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光明
【摘 要】目的:總結分析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微小結節性甲狀腺腫應用超聲鑒別診斷的應用價值。方法:研究時間在2017.9-2018.10,研究對象為經病理確診的24例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A組)與26例微小結節性甲狀腺腫(B組),回顧分析所有患者應用超聲診斷的相關資料。結果:A組患者與B組患者在影像資料表現、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指標以及血流信號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結論:超聲診斷方法可依靠影像學資料表現、血流信號等對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微小結節性甲狀腺腫實施鑒別診斷,為上述疾病的早期治療干預提供依據。
【關鍵詞】超聲診斷;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微小結節性甲狀腺腫;鑒別診斷;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5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1-03--01
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微小結節性甲狀腺腫均屬于臨床常見的甲狀腺疾病,兩種疾病在臨床容易出現誤診,進而影響到疾病的后續治療。為有效鑒別診斷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微小結節性甲狀腺腫,減少兩種疾病的誤診情況,本文結合我院收治并確診的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微小結節性甲狀腺腫患者,探討超聲對其診斷鑒別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時間在2017.9-2018.10,研究對象為經病理確診的24例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A組)與26例微小結節性甲狀腺腫(B組)。A組: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齡22—65歲,平均年齡(38.23±4.15)歲,病理診斷后共檢出結節30個。B組: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齡23—64歲,平均年齡(38.36±4.08)歲,病理診斷后共檢出結節28個。所有患者有完整的超聲診斷資料,患者知情并簽訂知情同意書,該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執行。A、B組患者一般性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滿足可對比性要求。
1.2 方法
A組、B組患者均接受常規超聲診斷,具體使用西門子ACUSONS2000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為7~14MHZ。術前告知患者不要緊張,仰臥位檢查,確保頸部得到充分暴露,使用超聲探頭對患者甲狀腺峽部以及兩葉進行掃查,掃查期間密切關注患者病灶所處位置、大小、形態、內部回聲、邊界條件等。使用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確定出患者檢查區域的血流信號、阻力指數、動脈收縮期峰值速度等參數。記錄不同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的相關資料,由我院兩名經驗豐富醫師按照雙盲法結合資料對不同患者檢查結果做出評價,并隨訪到最終病理診斷結果。
1.3 觀察指標
觀察指標:(1)超聲對A組、B組患者疾病診斷結果;(2)A、B組患者影像資料診斷結果;(3)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指標;(4)血流信號。
1.4 評價指標
血流信號分為四級:(1)0級:病灶區域未見血流信號;(2)1級:病灶區域有少量血流信號,血流信號呈現出點狀;(3)2級:病灶區域存在多個點狀血流信號或一條管壁清晰的血管;(4)3級:血流信號豐富,點狀血流較多或存在2條管壁清晰血管[1]。
1.5 統計學方法
數據分析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21.0,其中計數資料(n,%),檢驗;計量資料“”,t檢驗,統計學意義檢驗標準:P<0.05。
2 結果
2.1 超聲診斷結果
A組:超聲診斷后有22例符合病理診斷結果,占比91.67%;B組:超聲診斷后有23例符合病理診斷結果,占比88.46%,兩種疾病均有較高的診斷準確率,差異性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影像資料表現
A組:(1)病灶形態,25個結節病灶不規則,占到83.33%(25/30);(2)病灶邊界,14個病灶邊界模糊,占到46.67%(14/30);(3)病灶回聲,24個病灶呈現出低回聲,占到80.00%(24/30);(4)鈣化程度,23個病灶微鈣化,占到76.67%(23/30);B組:(1)病灶形態,25個結節病灶不規則,占到83.33%(25/30);(2)病灶邊界,4個病灶邊界模糊,占到14.28%(4/28);(3)病灶回聲,24個病灶呈現低回聲,占到32.14%(9/28);(4)鈣化程度,3個病灶微鈣化,占到10.71%(3/28),A組、B組患者上述影像資料表現對比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2.3 彩超檢查參數對比
A組患者阻力指數、動脈收縮期峰值速度均大于B組,數據對比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4 血流信號分析
A組、B組患者血流信號分型主要是2型,其中A組病灶22個,占到73.33%(22/30),B組病灶13個,占到46.42%(13/2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c2=4.380,P<0.05)。
3 討論
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微小結節性甲狀腺腫均屬于甲狀腺疾病,鑒于上述兩種疾病早期臨床癥狀較為相似,存在一定的誤診輕情況,早期有效的診斷可為患者早期治療提供依據,延緩或者阻止病情進一步發展[2]。
本文通過對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微小結節性甲狀腺腫患者采用超聲診斷資料的回顧分析,研究顯示,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微小結節性甲狀腺腫在超聲診斷的病灶影像表現、彩超診斷參數以及血流信號等方面存在差異性,且超聲對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微小結節性甲狀腺腫診斷準確率達到91.67%、88.46%,表明彩超可對兩種疾病較好的診斷與鑒別。與李鳳霞學者研究結果保持一致[3]。
綜上所述,超聲診斷方法可依靠影像學資料表現、血流信號等對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微小結節性甲狀腺腫實施鑒別診斷,為上述疾病的早期治療干預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龍平榮,任興,李薇,等.觀察利用超聲鑒別診斷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微小結節性甲狀腺腫的實際效果[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2(15):113-114.
李鳳霞.超聲檢查鑒別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微小結節性甲狀腺腫價值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27):91-92.
呂瓊芳,李望輝.超聲在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與微小結節性甲狀腺腫鑒別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03):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