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巖 翟麗華
【摘 要】基于STEAM教育理念為基礎,在中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將STEAM教育理念與創客課程教育模式融合,在中小學階段幫助學生更好的完成學業的探索與知識的追求,隨著我國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在教育教學方面,也涌現出來各種新型的教育模式,同時,國外很多高效、便捷的教育方法也逐漸被引進與應用。在眾多的教育教學模式中。創客教育屬于較為熱門的一種教育模式,該教育教育模式在施教過程中,以解放學生天性,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意識,提升學生在創新、創造過程當中的動手能力與實踐能力。本次研究中,以STEAM教育理念為制動,分析在STEAM教育理念下,中小學創客課程學習模式的效果,以及兩種教育模式聯合實施的優勢之處。
【關鍵詞】STEAM教育理念;中小學;創客教程;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 G434;G6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36-0060-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6.028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人們的經濟生活水平普遍提升,在滿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以后,對下一代的教育就更加上心了,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創客文化、創客課程教育理念以及很多國外引進的新型教育措施均有了很大的用武之地。在這樣社會背景下,國家教育部門對中小學生的教育也相當重視。在最新的“十三五”規劃中,更是提出了“在有條件的地區探索信息技術在眾創空間、跨學科學習、創客教育等多方面的全面發展,使得信息化技術對未來高素質人才培養起到引領、支撐作用”[1]。在STEAM教育理念進入校園、服務中小學生的過程,引進創客教育教學模式,兩者相結合,必定成為推動中小學生高素質、高智商全面發展的重要教育措施。
1 兩種教育理念意義剖析
1.1 STEAM教育理念
STEAM教育理念是一種全面的、跨學科的臨床教育模式。以題為名,S意為科學;T意為技術、E意為工程、A意為藝術、M意為數學,通過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將上述五科互相結合,聯合應用,跨課學習,打破學科之間的限制,聯通學科素養,以培養綜合性人才為基礎,從而能夠解決實際的問題,促使學生全面發展,為教育事業培養出綜合性的人才。
1.2 創客課程教學模式
創客教育強調在教育過程中,強化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與動手實踐能力,引導學生能夠利用現有的知識、材料工具以創新、創造的方式幫助自己度過學習難關,并以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以及創造能力的實踐,創客課程教育模式在教育教學中能夠更加有效的鍛煉學生的隨機應變能力、即使思考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等,故創客教育在實際應用中,施教重點在于創造,引導學生發散思維,組合思維,從而有效的完成創客學習[2]。
1.3 兩者之間的互通性
從兩種授課教學方式不難看出,兩種教學授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重疊點與互通性。比如:STEAM教育理念強調全方位的跨科學系,提倡不同學科之間的融合與協同學習,同時在學習過程中因不同學科知識的碰撞而產生新的想法,促進學生多學科發展的同時還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開發與應用;創客學習的重點在于創客,對于學科之間的差別并無明確要求,故在學科的綜合性提升方面,二者存在相同性。
2 以STEAM為基礎教學理念的創客教育教學模式的整體架構
2.1 教育教學理念展現
以STEAM基礎教學理念的創客教育的教學理念以提升中小學學生整體學習成績,借助教育模式的改變,打通各個學科之間的壁壘,以項目制、分組教學的方法,將跨學科、創新性的學習理念貫徹落實,將學科之間的存在的隔閡消除,以其相同點帶動學科發展,繼而形成整體的學習效果提升。如:以語、數、英三大主科為主,語文學科拉動歷史、政治、英語學科的學習,數學學科推動化學、物理學科的發展。美術、體育、音樂陶冶情操,培養藝術價值觀念,繼而真正的調動全學科的學習與創新[3]。
2.2 課程設置滿足教育需求
在實際授課教學中,有關于課程、教案的設置需要在滿足教育部門規定的前提下,既能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起想象力與創造力,又不會因娛樂性太強而導致學生舍本逐末。以人人參與、共同學習為基礎,完成課程設置與實驗教學,并在實驗期間針不合適的地方進行改正。
課程的設置需要以學校課標為基礎,將其與教學內容完美契合,在教學過程中,能夠運用所學的實質,創造、創新出有趣、有用的小物品,并引導學習其原理,生活中的應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得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抱著求知、探索、好奇、創新的精神完成學業。
2.3 彰顯特色的教育模式
在以STEAM為基礎的創客教育實施過程中,以多學科綜合性學習為基礎,提升傳統教育的教學效果,并且以創客教育的創新性、創造性為指導,激發學生們在綜合性學習中的興趣,能夠主動的進行探索、求知,增加學生學業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在創新探索的過程當中掌握學習知識,從而有效解決升學壓力,并培養出學生各自的主觀性思維與個人特點,拓展學業以后的發展方向[4]。
3 以STEAM為基礎教學理念的創客教育教學模式的教學實踐
3.1 教學目的
STEAM下的創客教育中心目的是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創造性能力,在以全學科綜合學習的支持下,能夠在創新性開發、創造性實踐方面有著更好的表現。在不同學科的學習中,能夠以多角度、多方面的看待問題,并且在解決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同類問題的解決措施。
3.2 知識積累
學習本來就是一個不斷積累知識的過程,知識的最終積累成果與諸多的影響因素有關,其中,中小學生的學習自主能力、學習方法等有著重要的關系。但相應的,該年齡階段的學生對未知、新鮮事物的好奇心遠遠要大于其他年齡階段的學生。故針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新奇知識,教師可以創設動手實踐的實驗亦或是創設情景,引導學生更好的體驗其中的新奇知識設計。
如在學習初中生物《細胞的構成》這樣趣味性、新奇性較高的課程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引導學生采集植物葉片、口腔細胞等已獲得的樣本原料親手實踐制作樣本,并通過高倍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區別[5]。
3.3 實踐操作
實踐操作需要課程學習、工具、學習目標等多方面的支持,從而在實踐過程中能夠有目標、有方向的進行創造能力的鍛煉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在“3D打印”、“四輪機器小車”、“齒輪三輪小車”等實踐操作課程的制作中,由物理老師來進行相關的講解與引導,通過把控課程進度與課程之間的相關性,從而完成課程授課,在有充足原材料的情況下,鼓勵學生創新,發散思維,要將思維局限在課程內,培養學生DIY的創造力與想象力[6]。
3.4 成果展示
在學生進行創新、創作時,帶教老師適時的給予一點提示,但盡量避免影響到學生的思維意識,打散學生創造的靈感,故一般選擇學生陷入邏輯思維誤區、知識盲區、認知死區是進行提示,在引導學生完成創新、創造以后讓學生對自己的創作靈感、創作困難、以及創新改進等進講解,對其他學生達到啟發、啟示的作用,并針對學生作品的獨特之處進行講解,將所涉及相關知識講解,從而為學生自身的創新、創造提供方向,保持充足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促進學習效果的提升[7]。
4 結語
現在的時代是人才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中,最看重的便是人才的培養,人才培養不僅僅局限于認知、智商、學識,更應該要包含想象力、行動力、協作能力等,因此在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就需要結合更加適宜的教育教學模式,培養中小學的實踐動手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多項能力,全面提升教育教學水平。依據當前我國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以STEAM為基礎教學理念的創客教育教學模式在中小學生中有著極為廣泛的發展空間,同時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也在接觸、實踐以STEAM為基礎教學理念的創客教育教學模式。以促進創客教育模式在中小學校園中的普及與應用為重點,本文通過分析創客教育、STEAM教育理念,并提出兩者相結合的先行措施,并以此為基礎,進行教育實踐,在實踐中進一步發現兩者時間的共同點與疊加點,從而促進以STEAM為基礎教學理念的創客教育教學模式的發展與創新,為我國中小學生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教育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趙慧勤,王兆雪.基于核心素養發展的STEAM教育與創客教育深度融合的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39(28):60-64.
[2]李彤彤.創客式教學:面向核心素養培養的STEAM課程教學新范式[J].中國電化教育,380(09):46-53.
[3]薄麗娜.STEAM教育理念下中小學創客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4):36-39.
[4]張瑞靜,李戈.STEAM教育模式下的創客培養教學探微[J].知識窗(教師版)(7):91-91.
[5]李明煒.運用“創客+STEAM”理念探索課堂教學模式[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5(01):56-58.
[6]葉天萍,張燕.以學定教以教促學——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創客”校本課程建設[J].教育與裝備研究,2018,34(05):21-25.
[7]朱益.探究創新教學模式——探究STEAM教育融入小學創客教學[J].華夏教師,No.099(15):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