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美旭
摘要:對外漢語教學在其發展過程里,一直不斷受到第二語言教學各種教學法流派的影響,并從中不斷汲取長處。由于對外漢語發展時間不長,并沒有以一種唯一的教學方式教學,還在持續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和接受新的教學法。在傳統意義上,被人們廣泛接受的是傳統的3P模式教學,但其存在一些弊端。人們在不斷接受一種新的以語言習得和建構主義為基礎的任務型教學法,它可以充分將學生與課堂融為一體,讓學生有更多的交際機會。而將口語課與任務型教學法有機結合,可以提高學生自主性,提高學生開口度。這對促進對外漢語教學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法;初級口語課堂教學
一、緒論
(一)研究背景
目前看來,我們可發現國內的對外漢語教學大多數還是以傳統模式為主,尤其是口語課堂教學,即講授、練習、表達或運用,詞匯講解和句型分析操練是傳統3P教學模式的重心。所以人們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如何在口語教學中吸引學習者的注意力,培養學習者學習興趣,增大學習者開口度。任務型教學法恰好可以滿足這一需求,可以促進對外漢語口語課堂教學的提升,有利于對外漢語教學法的改進。
(二)研究方法
1.文獻綜述法: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的方式,為論文研究提供理論依據,正確指導論文寫作。
2.案例分析法:通過分析課堂教案、課堂實際教學,根據課堂情況,結合任務型 教學法理論基礎,正確發現問題并研究問題。
(三)選題意義
前人們對口語課與任務法教學的結合,其應用與實踐值得進一步探討。如何高效快速提升學習者的語言交際能力,成為現在對外漢語教學目前工作的需要努力的目標。因此,作者將通過任務型教學法的教學模式及真實教學設計來思考任務型教學法在口語課適用的進步性與局限性。與此同時,我們提供任務型教學法口語課堂教學實例,這也對外漢語教師在以后的對外漢語初級口語課堂用任務型教學法教學起到了借鑒作用。
二、任務型教學法理論基礎
任務型教學法即基于任務的語言教學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ering)。20世紀70年代末,英國教育學家Prabhu博士第一次在交際課堂中使用任務大綱,并從中提出了“任務型教學”的理念和方式。
任務型教學法主要是以“任務”為教學理念,教學活動主要圍繞設計的教學任務展開。通常教師會設計合理的“任務”組織教學開展,注重學生在課堂內通過“任務”進行交際活動,課堂通常有明確的一個或多個“任務”目標,“任務”完成的過程也就是內化語言的過程,主要強調學生“在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通常會以小組合作、分組討論、任務總結、整體匯報等形式,讓學生充分參與其中,親身體驗,用所學語言點完成任務,從而達到運用語言可以解決交際交流問題,提升學生語言運用水平的目的。
(一)語言習得理論
二語習得通常都是指在母語習得之后所學習的任何其他語言。美國語言學家克拉申在1982年曾指出掌握語言是通過‘習得而不是‘學習。而語言教育學專家 Long則認為,語言學習者應該通過自然習得的方式學習語言,而并不是灌輸性的學習。
任務型教學法就是以學生為中心,為目的語學習者設置真實的語言情境,通過任務完整的過程中,可以最效率最大化地自然習得語言。
(二)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理論倡導發揮人的核心作用,學習者可以自主建構知識結構,而并非需要他人傳授。這最早由piaget提出,這是任務型教學法的心理學基礎。
建構主義認為,要通過大家合作與互動等社會協作性活動來構建知識體系,只學習并不可以培養學習者的認知能力,只用簡單傳授也不能夠完全促進學習者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與領悟。而任務型教學法的教學活動有著真實自然的交際活動,主張學習者與他人協作一起完成任務的同時,積極運用已有經驗與能力,實現知識體系的重建。
三、任務型教學法在對外漢語初級口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3P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至今在國內的對外漢語教學中,尤其是口語課堂教學中,占主導地位的教學方法仍舊是傳統的3P教學模式。雖然3P模式注重特定語言項目的講解和練習,這種方法講練結合,學生練習機會多,表達機會多,但是教師很難判斷學生是否掌握了語言技能,大多數情況都是操練句型生詞,和老師的句子保持一致性,很少關注語言表達,課堂上的操練與句子表達準確性無關,學生可以完整說出句子或者練習沒有出錯時,教師就會認為學生已經掌握,但學習者并沒有真正掌握。在練習的方面還只是枯燥的機械練習,不能調動學生的內部學習動機,無法讓學生發自內心對學習內容感興趣。3P的教學模式的語言材料輸入有限,無法將在課堂上擴充更多的詞匯。信息差過小,而有意義的語言交流才能讓學習者更快地理解學習內容,從而達到真正交際的目的。
(二)任務型教學法在對外漢語初級口語課堂的適用
在二十一世紀初期,人們已將任務型教學法與對外漢語課堂結合,不斷探索與發現任務型教學的優勢,人們不再填鴨式教學,不再只講不練,而是追求學生們在課堂上最大學習機會和最高學習效率。它既能滿足教學對象的多樣性,又能滿足對外漢語初級口語課堂的獨特性。不同年齡和不同文化的人們在同一課堂時,任務型教學法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多表達,善交際是對外漢語初級口語課堂的教學特點,任務型教學法的任務可以讓學習者充分表達在設置情景,設計任務引導學習者大量開口。我們認為任務型教學法有自身獨特的特點,并且契合對外漢語初級口語教學的需要,任務型教學法應該適用于對外漢語初級口語課堂教學。
四、任務性教學法的案例實踐與分析
任務型教學法在實際教學中主要分為三階段即:任務前階段、任務環階段和語言焦點階段。
(一)任務型教學法實踐案例設計
教學對象:初級漢語水平留學生,年齡為18到24歲,學習漢語3-6個月,班級人數12人。
使用教材:體驗漢語口語課1
課文:
顧客A:您好!
服務員:您好,請問有什么可以為您服務的嗎?
顧客A:我們想點一盤魚香肉絲,一盤宮保雞丁。
服務員:好的,請問您需要什么主食?
顧客A:兩碗米飯。
服務員:好的。請問需要酒水嗎?
顧客A:你們這里有什么?
服務員:果汁,牛奶,啤酒,茶。
顧客A:你喝果汁還是牛奶?
顧客B:我喝啤酒,你呢?
顧客A:我也是喝啤酒。
顧客A:那我們要兩瓶啤酒,不要冰的。
服務員:好的。你們一共點了一盤魚香肉絲,一盤宮保雞丁,兩碗米飯,兩瓶啤酒,不要冰的,一共24元。
顧客A:給您30塊。
服務員:這是找給您的6元,請收好。您的餐馬上就好。
顧客A:謝謝。
服務員:不客氣,祝您用餐愉快!
(1)任務前階段:
任務前階段其目的在于導入話題和語言熱身,引起學習者對教學內容的興趣和學習漢語的積極性。在完成對上一課能愿動詞(想、要)的復習后,教師介紹任務:你們去飯店吃飯?怎么選食物?學習者在回答以上問題時,由于是新的交際場景與新的話題的提出,會積極回答問題。學習者在一開始回答問題時,會把注意力全部放在語言的涵義,但不注重形式,隨著學習時間的增長,在原有的舊知識點的基礎之上,語言表達逐漸變得標準、流利。而在回答如何的點餐問題時,會遇到表達困難,這是因為涉及到了新的語言知識點,新的語言句式。此時,教師開始會對本課的生詞進行介紹,對課文的內容進行簡單提示,幫助學習者準備和熟悉執行任務時需要的句型和語法點,以及觀看課文視頻。例如,新的詞匯(盤、碗、瓶)的學習,“找”的新義項,基本句型:你…還是…。在這個階段中,教師要有目的性地、有意識地引導學習者了解課文句型以及要學習的生詞,簡要介紹即可,目的是讓學習者輸入學習。隨后,教師帶領學習者朗讀學習課文的單詞以及課文的對話,并簡單解釋課文內容。然后,教師介紹本次的話題任務:點餐,三人一組去飯店點餐,要求模擬飯店場景,試用本課學習句型與詞匯。
(2)任務環階段:
在這個階段的練習不能完全脫離課文,課文對于學習者而言是個很好地參照物,他們可以根據課文加入自己的內容,從而對課文有更深的理解。在視頻的幫助下,我們可以將讀課文變為說課文的方式。老師與一名學習者做示范練習。然后每個小組角色自由選擇,自由安排對話,學習者有完全地自主權,而此時老師則要不停地在各小組之間活動,做一名觀察者,不斷給予學生鼓勵,觀察每個小組容易出錯的部分與語法使用不當情況,提醒學習者在表達語言時的邏輯性和結構,在規定時間內適當地給出學習者對話建議。隨后請各組同學上臺表演,其余學習者認真傾聽,在對話全部結束時,學生可以進行提問。
(3)語言焦點階段:
在對話任務結束后,教師可以對大家的表現和任務成果進行評價,和學習者們進行交流任務做得好的部分和提出需要改進的部分,然后分析和指出任務階段仍舊存在錯誤的地方。例如:量詞搭配不當,關聯詞語的使用不當。最后布置課后作業,去飯店進行一次真實點餐,并對相關對話進行錄音,作為作業提交。
五、反思與建議
從以上教學案例我們可以看出,任務型教學法生動有趣,任務前的準備主要圍繞話題展開,讓學生們最大程度參與其中,通過復習、展示、提問,導入《點餐》口語課文,學習相關句型、生詞,繼而分配任務,小組討論,能夠最大程度讓學生參與其中。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耗時、難以管理而造成授課老師在課堂時間的掌控上容易出現問題。如果教師把握不好時間分配,很有可能會出現一節課完不成教學任務的狀況。我們從語言準備階段可以看出,任務型教學法對語法和詞語的解釋并不多,這對于一些學習方法傳統的學生而言是一個挑戰,他們也許會因為不認同此種教學方法產生一些不良情緒。同樣地,由于對詞語和語法的解釋過少會造成學生對于近義詞或者意義相近的句子感到困擾。最重要的是任務型教學法如果設計不巧,很容易造成課堂的混亂,學生會大量使用其母語來交流,非常不利于他們吸收漢語。因此,設計好任務、執行好任務,這是任務型教學法中最為重要的。
參考文獻:
[1]蒙婷婷.任務型教學法在對外漢語初級口語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D].湖南師范大學,2017.
[2]王芳芳.任務型教學法在對外漢語初級口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4.
[3]魏莉妮.淺析任務型教學法在對外漢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D].重慶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