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下社會,學術腐敗學術不端現象頻繁發生,儼然已經成為社會的焦點問題,而且在此態勢下,高校的學術不端、學術腐敗現象也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高校學術道德建設已經成為科研教育界的一個熱點話題,恪守學術道德與抵制學術不端也變得迫在眉睫。因此本文從學術道德與學術不端的界定與解讀入手,闡明高校學術道德建設與學術不端問題現存的狀況來進一步分析其給高校及師生帶來的影響。
【關鍵詞】高校;學術道德;學術不端
中圖分類號:G644?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33-0171-01
一、學術道德與學術不端界定與解讀
(一)學術道德界定與解讀
學術道德屬于道德的一種,道德屬于社會的意識形態,是人們行為方式及其生活中遵循的規范及準則。因此學術道德是道德在學術中的分支,也是社會意識形態的一種,是人們在學術研究中應遵循的規范和準則,它包含著學者在學術研究中遵循的職業道德規范和在思想修養中應達到的學術研究規范以及在學術活動中處理個人與他人與社會關系的規范等等。更簡單地說,就是誠實守信、嚴謹治學、不弄虛作假、不抄襲、不剽竊、不作弊、不違法、不侵犯別人的知識產權等均屬于學術道德范圍。
(二)學術不端界定與解讀
學術不端的界定一定程度上是在學術道德的基礎上來定義的,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它一定是不符合學術道德的規范要求的。而中國國內媒體報道及相關的法律法規中對學術不端行為的稱呼也很多,比如“學術不端”“學術腐敗”“學術失范”等等,由此也看出中國學術界對學術不端的概念并沒有規范的界定表達。而以上的幾種說法其實所表達的含義上所涵指的方向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在表達程度上有所區別。本文通過學習查看比較國外學者對學術不端的定義,認為學術不端就是在學術研究中的弄虛作假,違背科學研究道德的行為,或者指在學術研究中剽竊他人研究成果,捏造、虛構、篡改科研數據,違背學術道德誠信原則,影響學術前進發展,給學術界帶來負面影響的不良現象。
二、高校學術道德與學術不端問題狀況及影響
(一)高校學術道德建設及學術不端問題的現狀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學術研究成果獎勵的程度逐漸提升,媒體對學術成果的關注度也有所增長,使得一些相關學者及學術工作人員的學術造假、學術不端問題屢屢曝光。由此,我們了解到當下高校學術不端行為泛濫的實情,同時也看出高校學術道德存在很多問題。其中問題主要表現為:違背學術基本道德規范,弄虛作假,抄襲剽竊,篡改、偽造數據;粗制濫造,撰寫書籍、期刊文章或論文冗長而不精,書籍修訂低水平重復,一味地照搬原書;學術評審偏離規范,在研究項目評審成果評定、高校教學評估、學者學位授予審核中失范,通過非正常的手段影響評審結果的現象等等。
這些問題的存在也使得高校日益重視學術道德建設,各大高校開始清楚地認識到如果任由學術不端的現象隨意發展,將會嚴重阻礙高校發展的學術進步。因此各大高校開始嚴肅整治學風,制定學術監管制度以及獎懲條例,同時加強對學生的學術道德教育,提升其思想道德境界。各大高校都在全力發展學術道德建設,高校的學術道德建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二)高校學術不端行為對高校及師生的影響
朱清時院士曾講過:“學術道德建設搞不上去,世界一流的大學、高水平大學建設就是空中樓閣。”由此可見,學術不端行為給高校帶來的影響是相當之大的,高校的學術不端行為會直接妨礙學術的進步和發展,破壞高校的名聲和信譽,影響高校的口碑和聲譽,甚至影響高校的社會功能。高校的社會功能即包含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知識傳授、服務社會在內的四部分。因此高校學術不端行為給師生甚至社會的影響也是巨大的。比如,高校的學術不端行為在知識傳授方面,教學教材的改版更新就是一味低水平的重復,這不僅是對學校的教學傳授知識職責的褻瀆,更阻礙了學生的知識更新、學習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高校的學術不端行為在人才培養方面,課程研究抄襲論文,編造數據,杜撰文獻等不端行為如若任由其肆意泛濫,學生會對此學術不端的行為習以為常,這樣的“人才”輸入社會也必定無法服務社會,甚至可能成為社會的毒瘤,進而危害學校的聲譽,影響學校以及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同樣高校的學術不端行為在科學研究方面,教師在課題研究申報評選中利欲熏心,隨意篡改數據,一旦查懲會直接影響教師的師德及其整個職業生涯。同時,要知道“潤物無聲”,學生會通過教師直接受到學術不端的行為影響,不知不覺就導致了學生不良學術品德的形成。同時學術不端行為會遏制創新精神的發展,這不僅影響師生、高校的學術成長甚至妨礙社會的前進。
由此可見,學術道德建設是高校人才培養的基礎。在當下的高校建設中,學術道德建設應該是高校要抓的首要任務,也是高校學術研究的底線。學術不端已經成為制約高校發展的重要瓶頸問題,解決好學術不端問題,對于推動教師隊伍建設,改善人才培育環境和促進高校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蘇同武.中國高校學術不端行為現狀及對策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11.
[2]解志杰,周來新,鄧軍,徐迪雄,郭繼衛.淺談高校學術不端行為的成因與對策[J].西北醫學教育,2007(02):195-196+206.
[3]周亮,季紅,叢寧.高校教師學術不端現狀及對策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27(05):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