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錄
摘 要:新課標中明確提出教學活動中要開展德育工作,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研究中以小學語文教學為出發點,分析小學語文德育滲透開展中面臨的挑戰,提出加快小學語文教學和德育工作結合的策略,更好地對小學生進行德育,加快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進行。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德育滲透
德育滲透對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德育滲透工作的開展能夠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小學語文是德育滲透工作開展的重要載體,因此可以將語文教學和德育滲透結合在一起,提升德育滲透的效率。如何有效地將小學語文教學和德育工作進行結合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提出兩者結合的具體建議,更好地實現兩者的結合。
一、小學語文德育滲透中面臨的挑戰
1.教師素質有待提升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實施主體,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德育工作的進行。小學語文教師素質低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很多小學語文教師的學歷水平為專科學歷,本科學歷的數量相對來說比較少。學歷水平低在教學中不能準確了解小學生的需求,德育工作開展具有的一定的盲目性;其次小學語文教師在業余時間不重視知識的學習,對德育工作的了解比較少,認識不到德育滲透的重要性,不能將德育工作和語文教學活動有機結合在一起。
2.內容選擇不合理
小學語文的德育滲透中存在內容選擇不合理的問題,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會對文章的背景進行分析,這樣可以提升學生對作品主旨的了解,但是這種方式會導致很多文學作品缺乏觀賞性,影響學生的興趣,為德育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很多的阻礙。在內容選擇上時間比較久遠,沒有結合當前時代發展的潮流。
3.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
最后小學語文德育滲透中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不高,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學習中更加關注自己的學習成績,忽略了自身品德的建設。教學活動的開展離不開學生的參與,學生只有配合教師才能為德育工作的開展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參與積極性低,學生不配合教師的工作,制約著德育工作的開展。
二、小學語文教學與德育滲透結合的具體策略
1.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結合
課堂教學是教學活動開展的主體,因此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如文章《倔強的小紅軍》歌頌了一位偉大的小紅軍,贊美了小紅軍勇于犧牲的精神,進行文章講解時教師可以向小學生講述其他的英雄人物,這樣不僅可以使小學生更好地了解歷史知識,同時可以激發小學生對革命烈士的傾慕之情,學習革命烈士的優秀品質。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小組成員內部可以進行討論活動,增強小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2.在閱讀教學中進行結合
小學語文教學中還可以通過閱讀教學開展德育工作,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閱讀書籍,包括名人傳記、歷史典故以及詩詞歌賦等,古詩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通過對古詩進行閱讀增強小學生的文學修養,幫助小學生樹立民族自豪感。在閱讀教學活動中,小學生不能準確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存在淺嘗輒止的現象,閱讀不夠深入,因此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在引導時教師要從學生的需求出發,做到因材施教。同時要認真對待每一位學生,做到一視同仁,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3.在寫作教學中進行結合
將語文教學和德育滲透結合還可以通過寫作教學活動的開展,語文教師在布置寫作題目時要具有針對性,題目可以從《我幫媽媽做家務》《我扶老奶奶過馬路》等角度入手,這些文章的撰寫需要學生切身參與到實踐活動中,養成小學生尊老愛幼、樂于助人以及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促進小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寫作完成后教師要對學生的寫作進行點評,在點評時需要以鼓勵為主,對學生寫作中取得的進步進行表揚,提升學生的信心,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
德育工作的開展可以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品質,促進小學生的茁壯成長,小學語文教學德育滲透中面臨著一些挑戰,具體包括教師素質有待提升、內容選擇不合理以及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德育工作的效果不佳。在進行德育滲透時要從多角度入手,課堂教學、閱讀教學以及寫作教學都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德育滲透的重要方式,小學語文教學中要重視德育工作,為德育工作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孫慧.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才智,2017(26):111.
[2]高述佳.小學語文德育滲透實踐途徑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5):69-71.
[3]劉浩然.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學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5(35):27,118.
[4]宋瑞瑞,任美蓮.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現代教育科學,2015(2):73-74.
注:本文系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研規劃課題《小學德育生活化分層遞進教育小策略探索研究——以習慣養成教育為例》研究課題成果之一。課題立項號為:GS[2018]GHB2392。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