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 ? ? ? 要] ?如何在開展職業教育改革的新形勢下,高職電商專業做好“校企合作”“工學交替”?一方面通過走訪和調研省內外多所高職院校掌握一手資料,另一方面結合多年來在電商專業的產學合作實踐,對電商專業的工學交替、校企合作常見的模式進行總結、梳理。盡管不同的人才培養模式各有千秋,但是對大多數高職院校來說,采用引進來的現代學徒制模式是值得推廣的一種校企合作模式。
[關 ? ?鍵 ? 詞] ?工學交替;創業創新;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0-0234-03
2019年初,《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4號)發布,并在各個高職院校當中開展傳達和學習。國務院以前所未有的高度關注高等職業院校的發展,對職業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也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視。這對從事高職教育行業的師生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利好和鼓舞。《通知》中強調“堅持知行合一、工學交替”,“促進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明確提出“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推動校企全面加強深度合作”“推動職業院校和行業企業形成命運共同體”,“積極吸引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探索創新實訓基地運營模式”,“推動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和職業院校教師雙向流動。”另外,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也強調“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實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
目前,我省高職院校的很多專業在工學交替、引企入校、校中店、現代學徒制等都有多方面的實踐與探索。在鼓勵學生的創業創新方面,在創業硬件設施、創業條件、創業環境建設等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給予大力的支持與投入。下面是筆者通過走訪省內外的多所高職院校,對電商人才培養、創業創新與校企合作方面的調研,歸納梳理了校企合作育人的幾種模式,供借鑒和學習。
一、“創業型”“做中學”人才培養模式
我省某高職的電商專業的教學,結合專業與當地的資源優勢開展產創業教學,成效顯著,依靠強大的當地小商品城的影響力和貨源等方面的優勢,在創業教育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也得到了很多同行普遍的認同,這種“做中學”人才培養模式的特點是讓學生在實踐當中學習,采用“先實踐(遇到困難)→再學習(交流討論)→再實踐(指導實踐)”這種迭代模式(如圖1所示),完全讓學生投入充滿競爭的市場環境里,打破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束縛,借助獨特的區域優勢,取得了不錯的成效,然而這種模式是其他學校很難模仿的。
二、嘗試現代學徒制,常見的校企合作模式
學徒制是一種職業教育的模式,是起源于民間傳授技藝的形式,當代我國職業教育體制下,學生掌握了豐富的理論知識,但缺乏實踐經驗,導致畢業生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現代學徒制是一種交替式學習和培訓,整個學制大概1/3(或者1/2)的時間在學校學習,2/3(或者1/2)的時間在企業培訓。在企業培訓期間享受學徒工資,學校、學生、企業三者的關系和權益由簽訂的合作協議中明確責、權、利關系。“現代學徒制”這種模式架起了學校與行業之間的橋梁,使高職的職業教育更接地氣?,F代學徒制是通過學校、企業的深度合作與教師、師傅的聯合傳授,注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化,重在培養學生的動手技能,實現“學生→學徒→準員工→員工”的人才培養方式。高職院校嘗試現代學徒制的方式多種多樣,大體上可以歸納為“走出去”與“引進來”兩種方式。
(一)“走出去”模式
如哈爾濱某職業技術學院,把電商的學生直接放到杭州九堡東方電子商務創業園,時間長達一個學期(半年時間),直接參與電商企業運營、美工與客服等崗位工作。教學管理除了派出跟隊老師之外,主要是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管理。
(二)直接引進企業的模式
如山東某職業技術學院,其電商學院為企業提供了十幾間教室,每一個教室門口掛著一家企業的名字,把一學期的時間分為兩部分,學生的一半時間在學習,還有一半在進駐的企業開展實踐。學生的課程安排中設置了“專業理論課程”“崗位技能課程”和“崗位實戰歷練”三個臺階,通過引進企業進駐學校,校企共同開展學生培養,嘗試實施現代學徒制?!皩W徒會以師傅為榜樣”,師與徒共同為學生開展電子商務實戰教學(如圖2所示)。
(三)引進第三方企業模式
如杭州某職業技術學院為電商專業提供了幾個大的辦公室,委托第三方引進電商企業進入學校,其管理模式是由第三方機構與電商教師共同參與,電商專業根據實際崗位需求,以工作室的形式把專業培養設定幾個大的方向:視覺營銷、搜索優化、數據營銷。同時委托第三方教學服務中介,對應引進幾家電商企業,學生從第二學年開始進入針對性學徒模式。大三階段,為了提升就業競爭力,崗位工作室增加了如:數據營銷工作室、云客服工作室、搜索優化工作室、創業工作室、視覺營銷工作室、B2B服務外包工作室等專業項目。(如圖3所示)。
三、工學交替模式,參與企業的“雙十一”“雙十二”等節日促銷活動
我院電商專業自2013年開始,就與杭州下沙的聯合美妝國際有限公司(UCO)旗下的芳草集天夷專賣店等多家電子商務企業開展了的“雙十一狂歡節”大促銷活動。學校與企業的合作模式如圖4所示,這種模式的優點之一是學生實習期間的收益較高,之二是學生管理由學校、企業雙方共同管理,學校與合作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學生與實習企業簽訂實習合同;缺點主要是在實習的學生人數很多時,需要多家企業共同分擔完成,企業分散以后,學校管理的難度增大。同時學校需要聯系很多家實習企業才能消化幾個班級的學生。
淘寶商城自2009年開始推出“雙十一”促銷活動,單日交易額幾乎年年翻番,連破紀錄,從2010年單日銷售額9.36億到2017年天貓“雙十一”交易額達到1682億。
我院電子商務專業各年級的學生通過“工學交替”形式參加了“雙十一”促銷活動,主要工作崗位是美容顧問和倉儲物流。實習期間,聯合美妝國際有限公司提供學生崗前培訓、校企互動、實習工資、行業指導教師等,在美容顧問崗位的學生為企業實現單日銷售額86萬元,最優秀的馬同學實現銷售額6萬元。學生在實習期間感受電子商務企業文化,適應電子商務專業工作環境,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創業能力。做好“工學交替”工作,應該注意下面幾點:
(一)制定“工學交替”實習計劃
為了做好學生的生產實習和社會實踐工作,根據企業與我院對學生的要求,制定“工學交替”實習計劃,內容包括實習目標、實習要求、實習內容安排、教師值班安排等工作。
(二)簽訂用工合作的短期社會實踐協議
學校以分院為單位與企業簽訂短期社會實踐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協議的主要內容包括,明確企業方本著真誠負責的態度為乙方相關專業學生提供短期社會實踐崗位。明確要求企業方提供的社會實踐周期時間(天數),每小時(天)提供的薪酬,每名學生社會實踐結束后必須領到的報酬,按照該名學生在企業方實際工作小時計算。明確學生社會實踐周期內的交通及其他費用。要求企業方不得安排校方學生從事有嚴重危害性、重體力活、高強度或有毒、有污染的工作,每天工作時間不超過8個小時,若因此造成人身損害,應承擔相應賠償責任。校方學生在工學交替期間如因工作原因發生傷亡事故,由企業按照企業在職正式員工傷亡事故處理辦法處理。如因學生自身原因造成的傷亡事故及各種疾病,企業方不承擔任何責任。
(三)教師值班跟隨
實習期間值班教師要保持與實習企業的聯系,及時關注學生的到崗和回校情況,關注學生工作期間的身體和心理情況,有異常情況發生時及時向相關部門匯報情況,并作適當處理。
(四)考勤制度
校方學生在社會實踐期間必須遵守甲方的相關規章制度(包括但不僅限請休假制度、出勤率制度、宿舍管理制度等),學生被安排進入社會實踐崗位后應遵守企業方相關管理制度。按時出勤,如確有特殊情況要提前一個工作日請假,未經企業方批準,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如校方學生在約定的社會實踐期間終止社會實踐,必須提前兩個工作日向企業方提出,如企業方因實際需求發生變化需延長或縮短社會實踐周期,應該提前兩個工作日告知校方及其學生。
(五)撰寫實習報告
要求實習學生服從企業統一安排,遵守單位的一切規章制度。實習期間,實習生必須注意自身人身與財物安全;實習結束,實習生須根據要求與實習情況,撰寫并提交工學交替實習總結,工學交替實習總結要求在1500字以上;對學生的考核由實習企業與學院共同進行考核評價。
四、“校中店”、體驗店(O2O方式)模式
在校園內引進企業實體體驗店,引導線下消費者到線上消費的O2O模式(如圖5所示)。特別適合美妝護膚美容產品,適合年輕大學生消費的產品??梢栽O置學生實習的崗位主要有導購崗位、門店管理崗位、二維碼推廣(微營銷)崗位等,但是崗位人數有限,可以采取崗位輪流的形式。
五、結語
本文對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工學交替、創新創業教學等方面進行了探索與總結,提出了幾種可行的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不同的院??梢岳锰詫毱脚_、跨境電商平臺、利用學科競賽、校內外的產學合作資源,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創新創業實踐和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
參考文獻:
[1]陳月波,劉海.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創業創新實踐探索[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13(8).
[2]陳月波.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特色化建設探索[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10,30(12):92-97.
[3]曾元源,胡海祥.現代學徒制實施的三維透視:困境、表現及策略:基于四所院校的調研分析[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17(6).
[4]王丹.針對企業和市場對培養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幾點思考[J].企業導報,2014(2).
[5]代洪,張菊.高職院校汽車技術類專業崗前實訓教學探析[J].農村牧區機械化,2015(2).
[6]夏蕓蕓.現代學徒制下培養無線電高技能人才的探究[J].科技風,2017(8).
[7]宋啟平,陳秋梅.職業院校商科專業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研究:以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為例[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
[8]孫若瑩.通過電子商務專業競賽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初探[J].電子商務,201(2).
[9]顧天竹,顧妤婷.大學生創業意向、創新能力與創業認知初探[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1):86-89.
[10]劉勇.對在校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另一種思考[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8,5(5):150-151.
[11]陳月波.基于“雙創”能力提升的人才培養模式實踐探索[J].職教通訊,2014(17).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