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鵬 楊麗華


摘要:目的?觀察化痰通絡湯治療腦梗死恢復期的療效。方法?將腦梗死恢復期10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每組50例,對照組給予營養腦細胞、控制血糖、血壓、抗血小板聚集及其他對癥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化痰通絡湯治療。療程均為30 d。觀察2組療效及治療前后NIHSS評分及Barthel。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4.0%,顯著優于對照組的80%(P<0.05);治療后2組NIHSS評分及Barthel指數較治療前顯著改善(P<0.05),且治療組的改善程度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化痰通絡湯可明顯促進腦梗死恢復期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癥狀,提高臨床療效。
關鍵詞:化痰通絡湯;腦梗死恢復期;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R743??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7-2349(2019)12-0035-03
中風是臨床常見多發病,其中缺血性中風(腦梗死)占70%以上,生存者中的病殘率達70%~80%,嚴重危害人民生命與健康,目前臨床治療腦梗死多采用西藥進行營養腦細胞、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等治療,雖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但長期服用易增加不良反應發生風險,不利于患者疾病治療。因此,如何有效的防治腦梗死就成為醫學界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相關研究表明,中藥可通過多途徑、多靶點進行全面治療,可達到標本兼治目的,更利于促進患者康復進程加快,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筆者自2017年2月—2018年2月運用化瘀通絡湯治療腦梗死恢復期50例,取得了良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全部病例選取本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腦梗死恢復期的住院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50例。治療組男 32 例,女 18 例;年齡43~78 歲,平均67歲。對照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42~79歲,平均68歲;病程均2周~6個月。2組患者性別、年齡、卒中病種、病程、病變部位、文化程度等情況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西醫診斷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1]中相關診斷標準。(1)急性起病;(2)局灶神經功能缺損(一側面部或肢體無力或麻木,語言障礙等),少數為全面神經功能缺損;(3)影像學出現責任病灶或癥狀/體征持續24 h以上;(4)排除非血管性病因;(5)腦CT/MRI排除腦出血。中醫診斷符合《中醫內科學第5版》中風相關診斷標準。中醫中風診斷標準:(1)主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強語蹇或不語、偏身麻木,或有神志恍惚、迷蒙,甚至昏迷、昏聵。(2)好發年齡以40歲以上多見,多急性起病,有漸進發展過程。(3)發病常與飲酒飽食、房室勞累、或外邪侵襲等有關。(4)顱腦CT,核磁共振等檢查,有助于診斷。具有主癥兩個以上,急性起病,并結合舌,脈,誘因,先兆,年齡及相關檢查即可確診。
1.3?治療方法?2組患者均給予改善腦循環、控制血壓、血糖、血脂、抗血小板聚集及其他對癥治療,療程均為30 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化痰通絡湯,方劑組成:天麻20 g,石菖蒲20 g,陳皮12 g,法半夏12 g,白術10 g,茯苓15 g,川芎10 g,黨參15 g,丹參15 g,地龍10 g,全蝎6 g,膽南星10 g。2組均連續用藥治療30 d。
1.4?療效標準[2]?臨床癥狀明顯改善,NIHSS[2]評分減少在 85% 以上為顯效;臨床癥狀明顯緩解,NIHSS 評分減少在 35% 以上,但低于 85% 為有效;臨床癥狀未緩解,NIHSS 評分減少在 35% 以下,或評分增加為無效。(2)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分別采用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IHSS)量表和采用 Barthel 指數評定量表評價患者治療前及治療1個月后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情況。其中 NIHSS 總分42分,神經功能損傷越小評分越低;Barthel 指數分值 0~100 分,分值越高表明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1.5?統計學方法?采用 SPSS 24.0 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92%)高于對照組(8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2.2?2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較?2組治療前 NIHSS 評分、Barthel 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組治療后NIHSS 評分低于治療前、Barthel 指數高于治療前(P<0.05),且治療組 NIHSS 評分低于對照組、Barthel 指數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腦卒中已成為威脅中國居民健康的“頭號殺手”,在我國流調學統計,每12 s就有1人新患腦卒中,每21 s就有1人死于腦卒中;腦卒中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的特點;因此,腦卒中給人民健康帶來及其嚴重危害,給社會、家庭帶來沉重的醫療負擔和經濟負擔[3]。我國腦卒中患者中近70%為缺血性腦卒中,缺血性腦卒中中又以腦梗死為最常見。腦梗死為臨床常見的一種腦血管疾病,主要因局部腦組織出現供血功能障礙,導致腦組織血流灌注降低,繼而使腦部缺血區域神經元因缺血缺氧而出現壞死,損傷患者神經功能,使患者病發后出現語言障礙、偏癱、記憶力減退等后遺癥,具有發病急促、致殘率高、致死率高等特點,嚴重影響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命健康[4]。根據《神經病學第7版》腦缺血病變病理分期為:(1)超早期(1~6 h):病變腦組織變化不明顯,可見部分血管內皮細胞、神經細胞及星形膠質細胞腫脹,線粒體腫脹空化。(2)急生期(6~24 h):缺血區腦組織蒼白伴輕度腫脹,神經細胞、膠質細胞及內皮細胞呈明顯缺血改變。(3)壞死期(24~48 h):大量神經細胞脫失,膠質細胞壞變,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及巨唾細胞浸潤,腦組織明顯水腫。(4)軟化期(3 d~3周):病變腦組織液化變軟。(5)恢復期(3~4周后):液化壞死腦組織被子細胞清除,腦組織萎縮,小病灶形成膠質瘢痕,大病灶形成中風囊,此期持續數月至2年。在此主要討論恢復期治療,腦梗塞6個月內是神經系統修復的時間,也是功能康復的最佳時機。西藥治療上(1)重視基礎干預,包括血糖、血壓、血脂等治療;(2)抗血小板聚集減低復發率;(3)使用腦血管擴張劑及腦保護劑。阿托伐他汀鈣、阿司匹林腸溶片、氫氯吡格雷是臨床中治療缺血性中風常用藥物,其中阿托伐他汀鈣是一種降脂藥物,屬于還原酶選擇性抑制劑,具有降血脂、緩解血管氧化作用,利于控制病情發展。阿司匹林屬于血栓烷類抑制劑,具有強效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其主要通過抑制環氧化物生成,降低腦部氧化應激反應,減輕腦部損傷,起到有效的抗血栓作用[5]。氫氯吡格雷能夠選擇性抑制血小板受體與二磷酸腺苷結合及抑制二磷酸腺苷介導的糖蛋白復合物活化,繼而起到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利于改善腦部血流微循環,有效抑制病情發展[6]。
中風為內科常見急癥之一,其起病急驟,變化迅速,癥見多端,猶如自然界風性之善行數變,故前人以此類比,名日中風。對于中風病的治療及預防,歷代醫家均極為重視。通過長期醫療實踐積累,逐步形成了祖國醫學對中風病獨特的醫療優勢。中風一病,最早源于《內經》,其病名有大厥、薄厥、仆擊、偏枯、痱風等。在病因方面,《靈樞·刺節真邪》云:“虛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內居營衛,營衛稍衰,則真氣去,邪氣獨留,發為偏枯”。本病常見誘因為氣候驟變、煩勞過度、情志相激、跌撲努力等。所以,中醫學認為,[7]中風是由于臟腑功能失調、正氣虛弱,在情志過極、勞倦內傷、飲食不節、氣候驟變等因素誘發下,致痰瘀阻滯、痰熱內生、肝陽暴亢、風火相煽、氣血逆亂、上沖犯腦而致本病。其病位在腦,可與心、肝、脾、腎密切相關,其病機可歸納為風(肝風)、火(肝火、心火)、痰(風痰、痰濕、痰熱)、氣(氣逆)、虛(陰虛、氣虛、血虛)、瘀(血瘀)六端,此六端常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合而為病,其病性為本虛標實之證[8]。在本為肝腎陰虛、氣虛虛弱;在標為風火相煽、痰濕壅盛、氣逆血瘀。在治療上急性期標實癥狀突出,急則治其標,治療當以祛邪為主;在恢復期及后遺癥期多分為虛實夾雜,邪實未清而正虛已現,治宜扶正祛邪為主。腦為清靈之臟,易虛易實,痰瘀普偏存在于各種腦病的形成發展過程中,痰瘀交接是中風病病程中的重要病機階段。在中風恢復期,常見痰瘀阻滯經絡,癥見言語不利、口眼歪斜、口角流涎、昏倒、半身不遂等癥狀,故中醫治療主張以熄風化痰、活血通絡為基本治療原則[9]。筆者自擬化痰通絡湯配合西藥治療腦梗死恢復期50例患者,與單純西藥治療的對照組作比較,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低于治療組,NIHSS 高于治療組,Barthel 指數低于治療組。表明化痰通絡湯加減聯合西藥治療缺血性中風效果優于西藥單一治療。究其原因為中藥化痰通絡湯加減中[10],天麻平肝熄風通絡;法半夏具有燥濕化痰之功效;丹參、川芎具有活血通絡、祛瘀止痛之功效;石菖蒲具有醒腦益智、豁痰開竅之功效;地龍具有通絡、平肝熄風之功效;全蝎具有熄風鎮痙之功效;炒白術具有和中益氣、治痰飲眩悸之功效;膽南星具有清火化痰、治頭風眩暈之功效。黨參健脾補氣,增強運化之力,有助于祛除痰濕之邪;諸藥聯用共奏活血祛瘀、熄風止痛、化痰通絡之功效[11]。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活血化瘀類藥物能從微循環、血液流變學、血小板聚集、脂質代謝、脂質過氧化、血管內皮功能等多方面改善腦梗塞的基礎病變,與化痰藥物合用可痰瘀同治,有較強抗氧自由基作用,有利于腦細胞功能改善[12]。因此中西藥聯合治療,相互作用,提高臨床治療效果。綜上所述,化痰通絡湯聯合西藥治療腦梗死恢復期可以明顯促進腦梗死恢復期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癥狀,改善肢體功能障礙、口角歪斜、言語不利等中醫證侯。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8,51(4):666-682.
[2]lyden P,lu M,jack C,etal.underlying structure of the national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results of a factor analysis[J].stroke,1999,30(11):2347-2354.
[3]秦麗玲,趙新雨,張鵬翔,等.化湯通絡湯加減輔助治療缺血性中風恢復期痰瘀阻絡證30例臨床觀察[J].中醫雜志,2016.57(9):771-774.
[4]劉月秋,劉輝,杜衛.益氣活血通絡湯治療缺血性腦中風療效觀察[J].世界中醫藥,2017,12(1):42-44.
[5]張志良,安洪澤,崔建杰,等.化濕解毒通絡湯治療缺血性腦卒中臨床療效研究[J].河北中醫藥學報,2016,31(1):54-56.
[6]吉曉天,陳垂海,周少瓏.中西醫結合治療缺血性腦中風療效探討及其對血液流變學影響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7,26(2):294-297.
[7]張陽,王鵬.《臨證指南醫案》中風證治特色探析J.山東中醫藥大學報.2018,42(1):27-29.
[8]趙廣峰,李存明,董鳳林,等.化痰通絡湯對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響及臨床觀察[J].老年醫學與保健,2017(2):115-117.
[9]覃桂革,黃立武.化痰通絡湯加減治療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風病風痰阻絡證患者療效及對血清炎癥因子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6(8):835-837.
[10]國家中醫管理局.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99-105.
[11]毛艷紅,趙桂榮.加味化痰通絡湯治療中風風痰瘀阻型療效觀察[J].陜西中醫,2017,38(6):685-686.
[12]趙雪梅.溫陽化痰通絡湯治療陽虛痰瘀阻絡型腦卒中痙攣性偏癱[J].吉林中醫藥,2018,38(3):304-306.
(收稿日期:2019-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