真的很勇敢,能堅持這么長時間,你是大家的好榜樣”,鼓勵大家向同伴學習。
三、效果評述
表2是對我校四年級學生學期初與學期末坐位體前屈測試數據的對比,通過一學期對柔韌素質有針對性地學與練之后,男女生坐位體前屈優秀率與合格率均有所提高,男生合格率由學期初的75.2%,學期末提高到88.6%,優秀率由學期初23.2%提高到35.7%;女生合格率由學期初的82.6%提高到學期末的96.3%,優秀率由期初的31%提高到期末的40.8%。
四、結論
柔韌素質是見效快、消退也快的一項身體素質,貴在堅持練習,爭取在柔韌素質發展敏感期練習好柔韌性,是受益終身的事;同時,要有長期堅持的意識,即使是成年人,也應堅持。這對于避免受傷和提高靈活性都有作用。
身體素質是由速度、力量、耐力、靈敏和柔韌性五部分組成,各個運動素質是彼此密切聯系的,過多且單一地練習其中一項身體素質會使其他幾項身體素質的發展受到影響,因此,抓住敏感期,合理協調幾項素質,協調發展才是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瑞元.生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2]胡曉婷.小學生柔韌素質課課練的研究[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