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學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與教育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深入,生本觀念和素質教育的觀念深入人心。現階段中小學語文教師不斷對傳統填鴨式教學方式進行調整,立足于學生的實情,結合語文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為學生精心設計教學活動,以此確保素質教育在中小學階段落實。但是現階段中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依舊存在很多的問題,本文側重于分析中小學語文教學的問題,探討中小學語文教學的對策。
關鍵詞:中小學;語文教學;對策
一 中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法運用不當
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教師都借助多媒體設備不斷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學經驗,并且積極引進現階段優秀的教學方式。但是由于部分語文教師對教學方法認識不足,存在著生搬硬套的現象,導致最終的教學效果適得其反。有不少教師在嘗試了新的教學方法之后,發現效果不佳,又重新以傳統的教學方法為主。比如現階段很多中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過度依賴多媒體設備。導致對多媒體的使用占據了授課的大部分時間,只是簡單的以多媒體設備的運用代替了板書,這本質上沒有跳出傳統教學的框架,反而導致一些教學活動安排不到。教師對教學方法運用不當,往往會事倍功半,很難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成果。
(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沒有得到完全的發揮
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這一觀念逐漸深入人心。教師應該從傳統的主體地位中脫離出來,扮演著引導者,組織者,協調者的角色。但是現階段,依舊有不少語文教師始終處于教學的主體地位。尤其是在課堂教學設計,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 教師非常注重語文知識與技能的傳授,完全的忽視了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需求。這樣一來,學生不得不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知識傳輸。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語文教師,較為形式化的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沒能掌握調動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精髓,在語文課堂上放任學生自流,缺乏對學生學習活動的有效指導。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浪費教學時間的行為。
二 中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對策
(一)開展互動討論
中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教師存在嚴重的敬畏心理,倘若語文教師過于嚴肅,那么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很難放松心情,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所以教師首先要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一個寬松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與學生平等溝通,交好。然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開展互動討論。通過提出帶有思考性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在和諧,活躍的課堂氛圍中,積極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比如在學習《草船借箭》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引出討論的話題。這個箭最后借到了嗎,借來的東西是否歸還等。學生帶著問題對課文進行解讀,并且積極與同桌進行交流。然后教師再與學生討論留下的問題。這樣一方面就是能夠幫助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解讀,幫助學生整理文章的脈絡,幫助學生內化語文知識。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討論引導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深層次的理解,鍛煉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二)開展小組學習
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學習是一種能夠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教學方法。所以教師要善于運用小組學習法,通過將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將學習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為學生創造更多的自我學習的機會。同時由于中小學階段學生競爭意識強,集體榮譽感強,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學習特點,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形成一個良好的競爭氛圍。這樣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小組之間良性的競爭,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通過小組間的合作,學生就某個問題進行交流,討論,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此外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發掘學生的潛能。比如在學習《送東陽馬生序》這一課時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文言文進行翻譯學習,然后找到自己最喜歡的一部分,并且談談這一部分的內容能夠給你什么樣的啟示。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將學習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三)引導學生進行自助探究
中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解除固定的教學模式,解除問題的標準答案,讓學生突破思維的禁錮,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主探究語文知識,讓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感受到自主構建知識的樂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語文的魅力。
比如學生在學習《喂,出來》這篇課文的時候,通過閱讀文章,學生的好奇心完全被勾起來了,學生閉上眼睛就能想象各種各樣的人往井里扔遺棄的東西。教師鼓勵學生聯想這篇文章的重點是什么,有什么啟示。尤其是聯系文章的最后一句話。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聯想,或者對文章的后續進行仿寫,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鼓勵學生用語言進行表達,說出自己的感想。
三 總結
現階段中小學語文教師要想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的目標,改進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必須要不斷自我學習,遵循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積極推進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本,以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為目的,積極開展互動討論,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只有這樣,教師才能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禁錮,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全面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效率。
參考文獻:
[1] 翟玉磊,王淑靈. 如何在中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實現創新教育[J]. 課程教育研究,2019(4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