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寶
摘 要:在教育教學不斷創新發展的宏觀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該在新時期實現一定的創新,給學生不一樣的學習體驗。生活資源進課堂,是小學教育近些年的一個熱議話題,數學教師需要對此加強探究,將生活資源合理運用到數學課堂上。首先分析了運用生活資源教學數學的基本原則,然后提出了一些具體措施,希望可以給廣大數學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資源;運用原則;具體措施
數學課程,長久以來就是很多學生學習的難點所在。因為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和邏輯性,而小學生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都還較弱,在理解上難免感覺到困難,進而對數學學習產生畏懼情緒。從實際來講,小學數學和現實生活聯系緊密,現實生活中隨處可見小學數學知識的運用。所以,便可以將生活資源引入小學數學課堂,推動小學數學教學更加高效。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運用生活資源的基本原則
生活資源是一個范圍很廣闊的概念,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看作是生活資源,無論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都是生活資源的一種形式。要將這些多樣化的資源運用到小學數學課堂,那么只有在滿足一些基本原則的基礎上,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生活資源的選用要貼合教學內容。運用生活資源的目的是輔助數學教學,因此二者之間要保持對應關系,也就是生活資源和數學知識要直接關聯。如果二者無關,那么就無法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其次,生活資源的利用要多樣化。生活資源本身具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在教學運用上,也需要實現多樣化,通過多種不同的手段和形式,將生活資源和數學教學結合起來,構建起多樣化的數學課堂。最后,要分清主次,避免本末倒置。生活資源進課堂,其處在一個客體的地位,數學知識才是主體。在課堂上,要分清主次,要確立數學知識的核心地位,將生活資源擺在客體地位。
二、生活資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具體運用策略
要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對生活資源實現有效利用,數學教師就需要遵循以上幾點基本原則,然后通過有效手段,將生活資源引入到課堂之中。
1.立足生活數學案例講解理論知識
小學數學知識,在生活中有很多實際的案例。在講解知識的過程中,如果只是按照書本教材進行理論化講解,那么學生理解起來就會產生困難。如果可以立足生活案例來講解數學知識,將理論化的知識放到具體的案例中,這樣就能讓學生形成更加直觀、深入的認識。具體來講,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先通過一些案例導入教學,從案例中挖掘出所要教學的數學知識點,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在學生思考之后,就可以切入數學知識的理論講解,然后再回歸案例,引導學生認清相關知識的內涵本質。比如,教學分數的相關知識時,可以先引入分蛋糕的案例,從中引出分數的概念,然后再回歸案例,向學生講解分數的具體含義和表達,講清楚分子和分母所表達的不同含義。有了生活案例的直觀呈現,小學生就能對分數知識形成有效掌握。
2.構建生活數學情境強化學生參與
除了通過生活數學案例講解理論知識外,數學教師還需要通過創設生活數學情境的方式,強化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性,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學生的學習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具體來講,教師可以立足數學知識,把握學生需要掌握的關鍵點,然后從生活實際出發,選擇一些素材,將其和數學知識的關鍵點融合起來,創設一個新的情境,引導學生代入這個情境展開思考。比如,關于混合運算的教學,教師就可以立足生活中常見的付款現象,創設這樣一個情境:你和媽媽出去買菜,菜一共36元,媽媽錢包里有4張10元,2張20元,8張一元,4張5元以及1張50元,那么媽媽有多少種不同的付款方法?這就是一個非常開放的情境,有很多不同的付款方式。學生展開思考,盡可能找出全部的付款方式,在無形中就強化了計算能力。
3.利用生活影視資源輔助數學教學
在廣泛的生活資源中,還有一類生活資源值得關注,那就是生活影視資源。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日常娛樂活動有效,電視、電影動畫是小學生普遍接觸的資源,尤其是動畫,他們往往都有很喜歡的卡通動畫角色。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喜歡的卡通動畫引入課堂,從中挖掘數學教學資源,通過這些動畫來輔助數學教學。比如《熊出沒》《小豬佩奇》這些動畫,深受小學生喜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利用動畫中的一些片段,創設課堂導入環節,激發學生的興趣之后,趁熱打鐵在動畫片段中對相關數學知識展開分析,確保學生能夠及時掌握。
總之,對于小學數學課程而言,運用生活資源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要點,這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數學教師在實踐中,應該對相關的基本原則形成理解,并且嚴格遵守,對多樣化的生活資源多形式進行利用,使其和數學教學深度結合。
參考文獻:
[1]劉麗娜.淺談小學數學教材中生活化資源的實施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7(8).
[2]王冬俠.生活即教育,玩樂促發展: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思考[J].才智,2017(23):73.
[3]李玉媛.小學數學生活化趣味教學實踐探析[J].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版(A),2017(7):38-40.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