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苑
摘 要:自古以來,孩子的健康成長問題都是重中之重,黨的十九大也把“教育強國,立國樹人”上升到了“教育的根本任務”的戰略高度,但是還存在一些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因素,為了給孩子提供良好環境,家校聯手探究孩子成長,從各個方面嚴防死守,確保孩子成長環境的美好健康,共同培育孩子成長。
關鍵詞:成長;孩子;家校聯手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成長,越來越提倡家校聯手共育孩子成長,這要求學校和家長遵循教育發展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創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學校要充分與家長溝通交流,優化學校教育環境,家長要充分參與學校管理,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家校聯手共育孩子成長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建立科學先進的教育理念,家校需理解兒童教育
教育家馬卡連柯說:“從最廣義的教育來說,它是一個社會的過程。所有的人、所有的事物和現象,都在教育著兒童,但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在人當中,父母和老師占首要地位。”父母和老師在孩子的成長中都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正在上小學的孩子對萬事萬物都充滿好奇,但不能明辨是非好壞,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問題不知如何解決,這時候就需要學校和家長的正確引導。學校要擺正自己的姿態,作為培育學生成長的基地,尤其是作為小學生的引導者,學校要堅持“教育樹人、教育立人”的理念,把道德教育擺在首位,為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而不能為了教學而教學,或者為了經濟利益而降低教學質量,同時學校也要創新和改進教育理念,沒有哪一種教育是一成不變的,科技日新月異,學生作為時代的新生兒需要先進的教育理念,高效快速學習知識,學校要堅持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的觀念,在培育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做到具體問題具體解決。學校有學校的職責,家長也有家長的職責,二者缺一不可。家長需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不能認為教育孩子只是學校的事情,孩子的絕大部分知識也來自父母的言傳身教,所以家長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孩子做個表率,同時家長也不能認為教育只來源于書本,生活和實踐也是知識的來源,對孩子的幫助也十分重要。
二、學校發揮好培育的作用,密切家長關系
作為培育的一把手,學校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的作用十分重要,就如城墻抵擋大部分的攻擊。學校要為孩子提供安全的環境,孩子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又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十分喜歡模仿,如果學校中存在危險因素,孩子一旦接觸到,極有可能發生慘劇。學校要為孩子提供健康的環境,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古語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孟母三遷也是為防止孟子學壞,一個優秀的榜樣能為孩子的成長指明正確的方向,一個健康的環境能為孩子提供積極向上的動力。學校要提供創新的環境,時代風云突變,孩子的成長教育要從小做好,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培育孩子的創新創造能力,學校要開展各式各樣的實踐活動,鼓勵孩子動手創造,在孩子遇到問題時耐心引導,讓孩子愛上創新創造,掌握一些創新創造的能力。這些是學校本職工作,學校還需要密切與家長的關系,多開展家長報告會、家長咨詢委員會、家長會等家長參與的學校活動,讓家長了解學校措施,了解孩子現狀,在學校改革教育方針時,與家長良好溝通,獲得家長的理解,才能更好更快地助力孩子成長。
三、家長發揮好實踐引導作用,與學校良好溝通
家長是孩子最信任和依賴的人,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要發揮好引導教育作用。家長要參與學校活動,了解學校情況和孩子情況,要讓孩子明白家長對自己的關心和期待,而不是一味地追問孩子的學習成績。例如,在開家長會時,家長不要因為老師對自家孩子不好的評價而對孩子大加指責,也不要因為老師的一兩句夸獎而在他人面前胡亂炫耀,前者是對孩子的不尊重,容易造成孩子心理創傷,使孩子不愿向父母吐露心聲,造成家庭關系緊張,不利于孩子成長;后者是對孩子的教育錯誤教育,容易誤導孩子認為成績是用來夸耀的,易讓孩子養成驕傲自滿的情緒,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長。所以家長在參與孩子教育的過程中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學校如此,家里也是如此。家長在與學校良好溝通和了解孩子情況的基礎上,要多開展家庭活動,如親子游、團體賽之類的家庭團隊活動,在各種事件活動中教會孩子許多在學校無法學習到的東西,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同時密切家庭關系,讓孩子愿意和家人分享秘密,那些在學校不能解決的問題在家里解決,讓孩子的成長不再有煩惱,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參與,學校需要為孩子提供一個健康、安全、創新、積極向上的環境,與家長有良好的溝通交流,家長需要為孩子提供一個溫馨和諧的環境,教會孩子如何健康生活,理解和支持學校的正確做法,學校和家長雙管齊下,才能更好地培育孩子成長。
參考文獻:
[1]楊麗.家校聯手,共筑溫暖教育:家訪手記之一[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7.
[2]辛維家,趙剛.家校聯手共創學校體育新時代[J].運動,2017.
[3]王萍.家校聯手共創輝煌[J].內蒙古教育,2014(2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