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曉年
【摘 要】內科護理學為護理專業核心課程,理論性和實踐性相對較強,不僅要求學生充分掌握理論知識,還應做好和實踐操作間的融合,但因教學模式的限制使之難以達到預期教學效果。筆者探討在情境教學法下,內科護理教學現狀及整改措施,以供借鑒。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內科護理教學;體會
鑒于職業教育關注度的逐步提高,使其教學規模呈現空前發展,既要做好崗位實用人才的培養,還應確保其獲取行業準入資格,但在各類因素誘導下使職業教育資源呈現潰敗狀態。情境模擬教學法是以還原真實情景為前提,幫助學生快速步入真實情景內完成相關學習,不僅可提高教學效率,還可增強學生綜合能力,是目前內科護理學教學中常見模式。綜述如下:
1 內科護理教學現狀
內科護理學為特點鮮明性學科,呈現專業性強、實踐性強和綜合性強的優勢。于日常教學中,不僅應側重理論知識的培養,還應逐步增強學生實踐能力。但是,由于各類因素的限制,使內科護理教學存在以下問題:
(1)因綜合性較強,要求學生掌握內容較多,而在學習能力不同的情況下,若仍使用“滿堂灌”式教學模式,則會出現沉悶、參與性和互動性差的教學環境,難以調動學生積極性,更談不上理論知識的實踐教學。
(2)傳統教學理念下,內科護理學實踐操作僅集中在實習期、最后學期,雖已完成相關理論知識教學,但若難以保證理論知識儲備扎實且充足,則會使實踐操作出現“手忙腳亂”的狀況,難以彰顯理論和實踐間協同作用。
(3)被動式教學思想背景下,使學生在遭遇疑難問題或棘手問題時,未在深入探討下,即刻向同學、教師求助,期望他人幫助自己。長此以往,必將逐步喪失獨立思考能力、問題解決能力,而這也是傳統教學模式下內科護理教學存在的首要問題。
2 內科護理學科特點
2.1 學生特點
目前由于各類因素的限制,使內科護理學專業學生學習熱情、動力、態度相對較差,而這也使自主學習能力逐步下滑,且在基礎知識不過關的前提下,被自身或教師貼上“差生”標簽,長此以往必將不利于教學工作的施行。此類學生雖在學科伊始存在“好好學習”的期望,但在基礎差、效率低、方法不到位等因素下,逐步喪失學習信心。但從整體層面來講,該部分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極強,教師可在充分整合學生特點、學習狀況的同時,以課程標準及大綱擬定更為合理的教學方案。
2.2 課程特點
內科護理學是目前專業性相對較強的護理學科,具有知識點多和范圍廣的特點,包含諸多基礎課內容,例如生理學、解剖學和病理學、藥理學及健康評估等,呈綜合性和實踐性優勢。即對于內科護理學專業學生而言,應在全方位掌握基礎課知識內容的同時,明確各疾病代謝改變、機體功能改變狀況,而教師則應以教學目標、教學大綱為基準,有序把控教學側重點,以此起到教學效果。
3 情境教學法在內科護理教學中的幾點應用
3.1 情景設計
若要保證情景教學的有效性和實用性,則應在情境設計中滿足以下條件:目標明確,即要求以教學內容、目標為基準;情景貼合現實,即情景內創設的人物、地點和環境、設備均應和臨床相吻合;操作性,即并非簡單意義上的病例加工和充足,而是應以學生自身能力及水平為標準,判定情景設計是否具備可操作性價值;內容多樣,即不應拘泥于單一場景,而是應以臨床要求設計不同病例情景,強化學生綜合能力及批判思維能力。
3.2 課前準備
對于內科護理學教師而言,于課前應充分做好準備工作,精心設計教學案例,且依據學生具體情況布設相應教學情境,待各項工作完成時,提前告知學生教學內容,指導其做好課前預習,明確知識要點和操作技能,以便為后續教學工作的施行夯實基礎。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和肺結核等常見病中,可借助具體案例的整合,強化學生理論知識,除常規護理外還應依據慢性病進展的不同,引導學生如何做好患者健康教育,使其能夠在全面發展的背景下,增強護理技能和水平。
3.3 情境布設
以周為單位,內科護理專業教師均應依據教材內容,設定1-2個病種模擬情景,通過學生自主分組的方式,各組3-4名,分別完成角色扮演,如醫生、護士和患者等,其中患者主要主訴自身癥狀及軀體感受,醫師主要完成體格和病歷檢查,護士主要執行針對性護理、化驗留取等操作。例如:“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護理”模擬情景中,教師可在情景模擬前強調高血壓治病誘因、并發癥和治療法難等內容,在逐步拓寬到健康教育、臨床護理等層面,構建相對健全的“高血壓知識體系”。即在情境設計期間,應側重突出高血壓癥狀表現、輔助檢查和資料總結、注意事項及護理要點等內容,再依據“醫療小品”的方式予以呈現,通過基礎操作、專科操作間的有效融合,倡導健康宣教和藥物宣教的必要性。
3.4 教學評價
待課堂展示完成時,教師可指導學生自主總結情境設計和展示期間存在的優缺點,再由教師做好相關總結評價,通過各組討論與補充的方式,對優點予以鼓勵和表揚,明確其缺點且提出整改措施,借助學生自評、互評和教師點評等措施,強化學生對內科護理學知識點的把控,不僅可構建相對健全的知識架構,還可增強自身護理技能和水平。若條件下允許,則可全程記錄學生模擬情景,再由多媒體視頻播放,引導學生做好自身行為和語言的評估,以問題為導向予以反思,強化教學效果,同時還應依據學生表現作出教學評價,計入平時成績。
4 情景教學法在內科護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措施
4.1 問題
(1)和真實案例間的差距。情景模擬教學法是以臨床案例為前提,在綜合教學目標及內容的前提下而創設的案例,患者體征和癥狀表現、檢查結果等數據為預先設計,呈現靜止行特點,而在臨床案例中各項指標為動態化變量,使之難以達到預計目標。同時,情景模擬多為單一病例,但在具體臨床環境中護理人員同時面對多個病例。
(2)模擬教學增加學習負擔。55%以上學生認為課前準備會浪費課余時間,不利于自身對知識點的補充和記憶。出現此類原因在于:部分學生接觸情境模擬教學法時間尚短,未對其要領予以有效把控;因傳統教學理念和模式的限制,學生均處于被動學習狀態,知識傳授也是以教師灌輸為主導,而這也會對情境教學的有序施行造成影響。另外,50%左右學生存在“情境模擬時溝通不如技能操作重要”心理,而這也是在傳統思維誘導下存在臨床性思維、臨床認識不到位的前提下,忽視醫患溝通在現代護理中的地位。
4.2 整改措施
(1)強化情景真實性。為更好保證情景教學法在內科護理教學中的地位,則應時刻保證情景案例的邏輯性、真實性。即不僅要做好模擬教學和教學設施、教學環境間的整合,逐步消除其小范圍和孤立性狀態,還應科學設定情景時間、地點和人物、環境,使之在保證和真實病例相吻合的前提下,使情景病例處于變化狀態,有利于學生感同身受,增強其綜合實踐能力。
(2)增強學生信心。模擬教學伊始,于情景設計和課前準備中均會面臨各類問題,教師應指導學生如何做好思想觀念的轉變,增強其信心,保證模擬教學工作的順利施行。例如:情景模擬期間,教師不應急于向學生明確其錯誤點,而是應逐步引導學生,使其能夠發現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再總結經驗,預防后續模擬中同類問題。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代護理學標準下不僅要求學生于在校期間內充分強化綜合素質,還應具備突發事件處理能力、獨立思考能力、批判思維能力。即在處理相關問題時,應時刻保證實事求是工作態度,在保證專業化和個性化護理服務的前提下,減少醫患矛盾,而這也是目前內科護理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內容,應引起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劉晉艷.情景教學法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體會[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11):128-128.
[2]蔡明華.內科護理學教學中情景模擬教學法的實踐[J].西部素質教育,2017, 3(14):196-196.
[3]曹迎東,李慧,李歡,等.以情景模擬為主的混合式教學在本科護生內科護理實驗中的應用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8,v.36;No.495(12):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