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美化
(河北省任丘市青塔學區三趙小學 河北 任丘 062550)
隨著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廣泛使用,語文教學效果得到了有效提升。多媒體技術的使用,可以擴大學生知識面,開闊視野,有效的解決語文教學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下面,筆者結合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優勢談幾點體會。
現在的語文教學,如果僅僅局限于書本知識的教授,遠遠不能滿足現在學生的學習需求。通過互聯網,教師可以搜索到極為豐富的知識內容。面對極為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必須嚴格甄選,要選擇與教學環境和內容相關的典型資料,豐富課堂教學資源,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語文學習能力。
傳統教學過程,就是教師講、學生聽的過程,教學手段比較單一,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可以豐富教學方法和手段,幫助教師更好地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通過學生的及時反饋,更好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還可以縮短教師的講授時間,將節約出來的時間留給學生思考,和學生進行討論,既增加了交流互動,又了解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情況。
借助多媒體技術可以播放教學相關視頻,創設真實的教學環境,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其實創設學習情境的過程,也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過程,只要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起來,他們很快就會積極地融入課堂教學活動中去,這非常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
傳統的教學手段主要包括口頭語言、板書等,其教學效果很難提高,學生注意力往往也不會堅持很長時間。而借助多媒體技術,無疑增大了對學生的吸引力,再加上教師精心制作的內容豐富的課件,將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復雜問題簡單化,大大提升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密切關注學生注意力是不是集中的問題,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實只要利用好多媒體技術,很容易就能實現。
借助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懂得如何去概括文章的主題。當學生學習 《小馬過河》這篇文章時,可以先讓學生回憶課文內容,然后借助多媒體技術,將故事情節的發展和角色的變化生動形象展示給學生,通過教師引導,讓學生根據出現的問題進行思考。再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故事分解成幾個部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降低學習的難度,學生很快提煉出小馬過河這個故事的核心主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概括完主題后,還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復述課文,為降低難度,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課文插圖,讓學生看圖說話。結果發現,學生創造性地根據故事的主體內容創設了豐富的故事情節,他們利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來化解了故事中存在的問題。
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至關重要。但是,不少學生由于性格偏內向,導致表達不清。要解決這個問題,運用多媒體播放視頻小故事,或制作故事性課件是非常有效的措施。例如,在講授七只小猴內容時,播放猴子們嬉戲玩耍的視頻片段,要求學生看完后進行故事續編。雖然學生編寫的故事可能不太長,但是會激發他們的表達欲望。
借助多媒體搭建學生表達的平臺,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是極好的形式之一。在這個過程中,老師積極正面的鼓勵和評價是極為重要的。
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利于語文教學效果的提升。特別是涉及到生字、生詞等教學內容,借助多媒體可以更好地化抽象為具體,直觀形象地展示給學生,幫助其理解生字生詞的含義,提高學習效果。例如,在學習 《小蝌蚪找媽媽》一課時,借助多媒體播放關于小蝌蚪成長的過程內容,讓學生直觀明了的觀看小蝌蚪是如何慢慢變成青蛙的,進而幫助學生更深刻的理解課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