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延寧 趙其波 周鑫鑫
【摘 要】為了實現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方式不斷改革,各種教學平臺應運而生,而教育領域中信息技術的滲透,很大程度上又推動了教育方式的轉變,進一步推動教學模式的改革。《基礎化學》課程通過在線開放平臺的應用,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基礎化學;在線開放課程;應用
中圖分類號: R-4;G434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35-0192-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5.090
《基礎化學》是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生物制藥技術專業群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是在學習了相關初高中化學課程,具備了一定的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的基礎上,開設的一門“理論+實踐”課程,其功能是對接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使得學生掌握學習專業課必備的化學知識,為專業課學習提供必要的化學知識儲備,同時對接藥品生產、藥物分析等工作崗位,充分培養應用所學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對實驗結果進行正確評價等的能力,為后續藥物化學、藥物分析技術等課程學習奠定基礎[1]。
為了更好地實現《基礎化學》課程教學目標,2015年開始,《基礎化學》超星在線開放平臺上線,經過了幾年的實踐和應用,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1 課程主要內容及面向對象
《基礎化學》課程內容分為理論和實驗兩部分。理論52課時,實驗28課時,共計80課時。理論部分又分為無機及分析部分和有機化學部分,其中無機及分析化學部分包括化學基礎知識、化學平衡、電解質溶液、定量分析概述、酸堿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還原滴定法等內容,有機化學部分包括烴、鹵代烴、芳香烴、醇、酚、醚、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含氮化合物等內容。實驗部分也分為無機及分析部分和有機化學部分,其中無機及分析化學部分包括化學實驗常用儀器和使用方法、鹽酸溶液的配制、EDTA標準溶液的配制與標定等內容,有機化學部分包括熔點、沸點的測定、重結晶和萃取、從茶葉中提取咖啡因等內容。
該課程主要面對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藥學、中藥學、生物制藥技術、藥品經營與管理等專業三年制專科學生。
2 本課程運用信息技術在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情況
重視學習任務與活動設計,積極開展案例式、混合式、探究式等多種教學模式的學習,即時網上輔導答題、線上線下討論、網上作業提交和批改等,促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進行資源共享、問題交流和協作學習[2-3]。(1)利用學習通與學生展開充分的互動。在課堂上通過選人、搶答、主題討論、測驗、分組任務等方式與學生展開積極的互動,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鞏固情況,老師動態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因材施教、動態教學,并且將教學活動進行投屏教學,讓學生彼此之間可以互相學習和監督,教學效果顯著;(2)每一章設置線上作業,全面實現作業無紙化,簡化了學生和教師們的工作量,系統支持語音、語音識別、視屏、文本、圖片等方式提交作業,學生可根據實際需要采用適當的方式;(3)合理進行課程設計,學生可以同步觀看視頻和相關ppt等教學資料,為學生的預習和復習提供了有利條件。
3 課程考核
建立多元化學習評價體系,探索線上和線下融合,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多元化考核評價模式,促進學生自主性學習、過程性學習和體驗式學習。具體考核方案見表1。課程學習表現通過課程平臺積累考核,考核權重見表2。課程學校表現的考核權重可根據班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表2 課程學習表現考核權重
4 課程應用情況
《基礎化學》課程平臺目前開設了5期,從2015級的生物151到如今的2019級的藥劑191/192等班級,共有近3000人選課,訪問總量已達125萬。
4.1 應用范圍有效拓展
《基礎化學》課程平臺經過初期的試用之后,教學效果不斷提升,現如今我們不僅在江蘇食品藥品職業計學院制藥工程學院廣泛使用,還在藥學院大范圍推廣,目前藥學院2019級新生已全部注冊使用該課程平臺。
4.2 知識范圍有效拓寬
網絡教學平臺的最大優勢就是可以極大地豐富課程的教學內容,如在傳統授課模式下,一個實驗項目既要講解實驗原理還要教授實驗操作步驟,同時還要留出足夠的時間給學生操作實踐。因此,課上的安排非常緊湊,學生在完成實驗課程后能將學習的知識進行擴充領會。通過教學資源的建設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授課教師將實驗項目的背景資料,應用前景以案例、影視、圖片、多媒體課件的形式上傳于教學平臺。學生可以在課前進行自主學習或者在課后進行復習。
4.3 師生互動有效提升
在課堂上通過選人、搶答、主題討論、測驗、分組任務等方式與學生展開積極的互動,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鞏固情況,老師動態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因材施教、動態教學,并且將教學活動進行投屏教學,讓學生彼此之間可以互相學習和監督,教學效果顯著。另外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只能請教自己的任課老師答疑解惑,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學生可以在課后瀏覽教學內容來解答自己的疑問或者通過網絡教學平臺的互動模塊給老師留言,老師通過網絡溝通的方式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解答,學生還可以在平臺上找到任意以為課程團隊老師幫助解答相關疑惑。
【參考文獻】
[1]顏延寧,周鑫鑫.《基礎化學》課程調研分析及建設思路[J].科技視界,2016,11:185-196.
[2]蔣立兵,毛齊明.智慧教室促進高校課堂教學變革的績效研究——基于課堂教學行為的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2018,(6):52-58.
[3]周季蕾,柴劍彬.網頁營銷信息對大型開放式在線課程收入的影響——基于Heckman兩階段模型的分析[J].軟科學,2018,32(09):98-102.